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跳水队运动员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2014-05-11魏东凌周琳李凤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跳板峡部踝关节

魏东凌 周琳 李凤莲

1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广东体育医院(广州 510100)

2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3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在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我们对14名中国跳水队运动员(12名参加奥运会)进行了全程医务监督,调查分析其运动损伤特点,为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发生、保障正常训练和比赛提供有效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国跳水队备战伦敦奥运会14名运动员,分别来自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四川、陕西,河北、天津及八一队;跳板运动员5人,其中男3人,女2人;跳台运动员9人,其中男6人,女3人。年龄16~27岁;全部为国际健将,奥运冠军11名,世界冠军3名。初训年龄5~8岁,平均(5.11±2.76)岁;专业训练11~20年,平均(13.35±6.59)年。

1.2 研究方法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6日至2012年8月10日,共278天。调查时间涵盖伦敦奥运会备战前最后一年的冬训、夏训及奥运会赛前系列热身赛。其中训练时间215天,含封闭式冬训、夏训各42天,比赛63天。

运动强度:运动员每周9次正式训练课,6次早操,1次调整训练课;每次正式训练课2.5~6.5小时;平均每周3次体能训练;男、女运动员训练时间相同。

方法:1.对每名对象调查既往史,进行问诊及体格检查,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运动医学》[1]。2.每周对所有14名运动员进行周小结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现有及既往运动损伤的受伤时间、场所、受伤原因、受伤时机、受伤动作及过程、诊疗经过、对训练比赛的影响,以及日常训练计划。

本次调查定义的运动损伤符合以下要求:1.在跳水训练相关活动中发生;2.骨骼、肌肉及各种软组织的物理损伤,需要医疗处理;3.影响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完全发挥投入比赛或训练。

2 结果

2.1 运动损伤类型

14名运动员均有运动损伤,各种运动损伤57例次。表1显示,最常见的是肌肉损伤与关节损伤,所占比例均为22.81%,其次是韧带损伤与末端病,所占比例分别为19.30%和17.54%。

2.2 运动损伤部位的分布

受伤部位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腰背部24.56%、肩关节12.28%、膝关节10.53%。其余见表2。

表1 运动损伤发生类型

表2 运动损伤发生部位

2.3 运动损伤性质

本次调查发现,急性损伤15例次,占总运动损伤数的26.32%;急性转慢性11例次,占总数的19.30%;慢性损伤31例次,占总数的54.39%,见表3。

表3 运动损伤性质

2.4 运动损伤原因

运动量较大导致疲劳占61.40%、技术因素占21.05%、场地因素占10.53%、其他占7.02%,见表4。

表4 运动损伤发生原因

2.5 运动损伤对训练的影响

轻伤坚持训练的18例次;中度伤调整训练内容的20例次。14名运动员均出现伤病导致停训,累计19例次,一次伤病导致停训最长16天,最短1天。其中1例次胫骨疲劳性骨折,2例次腰椎间盘突出,3例次腰背肌肉拉伤,2例次腰椎峡部裂,3例次膝关节韧带损伤,3例次踝关节韧带损伤,2例次大腿肌肉轻微拉伤,1例次足第二跖骨骨膜炎,2例次足第一跖趾关节扭挫伤。见表5。

表5 运动损伤对训练的影响

3 讨论

3.1 腰部损伤

跳水运动员每天5~10小时训练时间中,数百次前后抱膝、屈体、转体、翻腾动作,特别是屈体多周翻腾,使腰椎处于较高的负荷下[2],腰部的组织结构和机能发生退变。本调查发现14名跳水运动员中,腰背部伤病所占比例最高,腰椎峡部裂、腰肌筋膜炎、腰椎间盘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是跳水运动员最常见的腰部运动损伤。

本研究有5名运动员有腰椎峡部裂,均为男运动员,其中跳板1名、跳台4名,除1名当年新发现,其余均为陈旧性伤。5名腰椎峡部裂运动员,均与跳台专项训练有直接关系,1名跳板运动员腰椎峡部裂也是7年前练习跳台时受伤所致。腰椎峡部裂伴有椎间盘突出1例次,椎间盘膨出1例次,腰椎1度滑脱1例次,但有明显症状的只有2人,其中1人以椎间盘突出神经刺激征为主,另1人是今年新发现峡部裂,其余3人均无明显症状,这也符合多数峡部裂不会出现临床症状的认识[3]。新发现腰椎峡部裂运动员经过训练量调整,休息两周后,逐渐恢复训练,但X线片显示峡部裂情况并无明显改善。戴力扬的研究显示腰椎椎弓峡部骨折实质上主要是局部应力异常增高所导致的疲劳骨折[4]。跳台专项训练每天训练时间长,向后翻腾动作较多,符合局部应力增高、循环载荷的特点。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的筋膜、韧带和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跳水运动员腰部的活动度大,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使得受损的组织结构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修复,造成运动损伤反复加重,疼痛长期存在而影响训练和比赛。

备战奥运年期间出现2例次腰椎间盘变性、腰椎间盘突出。其中1例次因为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发作,导致停训超过两周,专项系统训练短时间难以恢复,是导致该运动员退出奥运会选拔竞争的原因之一。2名椎间盘变性与突出运动员均有腰椎峡部裂,在病史上腰椎峡部裂发病在先。其两个相邻椎体及连接的椎间盘、小关节及韧带等结构称为脊柱运动节段[5]。Frankel等[6]认为腰椎节段的稳定性是由韧带、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维持,三者的作用根据负荷的类型而改变,任何一部分出现异常都会影响该节段的稳定。当出现腰椎峡部裂,造成腰椎节段稳定下降,屈伸剪切及扭转负荷在椎间盘上产生的应力增加,加速腰椎间盘变性、突出。

3.2 上肢运动损伤分析

身体若干环节借助关节使之按一定顺序衔接起来,称为运动链。上肢运动链由肩关节、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手组成。跳台高度为10米,此时运动员入水的速度可达14 m/s。运动员身体承受的冲击力约达400 kg以上[7]。此动作每天要做一百多次,承受冲击力由上肢运动链传导。当技术动作出现瑕疵,入水角度出现变化,上肢受力随之产生变化,均有可能造成急性伤病。

本次调查中,肩部撞击综合征、肱二头肌长头腱劳损、肱三头肌劳损、上肢发病11例次,除1例次为跳板运动员左桡骨尺骨骨间膜挫伤外,其余10例次均为跳台运动员。肩部伤病急性受伤后往往转变为慢性伤,发作贯穿整个备战周期。

2例次肩撞击综合征,影像学检查肩袖组织部分撕裂,但盂唇结构完整。撞击原因:入水过程中,肩关节承受的压力使肩峰下发生撞击,这种撞击大多发生在肩峰前1/3部位和肩锁关节下面或喙肩弓下方。各种运动损伤原因引起盂肱关节不稳定均可导致冈上肌腱和肱二头肌肌腱的撞击性损伤。

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往往出现肩关节外展外旋动作,当入水角度没有掌握好的时候,往往出现超常范围的转肩活动,肱二头肌肌腱会受到突然牵拉,导致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8]。跳水运动员每天10米高台入水50次以上,很难保证每次入水角度完全竖直,肱二头肌肌腱受到反复牵拉易导致肌腱出现慢性劳损。

3.3 下肢运动损伤分析

下肢运动链由髋关节、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足构成。跳台运动员下肢运动链损伤集中在小腿胫骨,而踝关节无发病。跳板运动员损伤的主要特点是踝关节、膝关节、足部发病率均较高。这与两种运动项目特点有关。跳板在走板、压板、缓冲、蹬伸起跳各个环节中,足、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协同发力:在缓冲阶段是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同时发力。因此当运动量过大导致疲劳,技术动作出现瑕疵,下肢运动链发力就会出现错误,导致损伤。

本次调查中,膝关节发病6例次,其中跳板运动员5例次,明显多于跳台运动员,分别是髌腱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滑膜炎,而且全部发生在右足,即起跳足。

跳板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右足有走板、压板与蹬伸过程,膝关节在这个过程中的蹬伸效果越好,跳高度越高,有利于动作完成[9]。膝关节由“蹬”阶段转化为“伸”阶段时如果出现延迟,股四头肌突然由向心收缩转变成离心收缩,很容易出现急性股四头肌拉伤与膝关节损伤。跳板运动员每天板上起跳超过100次,起跳足膝关节韧带、软骨、髌腱都处于长期高负荷,局部逐渐产生劳损。

2例次胫骨病例均为跳台运动员,1例次为右胫骨骨膜炎,1例次右胫骨疲劳性骨折(鸟嘴样)。2例次均为右足,且均为起跳足。胫骨疲劳性骨折病因分析:该病例骨折发生在攻克高难度动作109c时,109c在跑台起跳时,需要较大的蹬踏力。胫骨承受纵向压力,胫骨前方产生拉应力,后方产生压缩力。与此对应,胫骨内部产生拉应力和压应力。同时胫骨骨膜受到足跖屈时肌力的不断牵扯,使骨膜逐渐剥离,受损骨膜下产生渗出、炎症,局部血循受阻而供血不足,易产生疲劳性骨折[10]。通过停止1、4组专项自选动作训练,平时减少跑跳运动,结合多种治疗方法,在保证维持基本系统训练的前提下,2月、5月X线片显示,右胫骨疲劳性骨折(鸟嘴样)病例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虽然没有完全愈合,但该运动员能顺利完成2、3、5组自选难度动作,最终顺利参加奥运会,并获得金牌。

3例次踝关节病例均是跳板运动员,涉及韧带、关节囊、肌腱。跳板起跳时大部分人体化学能先通过压板转化为跳板的势能,再利用蹬伸转化为人体的运动动能,小关节延迟结束蹬伸有利于吸收跳板能量,跳板跳水踝关节蹬伸明显落后于髋、膝蹬伸,是跳板跳水运动特有的技术环节[11]。跳板运动员踝关节承受很大负荷,当小腿肌肉疲劳,踝关节本体感觉降低,在起跳过程中容易出现突发性踝关节扭伤。

3.4 颈椎病和眼底疾病

在以往跳水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病率较高[12-15],但在本次调查中,并没有明显影响训练的病例发生。在眼底体检中未发现视网膜变性、裂孔、脱落等病例,这与本次调查人数较少有关,也与最近几年对颈椎病与眼底疾病的重视有关。国家队每年对眼底进行两次检查,对眼底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眼底严重疾患发病率有所下降。

颈椎病的患病率下降与加强保护有关,运动员攻克难度大专项技术时,在陆上训练对技术动作有比较大把握时,才进行水上训练,特别是入水时角度不会出现太大偏差,正确的入水是减少颈椎病的关键[9]。

4 总结

(1)跳水运动员的最常见运动损伤是肌肉损伤与关节病,其次是韧带损伤与末端病。各部位伤病按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的依次为:①腰背损伤,其中包括腰肌劳损,椎间盘变性、突出,腰椎峡部裂;②肩关节损伤,包括肩部撞击综合征、肱二头肌长头腱劳损、肱三头肌劳损;③膝关节损伤,包括髌腱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膝关节滑膜炎。

(2)跳水运动员慢性损伤发病率较高,急性损伤也容易转慢性损伤,这与跳水运动员腰部、下肢、上肢长期承受较大负荷有关。

(3)跳台与跳板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是,跳台运动员上肢损伤多,跳板运动员下肢损伤多。这与专项技术对身体素质要求不同有关。

[1]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27-921.

[2]傅明,黎劲红,李佛保,等.广东省优秀跳水运动员腰腿痛调查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4):421-423.

[3]孔庆奎,张立涛,谢元忠,等.椎弓峡部裂在腰腿疼痛患者中的患病率及其与椎体滑脱的相关性.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11):1666-1669.

[4]戴力扬,屠开元,徐印坎,等.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生物力学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2):67-68+124.

[5]Panjabi MM,White AA 3rd.Basic biomechanics of the spine.Neurosurgery,1980,7(1):76-93.

[6]Frankel VH,Nordin M.著.过邦辅,编译.临床骨科生物力学基础.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291-293.

[7]金海泉,钱竞光,胡玮.跳水 “压水花”技术的科学训练——跳水“压水花”技术研究系列论文之三.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

[8]张大伟.过度运动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组织形态学和生物力学及其周围组织神经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12-13.

[9]刘卫国.对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助跑、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27-37.

[10]施娅萍.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的病理分析与防治.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4:105-106.

[11]钱竞光,宋雅伟,叶强,等.跳水运动员走板起跳过程中人板耦合的力学分析.医用生物力学,2008,(3):216-222.

[12]杨芳珍,曾祥惠.全国优秀跳水运动员创伤调查.贵州体育科技,1988,(3):17-20.

[13]张鹏,孙亮,钱风雷.上海优秀跳水运动员的伤病调查.体育科研,2007,(5):62-63.

[14]任玉衡,田得祥,史和福,等.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4):377-386.

[15]周林芝,李凤莲,郭金龙,等.跳水运动员运动创伤调查与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2):181-182.

猜你喜欢

跳板峡部踝关节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活跳板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湖南双牌:主攻生态产业 打造后发赶超“跳板”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腰椎峡部不连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