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切结构看重纽舌齿音的归属
——以《史记正义》为例
2014-05-30廖秋华
廖 秋 华
(浙江大学 汉语史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
游尚功(1995)主要是从系联和统计的角度研究《史记正义》(以下简称《正义》)的重纽问题,认为:舌齿音中精章两系和日组与B类的关系密切,庄系知系和来纽与A类的关系密切,重纽A、B两类的不同是介音的不同①为了称述方便,游文将中古韵图列在三等的唇牙喉音字称为A类,列在四等的唇牙喉音字称为B类。这跟传统的称呼刚好相反,本文我们遵从的是传统的称呼归类。。由于音注材料随文作注的性质,单纯用系联法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本文拟以《正义》重纽及重纽舌齿音音切为材料,尝试运用反切结构分析法对重纽舌齿音的归属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在被切字重纽韵的判定上,本文遵从以下原则:当被切字为一字多切时,结合音切来判定是否属于重纽;对于非重纽韵字切重纽被切字,仍按被切字处理为重纽;我们同意黄笑山(1996)的意见,认为中唐五代时期喻母字也有重纽;重纽韵的归属参照李荣(1956)的观点。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传统重纽八韵系,即支、脂、祭、真、仙、宵、侵、盐八韵系唇牙喉音的对立。本文音切从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和张衍田《史记正义佚文辑校》(1985)两书中辑得,去除重复后,一共辑得重纽音切183条、重纽舌齿音音切240条。
一 《正义》重纽及其舌齿音的分布② 说明:文中用例罴/碑=罴,音碑。披/皮义=披,皮义反,括号中数字表示该音注所在页码,集序表示该音注出现在《史记集解序》,余可类推,来自《史记正义佚文辑校》的音注则粗体标出。
(一)支韵系
1 开口。(1)三等。A.唇音:罴/碑(5),罢/皮(193);披/皮义(43),披/披彼(235),披/片被(2412),披/铺被(2852)。B.牙喉音:戏/许宜(182),骑/奇(337),戏/许义(1527),戏/羲(1598);蛾/鱼起(9),齮/鱼绮(224),齮/绮(224),倚/于绮(1975),倚/于牺(2498),猗/于绮(3012);骑/其倚(335)。(2)四等。A.唇音:卑/壁(1491),裨/卑(集序 5),裨/频移(集序 5);芈/亡尔(2323),芈/弭(2350)。B.牙喉音:跂/岐(2632),歧/巨支(论音例 16),祇/巨支(论音例 16),蛇/移(1487);跂/丘赐(368),跂/企(2903),易/以豉(230),施/羊豉(发字例 17),施/贰是(1628)。C.舌齿音:a.精组:訾/紫移(15),鄑/訾(294),觜/子思(1307),觜/子斯(1314),訾/子儿(3261),鮆/齐礼(3276),厮/斯(2256);徙/斯(2992);积/子赐(193),积/积赐(327),刺/七赐(2276),眦/自赐(314)。b.章组:氏/支(1347),支/章移(论字例14),巵/章移(论音例16),枝/之移(论音例16),肢/章移(论音例16),只/章移(论音例 16);侈/尺氏(1837),弛/式支(1969),弛/尸氏(2508);施/尸豉(343),施/式豉(1201),/式豉(1731)。E.知组:螭/丑知(38),知/智(1186);豸/脂氏(9)。F.庄组:嵯/楚宜(3023)。c.来母:丽/力知(232),丽/离(257),郦/力知(217),醨/力知(2486);离/力智(412)。
支韵系开口中,舌齿音精组“訾”字跟四等唇音“裨”字同用切下字“移”,精组“积”字跟四等溪母“跂”字同用切下字“赐”,支韵系精组“訾、鄑、积、刺、眦”字联四等。章组字“氏、弛”跟四等牙音“歧、祇”同用切下字“支”,章组“支”等字跟四等唇音“裨”字同用切下字“移”,章组“施”等字跟四等以母“易”字同用切下字“豉”,也都可以系联,支韵系章组大多能联四等。庄组字“嵯”跟三等喉音“戏”字同用切下字“宜”,庄组联三等。
2 合口。(1)三等。牙喉音:委/纡危(2727),痿/委危(2097),麾/呼危(335),戏/麾(367);垝/诡(1859),燬/毁(1595),蔿/为诡(1646);伪/危睡(42),伪/于伪(1388),为/于伪(18);为/伪(2643)。(2)四等。A.牙喉音 堕/晓规(252),觿/胡规(1307)。B.舌齿音:a.精组:嶲/髓(2992)。b.章组:倕/垂(39);吹/尺瑞(393),惴/之瑞(3135)。c.知组:棰/竹委(2716);腄/逐瑞(244);锤/直伪(455);甀/逐瑞(2606)。d.来母:羸/力为(2718);累/力为(2918)。
支韵系合口中,舌齿音知组“棰”字可以跟三等喉音“委”字系联,知组“锤”字、来母 “羸、累”字可以跟三等喉音“为”字系联,这些字联三等。
总的来看,《正义》中,支韵系重纽分布广泛,但大多不构成对立,构成对立的重纽韵有4对,即卑/壁∶罴/碑; 裨/频移∶罢/皮;歧/巨支∶骑/奇;堕/晓规∶麾/呼危。支韵系舌齿音中,精、章组字大多联四等,庄组联三等,知组、来母个别字联三等。
(二)脂韵系
1 开口。(1)三等。A.唇音:邳/被悲(299),郿/眉(2068),麋/眉(2562);费/袐(发字例 18),濞/匹备(441),濞/普袐(3019),魅/媚(38)。B.牙喉音:鳍/祁(3021);穊/几利(论音例 16),冀/几利(论音例 16),器/去冀(论音例 16),暨/其记(240)。(2)四等。A.唇音:貔/毗(5);比/卑耳(1326),比/必耳(2159),比/必履(2681);比/必寐(347),比/鼻(1176),比/卑利(2368),芘/疋婢(1804)。B.牙喉音:痍/夷(2717),夷/以脂(论音例16),姨/以脂(论音例16),彝/以脂(论音例16),寅/以脂(论音例 16);肄/异(1177)。C.舌齿音:a.精组:郪/七私(1854),私/息脂(论音例 16);兕/似(1162);自/疾二(论音例16)。b.章组:祗/脂(243),砥/旨夷(论音例15),祗/旨夷(论音例15),脂/旨夷(论音例 15),鸱/昌之(1812),蓍/诗(3223),尸/式脂(论音例 16),尸/式脂(论音例 16),蓍/式脂(论音例 16);砥/旨(2129),枳/支是(2271),轵/纸(402),轵/止(2246);挚/至(27),至/脂利(论音例16),贽/脂利(论音例 16),鸷/陟利(论音例 16)。d.知组:絺/勑迟(34),迟/值(191),坻/持(2502),坻/迟(3020);致/陟利(论音例 16),质/至(132),质/竹利(162),质/致(223),驇/致(189),驇/勅利(189),踬/陟利(论音例16),稺/胄雉(41)。e.来母:利/力至(论音例16),莅/力至(论音例16)。
脂韵系开口中,舌齿音精组“私”字跟四等以母 “夷”等字同用切下字“脂”,“私”字联四等,“私”又作“郪”字的切下字,则“郪”也联四等。章组中切下字为“夷、脂”的字可以跟四等以母“夷”字系联,这些字联四等。章、知组中以“利“为切下字的字联四等还是三等从本韵系无法得出,因为“比/卑利”属四等,而“穊/几利”、“冀/几利”却属三等。
2 合口。(1)三等。牙喉音:夔/巨龟(39),馈/匮(1655)。(2)四等。A.牙喉音:唯/以隹(论音例15),惟/以隹(论音例15),维/以隹(论音例15),遗/以隹(论音例15);唯/惟癸(2800);遗/庾季(260),遗/唯季(332)。B.舌齿音:a.精组:睢/虽(371),葰/先累(2658),荾/息遗(论音例 16),睢/息遗(论音例 16),绥/息遗(论音例 16);檇/醉(1740),萃/翠(3012),祟/虽遂(274),遂/直类(2792),燧/遂(149)。b.章组:骓/隹(334)。c.庄组:衰/楚为(3310),衰/色眉(1372);率/所类(236),率/类(468),率/色类(发字例17)。d.知组:坠/直类(1517)。e.来母:缧/力追(2135);垒/力追(182)。f.日母:蕤/仁隹(1247)。
脂韵系合口中,舌齿音精组中以“遗”为切下字的字能跟四等喉音“遗”字系联,章组“骓”字、日母“蕤”字跟四等“唯”等字同用切下字“隹”,这些字联四等。此外,精、庄、知组中都有以来母“类”字为切下字的部份字,这些字的归属无法系联得出。
总的来看,《正义》中,脂韵系重纽分布广泛,大多也不构成对立,只有“貔/毗:邳/被悲”这 1对重纽对立。脂韵系舌齿音中,精、章组、日母部份字可以系联四等。
(三)祭韵
1 开口。(1)三等。牙喉音:揭/其例(2896)。(2)四等。A.牙喉音:蓺/鱼曳(5)。B.舌齿音:a.章组:贳/世(2018)。b.知组:彘/直利(1482)。c.来母:厉/赖(2140)。
2 合口。三等。A.牙喉音:轊/卫(3036)。B.舌齿音:a.精组:彗/似岁(211),彗/息岁(1504)。b.章组:说/税(368),说/式锐(2581),蜕/税(2483)。c.知组:缀/子卫(1198)。d.来母:汭/芮(22),芮/仁锐(2253)。
《正义》中,祭韵重纽没有对立,开口字因字少而无法系联,舌齿音的归属也无从得出。祭韵合口中,舌齿音知组“缒”字跟三等喉音“轊”字同用切下字“卫”,“缀”字联三等。
(四)真韵系
1 开口。(1)三等。A.唇音:邠/彼珉(2346),彬/斌(1938),缗/眉贫(2066),缗/岷(3141),汶/泯(2272),汶/珉(3278);滵/密(3019)。B.牙喉音:垠/银(2499),巾/居人(论音例 16);汩/于笔(3019)。(2)四等。A.唇音:膑/频忍(210);滭/毕(3019)。B.牙喉音:骃/因(集序 3);紧/吉忍(2801),紧/结忍(2803);螾/以刃(9);姞/其吉(9),佚/逸(1198),轶/逸(2136)。C.舌齿音:a.精组:信/申(1814)。b.章组:瞋/昌真(314);郅/真栗(448),郅/之栗(2942),质/直实(223),质/真栗(2268)。c.庄组:溱/臻(2109),榛/仕斤(3032);啬/色(2809)。d.知组:填/镇(1347),陈/阵(1466);铚/珍栗(186)。e.来母:蔺/力刃(165),辚/吝(3036)。f.日母:仞/刃(3041);日/驲(293),日/人质(142),衵/夷乙(1579)。
2 合口。三等。A.牙喉音:霣/陨(3020),霣/殒(3302)。B.舌齿音:a.精组:驯/训(40);骏/峻(2236),徇/才迅(2128),顺/训(1528);卒/祖律(2402),卒/足律(2569)。b.章组:准/章允(230),盾/食允(314)。c.庄组:率/律(468),率/所律(468)。d.知组:窋/竹律(409),怵/恤(2255)。
《正义》中,真韵系重纽几乎出现在所有韵,但没有对立重纽出现。真韵系舌齿音中,开口来母“蔺”字、日母“仞”字跟四等以母“螾”字同用切下字“刃”,这些字联四等,真韵系合口舌齿音的归属无法系联得出。
(五)仙韵系
1 开口。(1)三等。A.唇音:辨/皮勉(1193),辨/边练(1193),俛/免(2808),絻/免(1170)。B.牙喉音:犍/其连(3167),揵/干(3021),焉/于干(1262),焉/乙连(2320),焉/烟(2909),阏/于连(1265);揭/桀(2896)。(2)四等。A.唇音:编/必连(2035),偏/疋然(1167),偏/芳连(论音例16),楩/频绵(3200),平/频然(1615);湎/沔(1210)。B.牙喉音:衍/羊善(230),演/羊善(集序 4),羡/延(266)。C.舌齿音:a.精组:湔/子钱(2789),鲜/仙(240),仙/屑然(论音例 15);翦/子践(161)。b.章组:蝉/善(3019),单/时连(1265);啴/昌单(1207),单/善(2067);缮/膳(2283);折/之列(125)。c.知组:鳣/哲连(2496),繵/直延(2791)。
仙韵系开口舌齿音中,精组“仙”字跟唇音四等“偏、平”同用切下字“然”,精组“仙、鲜”字联四等。章组中切下字为“善”的字应该联四等,因为“善”常作牙喉音四等字的切下字。“连”字既作牙喉音三等字的切下字,又作唇音四等字的切下字,以“连”为切下字的舌齿音字归属不好确定。知组“繵”字跟喉音四等“羡”同用切下字“延”,应该也联四等。
2 合口。(1)三等。牙喉音:卷/丘员(216),圜/员(2346)。(2)四等。A.牙喉音:甄/绢(1888),悁/于缘(2469),儇/在宣(46),嬛/在宣(9),蜎/许缘(2318),鸢/捐(1877),缘/以绢(1202);说/悦(368)。B.舌齿音:a.章组:穿/详连(论音例 16);舛/昌转(集序 4);啜/穿悦(1846),啜/昌拙(2297),说/式拙(2294)。b.知组:传/逐缘(143),传/直缘(1228),传/逐全(发字例 17);传/逐恋(260),传/丁恋(442),传/竹恋(1259),传/张恋(发字例 17)。c.来母:挛/卷缘(2419);埒/劣(3195)。d.日母:堧/而缘(2684),堧/人缘(2747);堧/如恋(2684);爇/而说(257)。
仙韵系合口中,舌齿音知组、来母、日母中以“缘”为切下字的字应该联四等,因为它们都可以跟牙喉音四等“悁、缘”字系联。舌齿音章组“啜”字跟牙喉音四等“说”字同用切下字“悦”,则章组“说”、日母“爇”字应该联四等。
总的来看,《正义》中,仙韵系重纽几乎分布在所有韵中,但是大多也不构成对立,只有湎/沔:俛/免这1对重纽对立。
(六)宵韵系
1 开口三等。牙喉音:蟜/桥(13),蟜/巨遥(13),桥/娇(32),桥/蹻骄(1447),夭/妖(3032);矫/纪兆(298),蟜/居兆(13),蟜/纪兆(226),蟜/矫(3032)。
2 开口四等。(1)唇音:熛/必遥(1165),飙/必遥(3036),翲/匹遥(3305);杪/弭沼(3032);翲/匹沼(3305)剽/匹妙(1165),剽/疋妙(2145)。(2)牙喉音:要/腰(1163),陶/姚(39),轺/遥(3275),繇/遥(252);要/于妙(2249)。(3)舌齿音:A.精组:谯/焦(2670);皭/子笑(2483),肖/痟(3307)。B.章组:招/韶(44),昭/照(1203),钊/招(134),弨/尺招(1540);召/邵(1363),少/式妙(2030),少/戍妙(2187)。C.知组:鼌/竹遥(199),鼌/潮(199),朝/潮(240)。D.来母:燎/力召(458)。
《正义》中,宵韵系重纽分布广泛,但大多不构成对立,只有要/腰:夭/妖这1对重纽对立。宵韵系舌齿音中,章组“少”字跟唇音四等“剽”等字同用切下字“妙”,“少”字联四等。知组“鼌”字跟唇音四等“熛”等字同用切下字“遥”,“鼌”字也应联四等。
(七)侵韵系
1 开口三等。牙喉音:襟/巨禁(3199);饮/于禁(2800);汲/急(220)。
2 开口四等。(1)牙喉音:揖/集(25)。(2)舌齿音:A.精组:浔/寻(2005),浔/淫(2007),鱏/寻(2496)。B.章组:斟/针(2297),箴/针(143),忱/时林(2381);枕/之禁(1292),枕/针鸩(2286);汁/之入(1846)。C.庄组:嵾/楚林(3023),参/所林(1248),参/色林(1307)。D.知组:沈/直今(发字例18),沈/针禁(发字例18),沈/沈禁(发字例18);朕/而禁(1243);沈/针甚(发字例18)。E.来母:临/力禁;廪/力甚。F.日母:壬/任(99),任/而针(134),任/入针(2337),任/人今(发字例18);衽/而甚(2464),任/人禁(发字例 18)。
《正义》中,侵韵系没有对立重纽出现,舌齿音知组中“沈、朕”字、来母“临”字、日母“任”字跟牙音三等“襟”字同用切下字“禁”,这些字联三等。
(八)盐韵系
1 开口三等。牙喉音:炎/盐(1314)。
2 开口四等。(1)牙喉音:针/其廉(195),针/钳(197),邪/斜(1208),斜/也奢(3262);奄/于险(133),黡/乙减(1602),黡/乙斩(2577),厌/乌减(162),厌/于点(162),厌/于廉(250),厌/一冄(1903);楪/叶(2992).(2)舌齿音:A.精组:渐/潜(1616);捷/才业(3032)。B.章组:慑/之涉(1208),叶/书涉(217),叶/式涉(374),叶/车涉(2543)。C.知组:辄/张猎(232),蹑/女涉 92572)。D.来母:敛/力艳(1917)。E.日母:冄/奴甘(1564);冄/日崄(2323)。
《正义》中,盐韵系没有对立重纽出现,舌齿音章组字、知组“蹑”字可以跟四等喉音“楪”字系联,日母“冄”字可以跟四等喉音“厌”字系联。
二 《正义》重纽反切的结构特点
由于音注材料随文作注的性质,重纽舌齿音和重纽韵大多无法系联。运用反切结构分析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①所谓反切结构分析法,指的是分析反切上、下字的特点,着重探究切上字韵、呼、等的信息和切下字声母的信息。。以下我们先运用这一方法总结出《正义》重纽反切的结构特点。
我们首先将《正义》重纽反切全部辑录出来制成 EXCEL表格,以《广韵》为参照系,标出每条音切的被切字、切上字和切下字的音类(直音视作切上字和切下字相同的反切),最后进行统计。切上字我们分为重纽四等(重四,A类)、重纽三等(重三、B类)、普通三等(普三,C类)以及一(I)、二(II)、四(IV)等;切下字除重四、重三、普三外,还按声母的不同分为知组(T,含端组),庄组(R),来母(L),精组(S)、章组(Sj,含日母)、以母(J)和云母(W),标记反切结构类型。例如“比,必寐反”,则标记为“A-AA”,其中“-”前为被切字,后为切上字和切下字,A代表重四。在此基础上对《正义》重纽反切结构类型进行统计,可得到表1。
《史记正义》重纽反切结构类型表 表1
表1中,左列列出切上字音类,首行列出切下字音类,表心是被切字的统计,表心上格显示A类被切字出现的次数,下格显示B类被切字出现的次数,空格表示没有出现相应的反切结构。如表心第一行第一列,表示A-AA型反切有21条,B-AA型反切有1条,最右列和最下行是合计情况,均以上下格分类统计。根据表1的统计,《正义》重纽反切中,重四被切字共有89例,重三被切字共有94条,两者合计183条。
从上表可以看出《正义》重纽反切结构的几个特点:
(1)当切上字为A类时,被切字绝大部分是A类,如果用X表示任意切下字,则公式AX=A,例外情况有 3 条:(1)B-AB:濞/匹备(441),炎/盐验(1314);(2)B-AA:汶/泯(2272)。
当切上字是B类时,被切字绝大部分是B类,如果用X表示任意切下字,则公式BX=B。例外情况有 3 条:(1)A-BA:顷/奇倾(416);(2)A-BII:黡/乙减(1602)、黡/乙斩(2577)。
《正义》重纽反切中,切上字为A、B时共有反切105条,这6条例外只占5.7%,也就是说,当切上字为重纽韵时,94.3%的重纽反切能够根据切上字来决定它的归属。
但是,当切上字为C、I、II、IV时,被切字为A类的反切有36条,被切字为B类的反切有42条,两者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当切上字为非重纽韵时,切上字不能决定被切字重纽的归属。总的来看,能够根据切上字区分被切字重纽归属的有99条,占《正义》全部重纽反切的比例是54%。
(2)当切下字的声母为A、J、Sj和S时,被切字绝大部分是A类,如果用X表示切上字,则公式X(A/J/Sj/S)=A。例外情况有 5条:(1)B-AA:汶/泯(2272);(2)B-CJ:蟜/巨遥(13);(3)B-CSj:巾/居人(16)、橇/昌芮①“橇”字疑本为“毳”。(79);(4)B-BSj:伪/危睡(42)。
当切下字的声母为B类、W时,被切字绝大部分是B类,用公式表示即X(B/W)=B。例外情况有1条:A-BB:麃/彼苗(224)。
《正义》重纽反切中,切下字为A、J、Sj、S、W、B的反切一共有150条,上述6条例外只占4%,也就是说,此时96%的重纽反切能够根据切下字区分开。
但是,当切下字的声母为L、T时,被切字为A类的反切有6条,被切字为B类的反切有10条,此时切下字的声母类型不能很好地区分被切字的重纽归属。
从上表可以看出,切下字还可能是C、II、IV等非重纽韵,它们以非重纽韵切重纽字,可能表明语音的发展演变。除去这17条反切,其他166条重纽反切中能够根据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区分的有144条,所占比例是86.75%。
综上,我们发现:(1)当切上字为A或B时,切上字决定被切字的重纽归属,具体就是AX=A,BX=B。(2)当切下字为 A、J、Sj、S、W、B时,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决定被切字的重纽归属,具体就是X(A/J/Sj/S)=A,X(B/W)=B。(3)相对于A、B类切上字的区分率,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可以更好地区分重纽归属,而且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两类:章、精组、以母字一类,它们常作重四被切字的切下字,知组、云母字一类,它们常作重三被切字的切下字。来母字徘徊在A、B两类之间,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庄组切下字则因材料所限,暂阙。
三 《正义》重纽舌齿音的归属
《切韵》重纽两类的归字问题,各家说法不一。董同龢(1948:1-20)认为四等喉、牙、唇音和舌齿音一类,三等喉、牙、唇音为另一类。陆志韦(1947:24-29)认为三等喉、牙、唇音和来母、庄组为一类,四等喉、牙、唇音和同韵其它舌齿音为一类;邵荣芬(1982:70-80)认为三等喉、牙、唇音,包括喻母,和同韵的舌齿音为一类,四等的喉、牙、唇音单独为一类。黄笑山(1996:241-244)在对《王三》的反切作了统计之后,认为精章组和以母跟重纽四等一致(但知组和来母偏向于四等一类,是和陆氏不同之处),庄组和云母跟重纽的三等一致。
《正义》中重纽舌齿音的归属怎样?其归属状况符合上述哪一家的说法呢?表2是《正义》传统重纽八韵系舌齿音的切下字的声母类型:
《正义》重纽舌齿音反切下字声母类型表 表2
表2中,左列列出被切字的声母类型,首行列出切下字的声母类型,从表上可以看出:(1)章组的切下字除了本身以外,主要集中在以母、来母和A类,绝不用庄组、云母字作切下字,很少用B类字。精组的切下字除了本身以外,主要是以母、章组和来母,也绝不用庄组、云母、B类字作切下字,这进一步说明精、章组、以母的关系密切,结合表1中精、章组和以母绝大多数作A类被切字的切下字这一事实,可以肯定这几组联系A类。(2)庄组的切下字除去本身外,主要是来、云母和B类,绝不用A类、精、章组和以母作切下字,所以庄组跟B类相联是有道理的。(3)来母的切下字除去本身外,章组、以母和A类有7例,而云母跟B类只有3例。被切字为知组时,切下字除去本身跟来母外,章、精组、以母和A类有15例,而云母和B类只有5例,这似乎表明《正义》中,来母、知组是偏向A类的。另一方面,结合表1可以看到,来母既作A类被切字的切下字,更常作B类被切字的切下字,比例是6∶7,知组3例全作B类字的切下字,这时来母、知组又偏向B类。来母、知组似乎摇摆在A、B两类之间。
四 来母、知组的摇摆性
来母、知组的摇摆性上已述及,我们接下来作进一步的考察。先看来母,上述表1中重四被切字用来母作切下字的共有6例,其中仙韵3例,旨、至、艳韵各1例,其切上字A、C类各3例。表1中重三被切字用来母作切下字的共有7例,其中仙韵系4例,至韵2例,盐韵1例,其切上字B类3例,C类4例。可见,以来母作切下字的重纽反切中,切上字为A或B类的反切可以根据切上字区分开,即AL=A,BL=B。而对于切上字为C类的重纽反切则无法区分,因为CL=A(3)∶CL=B(4),进一步考察这些C类切上字的分布情况,我们发现其中之韵3例、鱼韵2例、阳韵2例,这些字来自上古之、鱼部字。
再看知组,表1中以知组为切下字的重纽反切共3例,都属于B类,切上字全部为C类,即CT=B。又表2中,知组被切字的切下字中章、精组、以母和A类15例,而云母和B类只有5例,从数量上看知组被切字的切下字偏向于A类,不过知组被切字的切下字主要是知组、来母字,两者共29例,占总数的56.86%,因而这些字的归属才最终决定知组被切字的归属,除去本身外,来母切下字“利、恋”各出现4次,“类、栗、厉、连、猎、林、履、律”各出现1次。又上已论及,以来母为切下字的重纽反切中,当切上字为A或B类时依据切上字区分,当切上字为C类时则无法区分,为谨慎起见,我们认为当切上字为C类时,知组被切字仍摇摆在两类之间,无法确定归属。
综上,从反切结构分析的角度看,《正义》中重纽舌齿音的归属大体支持黄笑山(1996)的意见,即舌齿音精、章组和以母和重纽四等一致,舌齿音庄组和云母和重纽三等一致,来母和知组则摇摆在两类之间,这种摇摆性主要体现在以C类为切上字的反切中。
董同龢 1948 广韵重纽试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三本。
黄笑山 1996 于以两母和重纽问题,《语言研究》增刊。
李荣 1956 《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
陆志韦 1947 古音说略,《燕京学报》专号之二十。
邵荣芬 1982 《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司马迁 《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游尚功 1995 张守节《史记正义》中的重纽,《黔南民族师专学报》第1期。
张衍田 1985 《史记正义佚文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