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泡状视网膜脱离1例
2014-05-30刘立杰
刘立杰
(保定市第一医院眼科,河北 保定 071000)
1 病例
大泡状视网膜脱离,又称为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是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色素上皮之间的紧密连接失去代偿,使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渗出液通过色素上皮达到色素上皮与视网膜之间,形成视网膜脱离[1]。此病好发于青壮年。现报告1例如下。
患者,男性,49岁,以双眼视物不清就诊,患者既往有“痛风”病史18年,
痛风性肾病3年,长期口服激素(12年),20年前开始出现血尿,11年前确诊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曾用过“别嘌呤醇”、“秋水仙碱”,18年前曾患“双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当时视物发暗,视力逐渐下降,11年前时视力较差,直至8年前阅读需要放大镜。
眼科情况:(1)视力。OD眼前手动,OS眼前手动。(2)眼压。OD 10.2 mmHg,OS 10.5 mmHg。(3)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晶体透明,玻璃体无混浊。(4)眼底。视乳头边界清,色桔黄,视网膜下方可见灰白色的隆起约10 D,隆起周围可见黄白色点状渗出物,视网膜下液随体位而移动,无视网膜裂孔。后极部视网膜脱离不明显。见图1。(5)B超。双眼视网膜脱离,见图2。(6)FFA。眼底造影的动脉早期后极部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发性荧光渗漏,继而逐渐增强,呈墨渍样扩大,晚期逐渐融合成片状,后期网膜下积液着染,见图3。
图1 眼底像
图2 B超
图3 FFA
治疗:建议患者先内科停用激素,再行532 nm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渗漏点治疗。但患者拒绝停用激素,拒绝眼科治疗。
2 讨论
大泡状视网膜脱离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疾病,目前其病因尚不清楚。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可以诱发该病,但大多数学者则认为该病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严重型,其病因与中浆亦相同。GASS[2]认为,色素上皮的基底膜与脉络膜Bruch膜之间的胶原部粘连的局限性丧失可能是产生临床体征的关键因素。也有人认为病因是脉络膜渗漏的后极型[3]。部分人则认为,本病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病毒感染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患。一些中浆患者在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视网膜渗漏范围急剧增大,甚至形成视网膜下积液,在重力作用下积液向下方流并聚积而形成大泡性视网膜脱离。有人推测其发病机理是色素上皮细胞间的封闭小带在激素的作用下松解所致。激光光凝封闭渗漏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可以早期光凝。根据视网膜下液吸收情况,激光可分次完成[4]。
该病例患者有痛风性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由于长期全身应用激素,而导致眼科病情进一步恶化,最终形成大泡状视网膜脱离。可惜的是,患者内科病较重,无法停用激素,致使大泡状视网膜脱离无法治愈。
[1]李凤鸣. 中华眼科学[M].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221-2222.
[2]GASS J D. Bullous retinal detachment. An unusual manifestation of idiopathic central serous choroidopathy[J]. Am J Ophthalmol,1973, 75(5): 810-821.
[3]萱泽文男. 单眼中心性网膜炎(增田)存有争议的胞状网膜剥离 3 例[J]. 临床眼科, 1981, 35(1): 99-104.
[4]梁瑜韵, 李莉. 双眼大泡状视网膜脱离一例报告[J]. 中华眼底病, 1993, 9(3):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