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情况调查分析——以通渭县华家岭乡中小学生为例
2014-05-24禹晓林
禹晓林
(通渭县华家岭初级中学,甘肃 定西 743305)
进入21世纪以来,电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人群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要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中小学生也要用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随着使用电脑学生数量的增加和使用频率的上升,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近年来,中小学生电脑使用情况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1~3]。
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以及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使得电脑在农村逐渐普及,中小学生使用电脑频率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欠发达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农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为此,笔者对农村中小学生电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其现状,为引导农村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电脑提供帮助,也为农村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通渭县华家岭乡部分中小学三至九年级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40名,女生16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编“农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情况”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420份,收回420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调查人数为:三至六年级120人,七年级80人,八年级、九年级各100人。
1.2.2 访谈法 利用闲暇时间走访82户农户,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并与华家岭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和校长进行坐谈。
1.2.3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E x c e 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现状
2.1.1 使用频率及时间(见表1、2) 本次调查显示,农村中小学生每周使用电脑频率较低,三至六年级学生中,仅有25.00%的使用过电脑;尽管七至九年级学生全部使用过电脑,但每周使用3次以上者所占比例较低,近70%的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次数为1~2次(在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使用)。
表1 农村中小学生每周使用电脑频率[n(%)]
表2 农村中小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时间[n(%)]
表2表明: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周使用电脑3~7小时者仅占3.33%;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中每周使用电脑1~2小时者分别占87.50%、86.00%、75.00%,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使用电脑的时间逐渐增加。
调查同时发现,农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频率不高、时间不长的原因:一是农村特殊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导致大部分中小学生家中没有电脑,即使部分学生家中有电脑,但由于上网设备及费用等原因也不能经常使用;二是受地理条件限制,尽管主管部门对部分农村中小学投入资金购买电脑,但由于网络设备和相应管理、操作人员缺乏而使电脑闲置,未向学生开放。
2.1.2 农村中小学生拥有电脑情况 调查发现,近年来,华家岭乡部分家庭通过外出务工、种植松树等途径使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加之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思想观念落后,能为孩子购买电脑的家庭并不多。从本次调查来看,尽管有9.60%的中小学生家里有电脑,但整体比例较低;18.30%的学生需要借用邻居或亲戚的电脑,说明学生非常需要电脑。调查发现,60%以上的学生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思想意识等因素限制,这一愿望很难得到满足。因此,大部分中小学生只在学校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上使用电脑。90%以上的学生希望学校增加信息技术课课时;70%左右的学生希望学校机房能够在周末对寄宿学生免费开放;80%左右的学生渴望学校机房能在课外活动时开放。从这些数据来看,农村中小学生电脑拥有率与学生对电脑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见图1)。
图1 农村中小学生拥有电脑情况
2.2 农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的利弊
2.2.1 电脑的用途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合理,就会促进学生学习、了解、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如果使用不合理,则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调查发现,400名中小学生中(包含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及信息技术课堂使用电脑学生),仅有138人使用电脑学习,其他学生用电脑看视频、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见图2)。
图2 电脑的用途调查
2.2.2 农村中小学生对使用电脑的好处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对使用电脑的好处认识比较全面,90%左右的学生认为使用电脑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40%左右的学生认为电脑可以改变教育方式,对提升自身能力、改变对世界的认识、促进知识增长有极大的帮助;15%左右的学生认为利用电脑可以购物,不用出门就能买到很多需要的东西,十分方便;83%左右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电脑阅读书籍,而且还能看很难买到的书籍;20%左右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与人交流,与外出务工的亲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35%左右的学生认为可以利用电脑听歌曲、看电影,放松心情。
2.2.3 农村中小学生对使用电脑的害处的认识 据调查,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成为留守儿童,容易沉溺于网络,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动机降低,生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差,离群、孤僻,对父母缺乏热情,对生活缺乏兴趣。同时还发现,农村中小学生对使用电脑的害处认识不够全面,仅有25.80%的学生认为使用电脑姿势不正确会生病,但对不良坐姿对肌肉等的伤害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仅有15%左右的学生认为过度使用电脑会对眼睛产生危害;3%左右的学生认为过度使用电脑会损伤背部、颈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半以上学生对网络上一些不健康内容的传播对自身产生的不良影响认识不到位、不清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农村中小学生每周使用电脑频率较低、次数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因素制约。学生年级越高,使用电脑人数越多。
(2)农村中小学生对使用电脑的好处认识比较全面,认为能够提高其学习成绩,促进其与外界的沟通与了解,能够与外出务工的亲人交流等;但对使用电脑的害处认识不够全面,这与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网络教育不够全面有很大关系。
3.2 建议
3.2.1 加大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力度 由于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生使用电脑的途径是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因此,根据农村中小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信息技术课教学时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让每名学生都有使用电脑上网、学习的机会。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家长集资,企业、社会各界人士捐助,政府投资等渠道筹措资金,尽量使每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拥有一台电脑。
3.2.2 引导农村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电脑 电脑只是学习的辅助工具,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1)家长应该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对家中有电脑的农村中小学生,家长应该监督孩子利用电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控制电脑使用时间。对学生来说,电脑只是一种学习工具,应避免使用时间过长,对身体带来伤害。监督学生不用电脑玩游戏,主要是不玩大型角色扮演类、有P K类设置的游戏。不将游戏当作精神寄托,尤其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应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倾诉,不能依靠游戏来缓解压力。克服攀比、炫耀、仇恨和报复等心理,避免形成欺凌弱小、抢劫他人等不良行为习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家庭、朋友身份信息,家庭、学校、单位地址,电话号码等,防范网络陷阱和网络犯罪。
(2)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电脑为我们提供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不良信息,因此筛选信息显得异常重要。但是,中小学生心智尚不健全,要求他们自行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有一定难度。开放的信息会造成学生有意索求一些不良信息,养成不良习惯,甚至误入歧途。
因此,在信息筛选监督方面,父母和教师甚至网吧等的管理人员都有义务参与。尤其是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正确使用电脑的引导和教育,学校也应该就使用电脑的正确方法、途径等进行宣传,为农村中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2.3 防止对电脑过度依赖,沉溺于网络 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但是其原因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以此作为反对中小学开放机房的理由。调查显示,学生沉溺于网络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时间沉浸在网络的刺激之中,却并没有人及时对他们予以关注[4]。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源头在于减轻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增加其社会经历,帮助其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而不是一味禁止他们使用电脑。
总之,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一场革新势在必行。我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和获取途径都不同于传统,获取信息的手段也日益复杂化、高级化和专业化,同时,获取的信息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特点,这些特征对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变革。中小学时代正是个体适应社会、完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将前沿的技术和信息传递给他们,为其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至于社会的担忧,需要我们时刻注意学生的状态,及时纠正不良动机和倾向。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电脑被引入中小学生日常学习之中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噎废食并不是最佳选择。
[1]吴云.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探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7(3):78-80.
[2]刘嘉娣.农村中学生手机媒体使用与认知情况调查[J].东南传播,2012(8):137-139.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关于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状况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6):4-10.
[4]汪晓春.让孩子健康地使用电脑[J].农民文摘 2009(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