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有效教学策略,打造高效信息技术精品课
2014-05-29任鹏程
任鹏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信息技术教师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听语文课、数学课时,感觉内容非常充实,时间安排非常紧凑,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求最大的教学容量,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而听信息技术课时就好像有很多时间让学生去磨,时间显得很不紧凑,我们的信息技术课课堂形式超于内容,玩的花样多,浪费时间的情况多,形式化严重,缺的是内容。因此,信息技术课该怎么上?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注重教学策略,实施最优化教学策略,打造出高效的信息技术精品课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
一、深钻、深挖教材
教材是教师课堂活动的根本依据。教师对教材的正确理解与分析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深钻不是意味着把教材看懂,而是要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一个科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成为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而是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而深挖教材,是认清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以及它的教育价值。通过对教材的深钻、深挖,可以认识每一部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在整个课程和教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培养学生一种怎么样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该运用什么方法去培养这种思维能力;便于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及其教育价值与取向所在;确定很好的教学目标和选择准确的教学方法。
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讲起课来就能够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言不在多、贵在精当;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教师对教材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这样,他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这样的课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让学生意犹未尽。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未免有绝对化之嫌,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课又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实践性课程,尤其要注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三、设计有效学习任务
一个明确的、真实的、可行的、优化的和充满智慧的任务设计是高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基础来激发教学,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表达情感,运用信息技术来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对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抗干扰能力弱,如果没能在布置学习任务的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那么任务驱动的结果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即使在课堂上模仿老师,完成了任务,但其信息素养没有得到提高,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就不会正确地处理。相反,有效的学习任务能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
积极实施有效教学,将有效教学贯彻到每节信息技术课中去,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需要在教学策略上多下功夫,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优化教学策略实施,促进学生深层理解》
[2]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
[3]创设教学情境
(作者单位:贵州省印江自治县沙子坡中学5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