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创新
2014-05-14龙游宇
龙游宇
(韶关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一、引言
麦可思公司自2009年起每年出版的 《中国大学生就报告》的有关资料显示,从2007年起,有50%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在随后两三年的报告中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这一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和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未能跟上这种变化,这就造成了一对矛盾:即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又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种人才供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正是2010年制订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所指出的“我国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的现实[1],说明原来高校对人才的培训不到位,生产的是一批“半成品”,导致了社会和企业需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再培训。因此,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组织的高校,更新培养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规划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高校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其改革历程,起初集中在如何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方面,之后逐步向学分管理、专业建设和素质教育方面发展,现在则集中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李建强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出发,认为当前高校的教育改革还存在一些欠缺和偏差[2]。新世纪以来,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改革可以说逐渐体现出高校的层次和特色,重点院校(如清华、北大等)将提升本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作为重点,而广大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则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上。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也启动了不少教育质量工程,来推动相应的改革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于提升毕业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有资料显示,2011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即在同等分数、同类型学校条件下,愿意推荐母校给亲朋好友去就读的比例)维持在61%,表明了大多数学生对母校都有较强的认同感。更为重要的是,有63%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大学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努力、追求上进”这两方面价值观的提升最有帮助[3]。
既然如此,为什么《纲要》还在强调大学生的“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呢?说明我们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并没有达到共识,各高校各具特色的能力培养模式也间接地说明了这一点。基于此,本文准备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根本标准出发,探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
二、能力的观念创新
(一)传统的高校教育设计的特征和不良后果
1.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有着明显的下述特征
一是以专业知识体系完整性来设计课程体系,一定程度忽视了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我们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自觉或不自觉都在考虑学生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哪些专业知识,教育部甚至对每个专业还专门指定必须学习的核心知识。可以说,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当前培养计划的课程结构中,以财经类专业为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比重大约是 3∶2∶3∶2,充分地体现了重基础、重专业知识完整的理念。
二是以教师课堂讲授来完成培养任务,一定程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与国外同类专业大学教育相比,我们的学生每周的上课时间是他们的3倍以上,学生每天的课时都满满的,学生的学习任务变成了以听课为主,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变成了以讲课为主。由于学习时间的约束,显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一定程度忽视能力素质的测评。虽然都知道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能力素质,但目前大学里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学生的一个主要手段。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对该本课程的有关知识掌握的程度,甚至连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都不能反映。但是目前大学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甚至出现了同高考一样规范化考试要求,引导大学教育继续走在同中学一样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上。
2.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可能导致的不良结果
一是对学科知识完整性的过度要求使得课程之间不可避免的交叉重复,导致有限的时间再次被浪费。在知识完备性的要求下,不仅是专业要求知识完整,各门课程也在强调自身知识体系和逻辑的完整性,因此在先天上就存在知识重复的可能。同时由于每位授课教师并不十分清楚其他教师讲过什么,有什么要求,只是根据自己的课程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开展授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被重复讲授的可能。这一点在管理类专业的各课程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是对授课的过度重视的结果是训练出大量的优秀的讲课老师,却让学生失去了自学的机会和能力。老师讲好每一节课是必要的,但是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老师们精心地准备每一节课,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在享受知识轰炸,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在欣赏老师的表演。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评价很高,但是学生却失去了许多自学的机会,失去了许多可以创新的思路,思维被禁锢在老师的思想里。
三是对考试成绩的过分重视使得高分低能和考试舞弊现象并存,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社会诚信丧失。不可否认,许多学生善于考试,考试成绩很好。但是,这些同学往往在社会交往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得相对脆弱,参加工作以后难以适应岗位的需要,呈现出典型的高分低能的现象。另外,过分的重视考试成绩也使得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十分严重,因为只要过了考试这一关,基本就算过关了,不管你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好坏和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提升了相应的能力。
造成当前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高等教育的现状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目标单一、评价单一、无视需求”等三方面。鉴于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要考虑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其具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素质。那么,哪些能力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呢?由此使们需要做出哪些转变呢?
(二)需要创新的理念
首先,要转变以知识体系完整性为中心来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观念,转为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培养体系,创建一个“适合专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追求知识完整性本身与能力培养并不矛盾,但是如果每位教师都追求知识完备性,在学习时间的约束下,其结果是学生疲于听课而少于自主学习,最后甚至完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甚至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所以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就是把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放在中心位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都得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其次,要转变以课程或老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活动安排,转为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开展培养活动的基本方式。我们从来不缺少优秀的授课老师,但是我们却大量地缺少能够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老师。这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如学生人数偏多、评价模式的引导以及传统模式延续等方面。但最根本的一点,老师做得太多,包办了许多本应该由学生做的事,致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低,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培养,相应的原创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所欠缺。因此,让学生主动学习,多用所学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当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再次,要转变以知识考试为主的单一考核模式,转为以能力测评为主、知识考试为辅的考评模式。长期以来,我国都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强调知识改变命运。但是我们的知识观念比较狭隘,基本是把能力排除在知识以外。如果我们把能力看成是各种知识综合后的一种本能表现的话,那么能力就应该是一种综合的知识同样受到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毕业后是要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有资料显示,大学毕业后工作中所能用到的知识不足其所学知识的30%。因此,重视能力的测试当重于知识。
三、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需要具备的八种能力
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应该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即能够通过学习就职部门的有关资料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能够熟练地与各类人员沟通交流、能够较好地计划和安排工作和生活,明白如何实现团队协作,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解决办法。因此,大学期间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
第一,自我管理能力。指的是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包括如何有效安排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财物、约束自己的行为等方面,并能够根据既有的经验不断地增益自我管理的成效。
第二,交流能力。指的学生能够正确地与各种层面的人物(同学、老师、客户、领导、下级、同事等)进行恰当的交流的能力,并且还能够有效处理交流的结果。
第三,计划和组织能力。指的是学生对日常活动和专题活动的计划和组织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做事先计划再行动,并检验结果是否达到计划要求的能力。
第四,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选择学习有关的知识和训练有关技能的能力,要求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认知。
第五,团队协作能力。指的是学生与他人组队合作完成有关任务的能力,包括作为团队组织者和团队成员的能力,即如何组织配合、配合别人和要求别人配合自己的能力。
第六,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如市场信息存在的问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客户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第七,原创和创业能力。指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在现有条件下首次提出某种新思路、新方案的能力。
第八,使用科技的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完成有关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的能力,如使用网络查找资料、提交作业、寻求帮助等。
(二)将能力培养有意识地渗透到培养体系中
首先,在人才培养计划设计中,要将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课程的设置和结构、作业的设置和结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安排,以及考核考试的安排都应该围绕着上述能力展开。基本思路是,从某个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上述能力出发,先考虑其应当掌握哪些技能,熟练运用哪些知识,然后考虑学生应当完成哪些任务,老师应当提供哪些引导,最后考虑如何评价学生完成结果的好坏。比如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应当能够熟练与客户和同事交流,应当能够发现市场机会并提出解决方案,应当能够组织团队完成任务。因此,他应该能够熟练运用工具分析市场信息,应当能够熟练运用市场知识、营销知识和管理知识构造营销方案。由此,再考虑学生应当完成哪些作业、模拟训练和实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老师应当如何引导学习等。
其次,在时间安排上,要以学生的时间约束作为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前置条件,并把相应的教师授课占用时间和能力训练内容需要占用的活动时间安排出来,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有关学习和训练任务。考虑正常条件下,一个学生每天学习的时间为8小时(上下午各3小时,晚上2小时),学生自觉和完成作业的时间应当占一半以上,剩下的时间才是老师讲课和与学生交流的时间。所有的实践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应当与学生可支配时间相一致,以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再次,在考试考核模式设计上,要区别能力测评和知识测评,要更加注重参加能力训练的过程和成效。能力测评要单独作为考核内容,主要是通过其参与过的训练任务和完成效果来衡量。如团队协作项目可以通过其每学期参与的团队体育活动、团队作业的次数和完成质量来评价。
总体而言,上述理念可以通过下面的示意图来进一步说明。
图1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示意图
四、结论
《纲要》要求今后一段时间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1]。上述理念和模式正是对《纲要》要求的诠释,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学生培养体系创新以此为指导,将其系统地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就可以走出一条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3-10-25].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李建强,陈鹏,黄海洋.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审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7-62.
[3]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