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观摩课引发的教学思考

2014-05-30王金枝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观摩课听证会政治课

【摘 要】教学改革应该怎么改?怎样才算一堂好课?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吸引学生?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从一堂尝试教改的教学观摩课入手,引发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的教与学相脱节的弊端,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如何改变?体验式、情境式教学是使课堂生动、活跃起来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别开生面;教学观摩课;政治课;参与;展示才华;思考;体验式;情境式;激发兴趣;学习动机;强化理解;师生和谐

3月25日下午,基础系王老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观摩课。不同以往,这节政治课的课题是《关于小区绿地改建停车场的听证会》。

以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常识部分,是最枯燥乏味的,由于学生的政治阅历与社会经验极其有限,总感觉这些知识离自己很遥远,单纯靠老师讲授党和政府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参与和积极探究的兴趣。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习热情,一直是困绕政治课教师的难题,王老师尝试从实践与体验角度实现这一突破,于是就有了这堂不像“政治课”的政治课。

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不仅是公民维护自身权益与参与国家、社会管理的途径,更是一个国家与社会文明程度、民主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公民政治素养和个人素质的重要尺度。其实,不是社会管理与政治生活离我们很远,而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它。

为证实我们的身边事就需要我们参与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让学生感受亲历参与管理和决策的体验与快乐,策划了一场《关于小区绿地改建停车场的听证会》。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烦琐的困绕,买车族常常为停车难而头疼不已,无车族又常报怨乱停车妨碍了交通、影响了生活,怎样解决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负效应,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解决好这个问题?就需要大家为公共管理出谋划策了。

“听证会”上,前排面对观众席的是各位代表,有听证会的申请人、居民代表(有车代表和无车代表各一)、工程队代表、规划局代表,观众席为小区居民,全部由学生扮演。主持人一宣布开始,听证会马上有模有样地展开,首先由申请人陈述在小区内绿地改建停车场的原因、理由和具体实施方案;其次,居民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改建停车场进行同意与反对意见的理由陈述,并对申请人就细节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质疑;然后,工程队代表就科学施工和优化施工方案进行了补充说明和建议;规划局代表就小区绿地面积和环境规划就国家政策进行了解释。观众席上的“居民”们不断参与其中,现场气氛极其热烈,“气势汹汹”发问的,有理有据责问的,温文尔雅提建议的,让听课的老师们都惊讶不已,我们的学生太有才了!这就是我们平时上课启而不发的学生吗?

这令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教”与“学”长期脱节,甚至对立,怎么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运用体验式、情境式教学,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学生在做中学,才能产生思辨,才能将知识内化。

1 体验式、情境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以提高分数和升学率为目标。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上,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教学民主,习惯于生硬灌输,采用强迫压制学生的方式方法,学生学得太苦太累,学习过于被动,自主性、创造性受到压制。

2 体验式、情境式教学是促进教学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地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通过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情景创设,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的强化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在开放、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敢于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意志,产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愿望。

4 通过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情景创设,有助于促进师生双方的和谐统一

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情景创设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使教与学更加和谐协调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快乐的情境体验,师生之间的隔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从而形成一种愉快、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最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我国的教学改革要求从实践层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许多问题,难以有效的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设想。这就需要教师多思考,多探索,多尝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作用,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才能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作者简历:

王金枝,中学高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曾多次获得市、区级“先进老师”称号,撰写论文多篇,其中《中学德育课教学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曾发表于全国政治课教学权威刊物《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参与多项课题研究,是课题组主要成员。

猜你喜欢

观摩课听证会政治课
走进观摩课 拥有大收获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学科价值:数学教材解读的重要视野——由两节同题观摩课引发的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充分尊重民意,就是成功的听证会
摇曳生姿 诵读见长——以“第五届‘圣陶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为例
如何上好政治课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观摩课
醒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