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在妇女绝经后取环术中的应用
2014-05-30张昔阳
张昔阳
【摘 要】 目的 探究米索前列醇在妇女绝经后取环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我所2013年1月~2013年12月选择绝经后行取环术妇女8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患者手术前1小时使用米索前列醇200ug放置于阴道后穹窿后取环,观察组术前不做任何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 结果 两组对比,治疗组取环效果、取环时间与出血量均效果均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索前列醇使用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痛苦,手术成功率较高。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妇女 取环术
【中图分类号】 R 271.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235-01
取环术属于一项较为简单的计划生育术,节育环是我国育龄其妇女使用频率最高且最有效的避孕方式。但是妇女进入更年期后,怀孕的几率几乎为零,环在体内的副作用就显现出来,因此需要将环从妇女体内取出。本次研究中对绝经妇女取环手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所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门诊科取环妇女80例,全部为绝经取金属节育环,年龄最大的为64岁,年龄最小的为40岁,带环时间在15年至25年之間,绝经时间在3个月至20年不等。所有患者无任何手术与使用前列腺禁忌症。
1.2 方法
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在手术前1小时使用米索前列醇200ug,湿片放置在阴道后穹隆处,患者平卧1小时,行常规消毒后进行取环术操作;观察组手术前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按照常规手术方式取环。
1.3 诊断标准
满意:5号宫颈扩张器通过宫颈内无阻力;有效:3号、4号宫颈扩张器通过宫颈内口无阻力;无效:3号宫颈扩张器有阻力或者通过宫颈内口较为困难。
不良反应判定:重度:下腹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度:腹部有明显疼痛,患者还可忍受;轻度:轻微腹痛或感受不到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宫颈扩张程度。取环操作时间与出血量对比,治疗组均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参见表1、表2。
治疗组使用米索前列醇后取环,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术中不良反应症状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参见表3。
3 讨论
更年期妇女取环时间一般安排在绝经后一年最佳,在这个时间内,妇女子宫萎缩程度不明显,宫颈口扩张程度较容易,取环难度不大[1]。
女性绝经之后,卵巢功能慢慢减弱,各项次刺激性激素的水平不断下降,子宫没有接收到雌性激素的刺激,会逐渐变小,宫腔的容积也会变少,子宫肌层变薄,时间的不断推进,这种变化情况会愈加明显。如果节育器没能及时取出,因为受到子宫萎缩变小的影响,部分或者整个节育器都会嵌在子宫肌层中,甚至有可能直接穿过子宫挤进盆腔或腹腔中,进而诱发感染与腹痛等各项不良临床反应[2]。
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类似物,借助对宫颈纤维细胞的刺激,使得胶原酶和氨基葡萄酸聚合酶发生异变,改变胶原纤维排列次序而实现宫颈软化与扩张的目的[3]。在最近几年,有研究资料显示米索前列醇对非妊娠子宫有宫颈软化与扩张的效果,同时将其使用在宫腔镜检查和手术过程中,使得宫颈出现软化而达到有效的扩张效果,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出现的概率[4]。
据研究报道,米索前列醇使用在宫颈扩张方面,有人采取口服用药的方式。因为考虑到口服用药后,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和消化不良等临床不良反应,引导用药因为不经过肠胃道的吸收,所以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口服用药,因此本次研究中使用局部用药的方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治疗组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都优于未使用米索前列醇的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引导用药使用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操作中,方法简单、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大力推广。与此同时,健康宣传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醒绝经后的妇女及时将宫内节育器取出,防止其嵌在子宫内,以致于出现出血、感染等各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晓琳. 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575-576.
[2]丁兆平. 雌激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妇女取环术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2:28-30.
[3]李蕊,李慧芳,窦延丽. 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4:42.
[4]王玲. 米索前列醇在妇女绝经后取环术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09,0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