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4-05-29沈伟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沈伟林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新型、适应新课程要求、更适合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基础与学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巧设精彩的课堂导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选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学生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下,中学信息技术课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真正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教师要完成课堂教学中自身角色的转换,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不同内容设计符合需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收获最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精心准备,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材的解读及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备学生,也要备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出现有效性教学的良好局面。

1.备学生,因材施教,正视差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了解学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将各阶段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

2.备教材,准确解读,胸有成竹

教材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需钻研教材,准确地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对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了如指掌,这样教学工作开展起来教师才能胸有成竹,融会贯通教授相关知识技能,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二、巧设导入,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精彩的课堂引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引入要尽可能做到“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为后面课堂的展开做好铺垫。

1.问题式导入,有的放矢,是学生探究的阶梯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另一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重点突出。

2.演示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体现“我要学”的学习态度

演示式导入也就是通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内容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教师趁机引入新课,让学生知道通过今天的学习,自己也能制作出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3.对比式导入,突出新授内容优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时,教师将文字、表格、图表三种形式的信息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先展示文字形式的信息,指出缺点后转换到表格形式的信息,最后再展示出图表形式的信息,让学生通过三种形式的对比,强烈感受到图表形式的优点:形象、清晰、一目了然。从而引出学习图表的目的与好处,明确学习目标。

三、优选方法,以生为本,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精讲多练,随堂巩固

信息技术课重在操作,教师要精讲,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操作,并探索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多巡视指导,做到所学知识能够随学、随练,及时巩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如在Excel表格数据处理教学时,教师可先演示数据的一般排序方法,然后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刚学的知识完成操作练习,让学生马上吸收、消化这些知识,然后再继续后面的自定义排序等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很顺利地掌握新内容,比较容易消化知识。

2.设置情境,引导探究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时,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要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精心设计情境过程;要以积淀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作为创设情境的目标。比如在进行网页制作教学时,教师挑选部分以前学生制作的比较优秀的“美丽校园”网页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领略网页制作的强大功能,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制作精美的网页需要通过哪些具体操作才能实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较好的状态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

3.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并分解成具有一定联系、一定难度梯度的小任务,体现学生在任务中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比如教学Word的文本框、图片和自选图形的使用时,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设计一个具体的任务,例如以教室里的黑板报为内容制作电子小报,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在制作电子小报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较好。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育发展研究》2007.7

[2]冯玉辉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下)》2010年第06期

[3]许卫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11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12025)

猜你喜欢

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