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方式探索

2014-05-29王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青少年

王平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下,有些青少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习惯,更有甚者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对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方式的探索就显得十分重要,科学有效的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方式,有利于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方式

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教育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文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生活方式也逐步渗入我国,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况。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青少年接触的社会事物也就越来越复杂,在社会的各种诱惑和个人好奇心的促使下,有些青少年沾染上了不良行为,久而久之易形成坏习惯,更有甚者跌入犯罪深渊,“养成教育是以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养成等为基本内容,是关系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让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让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的教育”。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探索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新方式既是培养好青少年的重大社会责任,也能为社会及家庭教育提供一些新观念或新思路。

一、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或变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基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保证,“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它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手段,所以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切实抓好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养成教育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重要意义。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利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改变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老师们一直十分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形成以成绩的高低给学生定位,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基础教育在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缺失,也给我国培养综合人才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加强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有效的提高他们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二、当代青少年行为的表现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行为习惯不仅影响着学校教学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然而青少年身上却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青少年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易形成不良行为

在当今21世纪的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且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使青少年在认识事物方面的敏感度也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少思维又不够全面常常从自我感觉出发,情感偏激因而有时难以识别真假好坏,对一些事物的处理往往按自己的认识去理解容易上当受骗或产生偏激的思想”。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又使他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再停留在儿时的那种单纯的接受和模仿过程,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会自觉不自觉的掺入自己的意识和观点,这就极容易被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良的心理。例如:现在热播的“穿越剧”和一些泡沫剧是广大青少年所喜欢看的,他们片面羡慕某一位明星的豪放、自由的个性,希望自己能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理想生活心理,结果最终造成了对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感到不满而产生抵触,甚至是反抗的心理行为,再加之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一部分人本身就存在着不良行为和不良嗜好,在这些人的影响下青少年把错误的却能满足他们心态的现象当成正确的加以标榜,就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

2.社会不良影响和教育不一致易造成不良行为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朝理想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他们为孩子积极树立榜样做好表率,在孩子的心目中灌输完美的社会形象,然而“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出现了重实惠轻道德的拜金主义,为谋取钱财不择手段,甚至违法犯罪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腐败堕落醉生梦死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唯一目的”。在这人生百态的现实社会中,使处于身心并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青少年目不暇接,常常被多彩的世界搅得眼花缭乱、浮想联翩,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现象使他们在心中证明了老师家长的教导是正确的,同样社会现象中的消极影响又使他们感到好奇、彷徨、忐忑不安。如果家长、学校和社会对这些消极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及时正确的引导,这些社会信息的负面影响也会逐渐抵消甚至超过学校家庭的正面教育效果,极易使青少年逐步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3.以应试教育为主的陈旧教育方式也易造成不良行为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始终没有离开应试教育,“长期以来老师和家长只看重学生的成绩,注重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养成和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这种陈旧的教育方式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学校生活单调乏味,不注意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来满足青少年的需要,使他们转向外界寻找快乐和刺激。这些都严重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促成他们的心理发展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三、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方式

青少年的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培养不是简简单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其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促进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1.青少年自身方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我们教育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有一条信念起着重大的作用,这就是: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国的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乍一看有点矛盾,其实不然,不教育不是放弃教育而是要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让青少年在自我意识下自觉的、主动地进行自我能力的认识,自我管理和教育,并不断的完善自我的过程。所以“对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醉、自我强化和自我调节,使青少年真正成为养成教育过程的主体”。青少年时期是使人身心俱变的重要时期,要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予以适当的指导,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青少年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积极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要努力培养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提倡自省,经常反省自己的缺点,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家庭方面

家庭是青少年良好行为养成的重要地方,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最早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国的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子杀猪”为的就是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德;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目的是要让孩子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操;“孔融让梨”所弘扬的就是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尊敬长辈、懂礼貌的好习惯。所以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首先应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通过家庭以及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甚至一些对孩子终身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平等型家庭、‘安全型家庭,使他们能够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长大;另一方面家庭中的成员特别是父母,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不要以善小而不为,更不要以恶小而为之。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教育孩子。

3.学校方面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场所,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一、课堂教育。将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到各课教学中,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不同的教育形式下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家庭越来越多的是独生子女,如部分家长们对其子女是百般宠爱娇生惯养,教育时常存在方法不当的现象。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老师应该结合各科教育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知识的传授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中设立各种情境,让同学们都来进行情境对话,并以此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在数理化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灵活创新的思维方式,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外活动。在课外老师应多观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使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接受教育,当学生有不良行为时,老师应当问清缘由,即时教育帮助改进,决不能草率处理。应当把问题的解决作为一次良好的教育机会,使其成为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

4.社会方面

社会是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发展的大环境,有人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浅谈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教育
如何开展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浅析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