浅析儿童小幅水粉画的材料创意教学
2014-05-30朱飙郭珊珊
朱飙 郭珊珊
[摘要]水粉画是培养儿童色彩美感,提高儿童色彩审美趣味的重要课程,属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色彩教学”范畴。其用色明快、洒脱、概括,适合儿童挥洒涂抹抒发情感,深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中,小幅水粉画幅精小,对儿童学习而言操作更为简单,在表现力上发挥空间强,趣味性高。分析了儿童小幅水粉画教学活动的材料开发及相关创作教学,充分挖掘小幅水粉画中多种材料的美术创意价值。
[关键词]儿童 小幅水粉画 材料开发 创意教学
小幅水粉画的材料创意教学更加注重个性,它以小尺寸画幅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材料为基础,教师适时引导,整合多种材料来表现发想艺术物象,最大限度激发儿童学习小幅水粉画的兴趣,点燃创意灵感。在有效习得水粉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它是提升儿童绘画能力,张扬个性及创意的水粉画拓展课程。
一、儿童小幅水粉画概述
水粉画在我国是颇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画种,其艺术范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按照幅面大小分为大幅、小幅,一般人们把边长超过一米的归类为大幅,小于一米的归类为小幅,对于不规则形的画幅来说,若其横竖的最大数值不超过一米也属于小幅。相对于大幅水粉画而言,小幅水粉画作品更能展现儿童自由而兴发的探索精神,能在短时间完成的特性也符合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特点,非常适合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兴趣小组的特长教学,加上小幅水粉画创作相对较为经济实惠,有大面积推广的实用价值。本文中“儿童小幅水粉画”界定为纸张大小不超过30cm的水粉绘画作品。儿童指1~6年级的学龄小学生。
二、小幅水粉画材料开发
儿童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在小幅水粉画的学习中获得兴趣、习得技法。在此维度上教师应努力开发安全无害,种类多样、富有童趣且生活化的材料,借此触发儿童新奇的想象,让其在丰富的水粉色彩创意中,创造力、技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形状、性状、质感多变的材料通常会引发儿童的探索欲望,这些材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能引发儿童的参与兴趣。有了兴奋点,孩子们会很快进入绘画角色。材料引发儿童的探究活动,儿童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一切可利用的材料,皆可开发为儿童水粉创意的操作材料。儿童对材料的认识和操作多以自由摆弄为主,他们运用自我感官来探索发现,继而完成创作及对技能的提升。因此,材料开发的前提是要求教师选取有安全保障的美术学习材料,保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人身不受外物的侵害。
大自然的许多天然素材,如树叶、种子、花瓣、石块、瓜子皮、丝瓜瓤、果蔬、秸秆等,以及生活中易获得的纽扣、废纸、瓶盖、牙刷、筷子、吸管、线绳、布料、印章等,这些材料贴近儿童生活,其多变的特质与水粉画颜料的延展特性相结合,会产生奇幻的纹理质感,这种既熟悉又新奇的感觉,迎合了儿童求新求异的天性,易于唤起儿童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充分感受材料的特性,让材料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力。
三、小幅水粉画材料创意教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小幅水粉画材料创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水粉教学内容,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教师罗织巧思使儿童自觉参与教学活动,提升自我探索能力。
1.教学活动的材料创意应用
美国当代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恩菲德说过:“各种感觉意识越强,学习的机会就越多。”以课堂为依托的小幅水粉的材料创意教学流程大致可概括为:游戏感知——创意思考——完成作品。以此培养学生从细节入手,学会观察,探索美术材料的质感与符号特性,激发学生小幅水粉画的自主创作欲望。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导入着手,以游戏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充分发挥其主体角色,教师适时激励引导,把儿童绘画活动贯穿于游戏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发展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这需要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性激励引导,如岭南版《千姿百态的树》一课,我们请学生在吹吸管的游戏中感受流变中的线条,引发学生对蔓延枝蔓的发想从而进入学习主题。在美术活动中,儿童用线条、图形和色彩等将自己头脑中的经验、印象和情感转化为美术形象,这一转化过程即是创意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小组学习,适时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美术材料,促使其进行水粉教学的色彩探究。然而,多样化的工具材料并不意味着毫无目的堆砌使用,而是有目的的创意发挥。一般2~3类材料叠加运用即可增加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水粉学习的效能。在创意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两三种材料,让学生自主选用。如主题为“节日的焰火”,学生可以使用筷子、吸管来表现焰火的散射状态。岭南版《大鱼和小鱼》一课,儿童可以用水果保护网或線绳的拓印来表现鱼的鳞片等。
2.表现形式的材料创意应用
从表现形式上来说,教师可以把装饰画中的许多手法用到小幅水粉教学中以完成材料创意,如棉签画、拓印画、刮画、吹画、版画等多种绘画技巧,将画、折、揉、剪、粘等手段与创意美术材料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牙刷、筷子等棱角质感强的材料,蘸上颜料后可以在纸上刮、刷出各种形状痕迹或线条,形象地表现小动物的羽毛与毛发最好不过,如猫咪身上的绒毛和小鸡的羽毛。用线绳蘸色在纸上拖,从而交织、重叠出新的色彩纹理,使学生感知不同线条的形式美,这可以很好的模拟在水中摇曳的水生植物。用车轮、珠子等滚动的工具让儿童蘸色在纸上滚动,在斑驳的色块的纹理美可以抽象地表现人物的脸部肖像肌理。用笔刷、手指蘸色抖、甩、洒、泼,泼洒出偶然的抽象画面,如《梅花》用泼洒法或者吹画法,取其蓬松之感最自然形态;以手指蘸白颜料点出梅花,甩笔做出点点朦胧。丰富美术材料激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孩子们在与颜料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凭借材料的不同特点还可以作适当的二次或多次创意:让学生进行各种画材的用笔、用色之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想象,用材料与颜料结合,把一些散碎的点、线整合成图,最后丰富背景、完成作品。进行二次或多次创作,带来了表现技法的多样性,充分体现儿童小幅水粉创意教学的乐趣。
四、结语
将材料融入到小幅水粉创意课堂,可为儿童今后的创作及素材使用提供更多经验,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美术课堂教学离不开对美术材料的体验、探索和再创造,通过不断的探索、创造,逐步掌握各种美术材料的表现方法,拓展儿童小幅水粉画的表现空间。本文仅就此领域抛砖引玉,尽一份绵薄之力,期待更多同行的关注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0,(2).
[3]丁颖.巧用美术材料 拓展生活空间[J].中小学教育,2012,(4).
[4]高莉.在美术材料操作中培养幼儿的探究力和创造力[J].丝绸之路,2010,(6).
本文系东莞市“十二五”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号:2012GH0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