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

2014-05-12蒋红波

新课程·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教学

蒋红波

摘 要:初中数学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需要把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发展放在关键地位,树立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建立先进的教学观念与数学的教学实际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新的教学观念和新的教育理论前提下构建起来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教学;构建体系

一、转变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教学在发展过程中,改革方向渐渐地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还是在不断地探索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目标难以实现。这些和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作为主体对数学内容的事先了解以及数学的现实价值有很大的关联,如何很好地融合这三个方面,是构建数学阅读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1.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事先了解权

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上无思考地接收教师教授的知识内容,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认真阅读数学的课本知识点的,就算是阅读了,其阅读的质量也比较低,很难从数学知识中发现所要表达的深沉含义,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结果和教师所要求的水平相差较大。为了解决这种现状,有效的措施就是让学生有“事先了解权”,也就是说,教师要从数学知识方面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通过阅读课本的知识来事先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这种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解放,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处理好数学现实价值和数学阅读教学的联系

学习数学有什么用?这已经成为很多人对数学教学的批评方向了。在过去的数学教学方式下,教师教的知识比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多得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和现实脱离的感觉。这就要求现今的数学教学务必根据实际进行必要的改变。在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时,要有效运用数学知识,打开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针对性的实践锻炼,发挥数学的现实价值。比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地图,任意找出三个地点,在这三个地点上做出坐标图,教师先确定其中两个地方的坐标,然后让学生计算出在坐标系里面第三个地方的坐标是什么。

3.创建以阅读教学模式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新局面

在这种新局面下,要求教师处理好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事先了解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疑难解惑、课后的辅导与强化这三个部分的结合,使学生可以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把数学当作一种简单的考试工具。可以在原来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上加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是构建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较为简易的途径。它是一个以准备学生的课前阅读资料为前提,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由讨论为中心的模式,达到数学课本内容与思考方式结合应用于现实实践中的教学目标,凸显出数学的现实价值。

二、构建有效数学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有学者指出,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处理好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作为主体对数学内容的事先了解权以及数学的现实价值这三方面的关系。

1.课前阅读资料的准备

阅读资料的准备主要是对数学阅读资料进行编写,在编写之前可以先设计好相应的模板,有利于教师在编写时进行参照。

(1)设计有效的阅读情景

学生是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如果学生对此不感兴趣,那么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容易对数学阅读产生厌倦的情绪。所以说,好的阅读情景可以打破这种教学困境,从大部分学生觉得有趣的方面来设计阅读情景,可以根据现实发生的故事进行改编,举出一些合适的例子,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而不是被动地去阅读。引入例子:“有个人准备去买蛋糕,来到蛋糕店,跟店员说要一个14寸的猕猴桃蛋糕。店员告诉他,最近做促销买一个10寸的猕猴桃和一个8寸的其他水果蛋糕的组合套餐,价格与14寸的猕猴桃蛋糕是一样的。这时你是故事里的主角,你会怎么选择?将你的理由说一下。”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感兴趣的“蛋糕”话题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对阅读的话题感兴趣后,就会更加有兴趣地阅读下去,经过阅读来证明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样,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并且在这种阅读模式下,学生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有了较深的阅读兴趣后,尽管故事后面的内容会比较枯燥,学生还是有极大可能继续看下去的。

(2)建立正确的阅读步骤和明确的阅读目的

在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后,接下来就是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就是为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步骤。阅读的步骤如何也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的,因此要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给予一定的指导,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发挥积极的效用,减少学生阅读的难度和阻力。而对于阅读目的的确立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使阅读目的能够具有导向性、科学性和鼓励性等特点。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知识的故事讲解,在学生阅读之前,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故事后面的问题,先对问题进行思考,看看问题和课本的哪个知识是联系的,让学生往哪个方向思考,然后再看故事,在故事中找出答案。这样的话,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阅读步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阅读的目的。

(3)减少逻辑性、专业性较强的数学用语

在解决学生阅读状况时,阅读材料的编写也是比较重要的。要知道,大部分的数学阅读资料的用语是比较专业的,或是逻辑性较强的,有时候就会让学生觉得艰涩难懂,不利于学生阅读的效果。可能学生读了好几遍都不知道故事在表达什么内容,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可以在编写故事时增加一定的注释和引申,或者教师在帮助学生阅读的时候跟学生进行适当的解释,这都是有利于学生较好阅读的方式。

(4)适当插入测试题和提问

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之前,可以现在黑板或者PPT上列出几道与阅读知识相关的习题,等学生完成阅读之后,与学生一起进行思考,并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学生通过测试题目可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将阅读材料和书中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对课本知识的掌握。endprint

2.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上面的手段,学生关于数学知识事先了解权的问题就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角色转化中,渐渐改变了以前自己为中心的教学地位,逐步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今的教学模式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机械地吸收知识的低效模式了,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指导者,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地讨论和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

(1)将学生阅读的问题和数学内容联系起来

教师不仅仅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后给学生自由的发言时间,让学生畅言所想。教师在学生做完发言后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充。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发言后要及时进行适当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发言后能得到自信和鼓励,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举个例子,学生在阅读“数学活动掷钉图”时,学生也许会产生为什么实验的结果会趋于一个确定的值,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机会,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2)有效的课堂讨论

我们知道,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务必要有一定的讨论,这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教师为了使讨论有效,可以设计一种记录学生发言讨论的机制,平时在学生讨论后给予记录和简单评析,同时要考虑那些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将想发言的内容由书面的方式交上来,然后依据教学的进程进行分析。如,在教学“普查与抽样调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言:生活中哪些调查是普查?哪些是抽样调查?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找出了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使得课堂讨论更加有效。

3.课后再阅读

学生在进行再次阅读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学生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阅读,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且让他们阅读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阅读的乐趣。

总之,初中数学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要在收集大量有效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有效的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思想是要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的,使构建的数学教学模式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张红英.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2(03).

[2]蔡旭东.把数学读起来:谈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11(05).

[3]甘萍.学生数学阅读指导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溧阳实验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