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罕见韵书《声均表》古韵研究

2014-05-30

语言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韵部声符王力

杨 建 忠

(浙江财经大学 中文系,杭州 310018)

《声均表》,写本,不著撰者姓氏,收入《罕见韵书丛编》(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下册。《丛编》据清光绪十九年张预序写本影印。原书半叶高十九厘米,宽十二厘米。该书成于顾、江、戴、段、孔、江、张、王之后,旨在“续综其学”,特点是“择精而语详”(见张预序)。综览全书,该书在部分韵部声符的归纳上确实较顾、江、戴、段高明,有的韵部声符已非常接近于王力。该书还把质部独立、东冬分立、侯部配有入声、从脂微部中独立出月物部。该书还采用顾氏离析唐韵之法以求古韵。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在清代古音学中,佚名某些细节可取,整体不是很成功。在清代学术史中,佚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声均表》分古韵十九部,每部下分“谐声”与“均徵”两部分,未列韵部名称,仅以第一、第二……序之。“谐声”部分不但列出谐声声符,还列出所谐之字。兹录其谐声声符如下①声符中繁简字共存的如第三部号与號、第四部后与後及斗与鬥、第五部与与與、第十六部丰与豐等,原著即如此。为避免隶楷转写错误,有些声符直接捕捉原著图片显示。:

第一部 子之母箕其丝以巳已喜采牛牧来麦啬才士里囟宰龜未氂又右友某久矢亥止畗不音戠甾司词耳异亟意直惪弋则或国自力棘若黑畟仄夨克伏北亼革求佩丘史负戒妇等態色皕辭辤啚臼再束灰聖醫朕

按:大致对应于段玉裁第一部。主要包括中古之、职、咍、德、尤韵,杂有一两个侯、屋、麦、真、微、豪、脂、侵、缉、麻、灰、皆、烛、清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二部 丑卯酉刘道首六九州求各由酋休周雔句予臼舟丂汓囚孚丩曹告肃臼畜报帚阜老艸甫秀土杻守肘馗翏目手早缶簋叜叉棗鸟臭夰祝夙畗戊尗肉牢毐韭就逐夒兽夲匊好竹攸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三部。主要包括中古尤、豪、屋韵,间或杂有一两个肴、铎、侯、鱼、虞、幽、模、脂、萧、佳、麻、职、侯、咍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三部 高乔夭毛乐虐丵小暴曓盗交卓教爵翟尞刀劳苗嚣號勺敖巢弱票舟尧龠肉弔敫崔喿雥号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二部。主要包括中古豪、宵、药韵,杂有一到三个铎、觉、肴、锡、陌、尤、萧、屋、锡、灰、合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四部 角木王娄口勹朱而区取後每侯几俞臾付睦谷屋族狱足束辱曲壳蜀彔豖卜局鹿禺芻后厚走斗奏丶尌冓豆具屚冠昼粟錏鬥戍馵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三部一部分与第四部即侯部,此部有入声屋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侯、虞、屋、烛韵。间有一两个觉、阳、肴、之、脂、尤、桓、麻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五部 且俎父旅五夫于华古祜居图舍叚车巴吴处虎各瓜乌与與舁亚鱼素襾䀠茻庶兔牙夕下巨奴乎乍土厶壶無石疋马吕予午御户禹鼓宁女如武羽雨鼠夏舃蒦寡蠱戟尺屰斝若豦享乇昔霍白百赤赫步矍索竝炙豈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五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鱼、麻、模、虞、昔、陌、铎、药韵,杂有一两个唐、脂、阳、麦、微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六部 多义我哥可奇差左佐加它冎为离乀麻羅罷瓦吹沙坐禾止丽规糸詈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十七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歌、支、麻韵,杂有一两个佳、皆、戈、之、齐、锡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若无“糸”声符,则无入声。

第七部 支知是卑其乁兒解役益朿亦辟脊狊画毄圭易秝此析知冏羴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十六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支、昔、锡韵,杂有一两个之、齐、佳、麦、庚、山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

第八部 皆匕齐飞厶衣鬼贵靁畾枚妥几夷尾辛眉畏希氐师癸比辠罪禾尸利毇豊稊美火水兕伊非示幾死隹崔屮米巿眔戌肥危衰厽耳妃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十五部的阴声韵部即脂、微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脂、微、灰韵,杂有一两个皆、麻、齐、戈、真、质、支、薛、物、合、术、之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脂微分立直到王力才完成。

第九部 吉实卩日一乙七八必栗桼至致矢闭抑逸血毕设

按:质部独立。从段氏第十二部中独立出质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质韵、脂韵。杂有一两个屑、黠、齐、职、薛韵声符。有上去入声而无平声。

王念孙 一七至必日乙实桼吉栗血逸卪抑毕疐疾穴致臸质颉壹悉■失宓密■瑟八䏌即節徹设别[37]佚名 一七至必日乙实桼吉栗血逸卩① 卩、卪实一字。卩,佚名作篆形“”,注云:“经典相承偏旁作‘卩’”。《说文·卩部》“卪”即作“”。抑毕八致矢闭设[21]王力 一七至必日乙实桼吉栗血逸卪抑毕疐疾匹穴季隶弃替惠戾肄■四兕利[30]

从上表的比较可知,佚名在21个声符中,有15个与王力相同,佚名声符“八”下谐“匹” ,还有“䏌穴”两个二级声符。王念孙37个声符中有18个与王力相同,不到一半。显然佚名更接近于王力。

第十部 大旡弃胃四豕稚吠惠卒醉未出隶尉犮外伐内孛乂败贝匃頪一丯禼萬瘚祭癹叕桀疐雀夺聿弗秫制末竄夬勿臾卫戾矢帶威月卅㡀屮埶蓺筮会介剌蔑骨甶突乙折绝自鼻毳罚器质辔彻卂妾灋业及邑雧十入甲㚔合咠立配彖砅凷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十五部的入声月、物部和部分质部字。本部声符属月部并与王力声符相同的有:丯萬匃大乂帶外会介祭贝吠卫折月伐犮末叕桀夺,佚名“彖”,王力作喙声。佚名“”声符王力作“舌”,不过佚名“舌”从“”得声。佚名无“戉”声符而有“”,“戉”从其得声,无“癶”而有“癹”声符,无“欮”而有“瘚”声符,“设”声符佚名入了第九部,另有“败砅卂彻器罚毳绝甶蔑剌筮蓺埶屮夬制禼頪”也属月部。本部属物部并与王力声符相同的有:勿卒孛聿出弗旡内胃未尉,王力没有但佚名有的“配辔突骨戾臾秫醉”亦属此部。属质部并与王力声符相同的有:弃四疐隶乙质惠,王力没有但佚名有的“自鼻一”亦属本部。其他属缉部的有:咠立合入十雧邑及卅,属叶部:甲业灋妾。属脂部的有:矢稚豕。属微部的有:凷威。属元部的有“竄”。属药部的有“雀”。看来,本部主要是入声。也就是说,佚名努力地把段氏未独立出的入声独立出来了,不足的是月、物仍然混在一起没有分开。

第十一部 泉兀旦釆番半 龻 厂①与第十二部“厂”不同,原作“”,从其得声之字有“厈雁鴈”,均属元部。干卝㫃冒②幽部号韵,从冒得声的曼为元部愿韵。柬吅夐贯乱闲廛丹焉肰口戋衍安官反閒亘见连苜爰山夗害㪔棥虍每耑燕丸文寒姦面般赞㠭刪仝善縣断宦旋辡班歬便建冄羡[77]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十四部。主体是元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仙、寒、山、桓、元、先、删韵,另各杂有一两个戈、庚、号、清、侯、登、没、屋、泰、灰、文、盐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若无“苜害兀”,则无入声。段玉裁第十四部声符共138个,佚名只有77号,比段氏少了一半,这77个声符中,与王力相同者有30多个(王力元部共56个声符),另有如王力“攀犬鬳曼”佚名作“棥肰虍冒”。佚名“曼幔”等从“冒”得声。

第十二部 先厂③原文作“”,与第十一部“”不同。囷屯门殷分焚艮西免孙昏卉君员昆川云存巾侖堇文军斤刃昷㒼熏豚飧本盾尊困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十三部,对应于王力文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谆、魂、欣、文、痕韵。“先西免员川殷卉巾堇刃”亦属文部。“厂”属寒韵,但从其得声之“辰祳唇宸振娠”属文部。平上去入俱全。段氏第十三部共有声符69个,佚名仅42个,王力37个,显然佚名比段氏更接近于王力。

第十三部 仁天信频丐渊旬辛令命田甸因真匀申扁臣玄民秦舛聿丨壼矜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十二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的真、先韵,杂有一两个泰、谆、青、清、庚、仙、魂、曷、术韵声符。“壼”当入第十二部即文部。平上去入俱全。

第十四部 丁正生盈熒名磬青鸣壬敬平寍婴甹冖争顷幵贞霝井冂幸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十一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的青、耕、清韵,“生鸣敬平”4个声符属庚韵,“幵”属先韵。有平上去声,无入声。与王力耕部谐声声符相比,只多出了“婴冖井冂幸幵”,王力的“”声佚名作“霝”,王力“嬴”声佚名作“”,王力“殸”声佚名作“磬”。本部声符的分部比段氏明确。

第十五部 光囧昌昜王皇网兄上兵爿方京羊襄庚皀畺弘央永仓象血卬向亢丙亡朢章茻叒刅相㒳匠丈亯庆競香行珩秉彡竟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十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的阳、庚、唐韵,杂有登(弘)、屑(血)、药(叒)、衔(彡)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本部与王力阳部44个声符相同者:羊畺昌章香襄相向昜亡爿刅㒳卬光亢庚京方象兵兄行皀庆丙永央网29个,“量商长尚黄羹明亨竞”是佚名所没有的,但佚名有“竟亯競匠”,只多出“弘血叒彡”4个声符不属本部。比段氏之第十部更接近于王力。

第十六部 东同丰用庸从囱囟戎谷工共巷冡凶豐双尨封送孔育周束禺

按:从段氏第九部中分出东部,即东冬分立。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东韵一等平上去声、三等平声、钟三等平去声,江二等平去声。杂有一两个真、屋、尤、烛、虞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

段玉裁 中躬宫东重童龙公虫冬夅降隆丰奉夆逢用甬庸从■囱悤同农邕雝宋戎封容工巩空送充共双冡蒙凶匈兇■宗崇嵩豐众尨厖竦冢茸江有诰 东同丰从囱凶封送共充双冢知陇切邕孔卝公豐茸嵩丛容舂尨竦弄冡莫红切宂[27]佚名 东同丰用从囱工凶封送双共冡庸囟戎谷巷豐尨孔育周束禺[25]王力 东同丰用从囱工凶封送双共冢龙容邕充庞[18]

段氏东冬合一。在佚名东部的25个声符中,与王力相同者12个,与江有诰相同者14个,江有诰与王力相同者12个。

第十七部 冬众宗中虫躳夅木品

按:从段氏第九部中独立出冬部,即东冬分立。东冬分立是孔广森的创见。孔氏认为“冬类”的古音与“东钟”大不一样,故另立冬部,使东部与冬部分立。孔氏此分,亦与《诗经》押韵相符,弥补了顾、江、戴、段分部之不足,博得大家赞赏与采纳。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东韵三等、冬、江韵,各杂有一个屋、侵韵声符。平上去入四声俱全。从佚名第十六、第十七部看,虽然他想把东部与冬部分立,但做得并不完美,一是两部中均杂有一些不相关的韵,二是第十六部中仍有本当分出的冬部字。

段玉裁 中躬宫东重童龙公虫冬夅降隆丰奉夆逢用甬庸从■囱悤同农邕雝宋戎封容工巩空送充共双冡蒙凶匈兇■宗崇嵩豐众尨厖竦冢茸孔广森 冬众宗中虫夅戎宫农宋[10]江有诰 中冬夅众宋戎农躳宗攵古文终賵蟲彤[13]佚名 冬众宗中虫夅躳木品[9]王力 冬众宗中虫夅戎宫农宋[10]

段氏东冬合一。孔氏把冬部独立出来。在佚名这9个声符中,与孔氏冬部10个声符、王力冬部10个声符相比,有6个全同,一个王力作“宫”佚名作“躳”,少了“戎农宋”,多了不相关的 “木品”声符。江有诰13个声符中仅7个与王力同。“冬众宗中虫戎宫农夅宋”这10个声符顾炎武、江永、戴震、王念孙归东部,孔广森、江有诰、章炳麟、黄侃入冬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冬部声符的归纳上,佚名要比顾、江永、戴、王念孙高明,已接近于孔、江有诰、章、黄、王力了。佚名冬部独立,极有见地,有较高的学术史价值。

第十八部 林心凡(南)三今金咸甚音兓侵罙壬冘㸒乏男琴㐱占古詹欠斩㔾毚甘奄臽僉炎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七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的侵、盐韵,声符“咸斩毚臽”属咸韵,其中“咸斩”当属谈部,“毚臽”当属侵部。另杂有一两个青、乏、模、严韵声符,平上去入俱全。盐韵声符不当在本部,本部亦不当有入声。

第十九部 丞升瞢蝇朋弓興夌恒厷仌冰登豋承音爯徵而乃孕

按:大致对应于段氏第六部。本部声符主要属于中古的蒸、登韵,杂有一两个东、侵、之、咍韵声符,有平上去声,无入声。

与段氏十七部对比如下:

《声均表》 《六书音均表》一 一二 三三 二四 侯屋部,使段氏独立的侯部有入声相配 三、四五 五六 十七七 十六八 阴声 十五九 质部独立 十二十 入声 十五十一 十四十二 十三十三 十二十四 分部比段氏明确 十一十五 十十六 东部 九十七 冬部 九十八 七十九 六

独立出质部,把段氏第九部分为第十六、第十七部,即东部与冬部分立,第四部相当于段氏第三、四部,使段氏独立的侯部有入声屋部相配,把段氏第十五部一分为二,即把入声独立出来形成其第十部,仍留阴声作其第八部,故得十九部。其中质部独立,东冬分立,入声韵部月物从脂微部独立出,这是其创见。但其分部并不利索,即有些韵部虽然分开了,如第十六、十七部,但仍藕断丝连,这使得其古韵的通转变得漫无边际。不过,从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看,佚名亦采顾炎武之“离析”唐韵之法,如尤韵分属第一、第二部,豪韵分属第二、第三部,看来此法在有清一代已为学人所接受。

综观《声均表》所列声符,主要有声符重复、声符误认、单独声符等情况。

(一)声符重复。(1)同部中声符重复。臼,第二部中出现两次。知,在第七部中出现两次,均单独声符。(2)不同部中声符重复。此类最多,如:耳,第一部以小篆列出作“”,注云“经典相承作耳”,谐珥餌佴恥㛅。第八部又列出“耳”谐弭。音,第一部列出,谐意;第十八部又列出,谐喑谙暗窨罯歆黯湆闇;第十九又列出,諧瘖。,第二部作“”谐虩,第五部作“”諧虩隙,两部中“虩”全同。:第八部作,谐焞敦;第十二部作,注云:“经典偏旁相承作享”,写法与第八部全同,谐犉啍谆焞䇏惇湻弴埻錞醇。自,第一部列出,谐息;第十部以小篆列出作“”,注云“经典相承作自”,谐詯郋垍臬。辛,第八部列出作“”,谐屖;第十三部列出作“”,谐㾕。,第八部列出作“”谐歸追;第十部又列出作“”,谐帅。爪,第二部列出作“”谐;第十部又列出作“”,谐。又如第八部谐鬳甗;第六部谐雐虧;第五部,注云:“经典相承作虍”谐處。其他如第一、第二部“求、臼、畗”,第一、第四部“束”,第一、第五部“若”,第二、三部“舟、肉”,第二、第五部“各、土”,第四、八部“几”,第五、八部“厶”,第八、十部“屮”,第九、十部“乙”,第十、十一部“、”,第五、十四部“”,第十、十二部“文”。(3)不同部不同声符但所谐之字相同。如第十二部谐㐱珍趁診胗疹袗䪾駗沴紾畛轸殄飻,第十三部,注云“经典相承作人”,其下二级声符“㐱”谐珍趁诊眕胗疹袗䪾駗沴紾畛轸殄飻。除“眕”外其余“珍趁診胗疹袗䪾駗沴紾畛軫殄飻”十四字全同,而第十八部又有“㐱”声,谐曑。

(二)误判声符。如第九部“”,佚名云“经典相承作白”,从其得声之字有“習”。其实“”当是“自”而非“白”。第十一部声符“”,谐,即言。段氏第十四部有“䇂言”声,江有诰亦有“”声,并注云“言从此”。言,甲文作合440正宾组合26752出组,篆文言作,从舌,舌上加一横表示言语产生于舌,是指事字,段氏另立“言”为声符是合适的。王力元部有声符“言”而未立“䇂”是对的。

(三)单独声符。即只有声符而没有从该声符得声的谐声字,计有:第一部矢。第二部报、棗、杻、艸。第四部鬥、戍、馵。第七部知、知(重出)、冏。第八部枚、妃。第十部吠、㚔、配。第十一部闲、宦。第十二部巾。第十三部命、壼。第十四部名。第十五部庆。第十六部孔。第十八部男。

此外,还有以古文声符入一部,隶楷后的声符入另一部,如第十九部(古文囱),囱在十六部中已出现。

佚名对于声符重出或易混淆声符的处理,远不及段氏严谨。段氏每遇易混淆的声符,必加以注明,如:第一部(与十五部別)、(与四部苟别),第二部(与三部孝别),第五部(与三部谷不同),第十四部釆(与一部采别),第十五部(与十七部禾别)、巿(与一部市有别),第十六部(与十四部彖别)。

佚名在篇末有一类似于现在的后记的文章,曰:“均书以声为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取三代有均之文证诸谐声,自然名正言顺。”(页1479)“故论声均本原当以先秦为断,苟无证佐,宁盖阙如。”(页1480)由此可见其理念是严谨正确的,然其实际所做却不然。又说:“段氏所谓一声可谐万字,万字必归一部,其理固不可易,而数声共讬一文,一文重出数部,亦势所然也。”(页1480)所以有“同字同部而不同声”,他说:“文既不尽相因,声亦间隨有变,如包声之饱,古文作声,又作卯声;也声之地,籀文作墬彖声,九声之厹,篆文作蹂从足柔声,才声之鼒,俗体作鎡,从金茲声,伏声之絥,或体作,从革声,此同字同部而不同声者也。”(页 1480)也有“同字不同声并不同部”的,他说:“古文裘作求,诗大东裘与来服试均,礼记学记裘与箕均,诗关雎求与流均,逑与洲鸠州均,凤从凡声,古文作朋,诗菁菁者莪朋与陵均,荀子解敝引诗凤与心均,从爪声,诗羔裘褎(声)与究好均,俗从惠声作穗,诗黍离与醉均,此同字不同声并不同部者也。”(页 1480)佚名之“同字同部而不同声”,实为一字之异体、俗体或古文,即声符不同的异体谐声字,这可能有“方音造字”的原因,即有方音因素在内,也可能是谐声的时代性使然。“同字不同声并不同部”,主要依据的是押韵,也是同一字的古体、俗体的韵部与押韵不一致,王力(1992:245、246)说:“有少数谐声字,由于阴阳对转的关系,已与它们的声符不同韵部。”“声符不一定与其所谐的字完全同音,‘同声必同部’的原则不能绝对化……这些都是合韵和对转的道理。”看来,佚名已经注意到谐声与押韵的不一致,只是没有进一步认识到这种不同的原因。最后,佚名认为“或据诸体偏旁之殊为古均通转之证,是知其一不知其二,非碻论也”(页1480)。由此观之,其声符重出的原因或可理解,同时佚名也认为段氏据谐声偏旁之殊定古韵通转,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在韵部次第的安排上,佚名如是说:“至于部居之次第,则亦视通均之多寡为定,斯为当。盖形有可类,声由渐转,举其远者而猝合之,必格乎不入,因其近者而绪引之,自怡然顺理。”(页1482)看来,他的古韵不列名称而以序号依次安排,是以“通均之多寡为定”的,并非如段氏以元音远近排列。

佚名把质部独立,东部与冬部分立,并使段氏的侯部有入声相配,从脂微部独立出月物部,这些都是佚名的亮点。质部独立是万光泰①万氏分古韵十九部,至部即质部独立,完成于乾隆十三年即1784年。、王念孙(1744-1832)的创见。夏炘(1789-1873)撰于癸巳年即清咸丰五年(公元 1833年)②据《诗古韵表廿二部集说》夏炘自序说“癸己孟春”推算,当是清咸丰五年,为公元1833年,非王力(1992:232)所说的1855年。《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是集顾炎武、江永、段玉裁、王念孙、江有诰五家之说,而以王念孙、江有诰两家之说为主,定为二十二部,“窃意增之无可复增,减之亦不能复减。”(黄德宽等2008:313)根据佚名著前张预序于清光绪癸巳年推算,当是公元1893年。佚名晚于万光泰的十九部分韵、至部即质部独立109年,晚于王念孙61年,晚于夏炘60年,基本与章太炎(1868-1936)同时。佚名在某些韵部声符的处理上优于段氏、江氏,已非常接近王力,如第九部质部、第十一部元部、第十二部文部、第十四部耕部、第十五部阳部、第十六部东部、第十七部冬部声符。其次,在韵部的排列上,段氏的顺序是有讲究的,根据主元音的远近,比较而言,佚名的排列稍显混乱。最后,由于其古韵分部仍不严密,使其十九部几乎变得无所不通。不过,在清代古音学的发展过程中,佚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陈新雄 1999 《古音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段玉裁 《六书音均表》,《四部备要》本。

黄德宽等 2008 《古文字谱系疏证》,商务印书馆。

江有诰 《江氏音学十书·谐声表》,《续修四库全书》第248册(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嘉庆道光间江氏刻本)。

王力 1992 《清代古音学》,中华书局。

王力 2003/1980 《汉语音韵》,中华书局。

王念孙 与李方伯书,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夏炘 《诗古韵表廿二部集说》,《续修四库全书》第248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十三年刻本)。

杨建忠 2012 陈鳣《声系》研究,《语言研究》第2期。

佚名 《声均表》,清光绪十九年张预序写本,《罕见韵书丛编》,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张民权 2005 万光泰古音学述评,《古汉语研究》第1期。

猜你喜欢

韵部声符王力
保险理赔知多少
王力手迹
秦汉时期“迹”字声符的历时演变*——兼谈锡、铎两部通转及相关问题
从淄博方言看聊斋俚曲的儿化问题
战国“注音形声字”声符加注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应用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艺术百家:王力
英文摘要(Abstracts)
为王力先生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