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
2014-05-30刘新敏
[摘要]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状况关系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在干部队伍中,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品行不佳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上遇到的纷扰是多重的,在道德品行上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在根源上其实就是人的人文素养缺失问题。从讲政治的角度看待基层党员干部要具备的人文素养究竟是什么呢?人文素养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从讲政治的角度看待基层党员干部要具备的人文素养究竟是什么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自信,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责任担当,是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是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党员领导干部;人文素养;传统文化道德
龙应台在《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的演讲中在谈到哲学问题时讲了这样一段话:“掌有权力的人,和我们一样在迷宫里头行走。但是权力很容易使他以为自己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路,而且还要带领群众往前走,而事实上,他可能既不知道他站在什么方位,也不知道这个方位在大格局里有什么意义;他既不清楚来时走的是哪条路,也搞不明白前面的路往哪里去;他既未发觉自己深处迷宫中,更没发觉,头上就有纵横的星图。这样的人,要来领导我们的社会,实在令人害怕。”“掌有权力的人”是谁?就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这些人都不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真的是令人害怕得很!今年7月份中组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必须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和帮助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质,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人们的多元化发展需要一方面有赖于科学乃至科学教育提供物质财富,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文教育提供人文素养与精神财富。同时,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思维力,而且还必须有创造的激情、动力与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知识是外在于人的,可以记忆,也容易遗忘。但是人文素养却是深藏在人的内心,沉淀为日常习惯,转化为看待社会与他人的思维观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人之为人有深刻的认识,包邮赤子之心,能够关怀他人,这是人文素养的“终极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道,不能有人文素养。
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是我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核心内涵。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从严治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状况关系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要以作风的改进取信于民,就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人的因素,尤其是人的素养的因素。过去在大幅度实现干部知识化、专业化,大幅度提高其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干部的人文素养的,即习总书记讲的“德”的问题、“钙”的问题,人文素养的问题。十八大以来揪出来的“大老虎”、“小老虎”、“老老虎”的违纪违法问题,尤其是现实中反映出来的众多问题和矛盾,从根本上反映了基层党政干部队伍的人文素养现状实在是堪忧。当前出现的政绩工程、唯GDP的作秀项目、不可持续的盲目发展甚至是血腥、野蛮拆迁,都无不显现出相当数量的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最基本的对群众的真感情,即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是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假如一个中国人,尤其工作在一线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基层党政干部,不能用自己国家的文字与语言表达思想,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历史不甚了解,从而也很难谈对中华民族的感情,对中国老百姓的真感情。要看到当前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品行不佳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上遇到的纷扰是多重的,在道德品行上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理想信念缺失和道德品行不佳在根源上其实就是人文素养缺失问题。在今天的體制里,因为权力带来的利益太大了,而且整个家族都要享受这个好处,谁肯让呢?“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也”,究其原因,是什么呢?“薄厚之实异也”,实际利益,经济问题,体制结构,造成今天完全不一样的行为。”
当前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一是要加大基层党员干部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精髓的学习、深化、积淀,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用当代著名儒学大家张维为教授的话讲,“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什么是文明型国家?就是一个5000年延续不断地古老文明,和一个超大型的现代国家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国家,世界上只有中国一个。”现在中国的东南周边一些国家至今保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韩剧《大长今》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风貌。韩国文化的“根”在中国。而我们中国的有些人却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实不足取。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不能保持与发展它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历史的发展绝不是什么好事。中国,作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成员,要提高本民族的人文素质、本民族语文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丰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中国命运和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历届党中央的领导集体,把根深深地扎在祖国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之上,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完成了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的前途命运。正是中国共产党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华文敏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
二是要对历史发展的全面认知和准确把握,增强对民族自豪感。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得,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对于历史的话题,龙应台在《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的演讲中这样分析:“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当“自己进入历史之后,你纳闷:为什么这个社会给了你那么多半真半假的“真理”,而且不告诉你他们是半真半假的东西?”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夙夜在公、励精图治,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以实现中国凝聚力量,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另外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三是通过对传统文化道德的传承和创新,增强传统文化道德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国家综合国力快速进步。但我们现在遇见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在进入市场经济这样一个退订人类进步却充满矛盾的历史阶段该怎么搞,人有没有底线?我们遇到了“迷心逐物”“重利轻义”的挑战和考验。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吞噬了多少人的理想,多变在动摇着许多党员领导干部的信念、心灵、精神、信仰被不断物化、被抛弃,我们当中的不少人好像得了“迷心逐物”“精神缺钙”的现代病。如果連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都失去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切,失去了追求幸福、尊重生命、道德约束。于是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甚至“要钱不要命”的人文关怀、道德底线崩溃,那么所有的信心、希望将付之东流,不复存在,就会是国家的消亡、民族的灭亡。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走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没有办法化解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席地而来,浩浩荡荡,其特色之一,就是能以“厚德”载市场经济。“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及时给出了答题思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激活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本性”,有着巨大的能量,今天诊治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道德失范现象,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中,去找回和强化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去增强我们民族在现代化浪潮中强身壮体的抗体,增强人们在各种物质诱惑面前的免疫机能。
四是不断提升对个人素养的自我认知,增强自身人格力量。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的差别,政史素养与知识、修身与技术。超越与实用的差别。“道”可以寓于“器”中,也可以脱离于“器”之外,似乎高远而飘渺,与柴米油盐无关,但失去她,中拥有“器”的生活,、就会变得雷同、猥琐,缺乏目标,所染寡味。一名好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积极适应形势的要求,促进自身持续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丰富的范畴,是实现自我超越的“更高起点”的基石。由人文知识教育到人文精神的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通过人文知识对人的濡染与涵化,训练人文思维、提高人文能力、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不能只注意哪些知识型、技术性的问题,而是要关注更大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当然是做人。做人就要先明白做什么样的人。与生俱来的善性,在难免险恶的生活环境影响下实惠被遮蔽、被遗忘的,就像蒙上了灰尘。佛家说“时时勤拂拭,莫使尘埃落。”通过不断地学习教育不断的思考学习,不断地亲身实践,就能够“明明德”,影响到周围的人,坚持做下去,就能够“止于至善”。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敏锐而深邃的时代感悟。不仅要有“信息”上的量增,更要有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包括反思、感悟、启迪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依靠其专业知识、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品德修养的显扬和工作能力的高超来赢得群众的认同和模仿,逐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它将熏陶和感染周围的人,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充溢着浓厚的人文色彩。如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描写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这些其实都是做人的品质,里面是干干净净,外面是正大光明。当前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实现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更需要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如果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在复杂的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是会很危险的。
参考资料
[1]《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
[2]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2014.7.20
[3]叶小文.《让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正能量》《学习活页文选》2014.20
[4]张维为.《中国崛起与文明型国家的逻辑》2014年4期《学习活页文选》
[5]龙应台.《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演讲1999.5.1
[6]张有智,张焕君主编.《文明的历程---大学人文读本》(修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作者简介
刘新敏,女,1976.7出生,本科学历,法学学士学位,籍贯,河南禹州,中共禹州市委党校,讲师职称,研究方向:党建,社会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