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扳机点按压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疗效观察

2014-05-10任志勇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健身球零分背痛

任志勇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是指肋弓以下臀横纹以上的背部区域不适或疼痛,如持续时间超过12周,排除特异性或根性原因,即可诊断[1]。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长期不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不正确的腰部用力方法、以及缺乏体育锻炼致使腰腹部肌肉无力等因素有关。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时,按压肋弓以下臀横纹以上的背部区域常有压痛反应,并可引起扳机点(骨骼肌或肌筋膜高张力束内最易受激惹的区域)的牵涉痛以及引起植物神经反应[2]。对扳机点施予针刺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下背痛的症状[3],但尚未见应用扳机点按压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报道。本研究采用扳机点按压结合运动练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49 岁,最小19 岁,平均30.8 岁;病程最长4.1 年,最短1.2 年,平均2.8 年。

1.2 诊断标准[1]

(1)肋弓以下臀横纹以上的背部区域不适或疼痛,伴有或不伴有腿部疼痛;(2)疼痛时间超过12周;(3)排除特异性下背痛和根性下背痛。

2 治疗方法

2.1 扳机点按压方法[4]

腰方肌扳机点定位:患者健侧卧位,用折叠的毛巾垫于腰下,使脊柱侧弯,令患侧的腰方肌突出。手臂上举外展,上侧下肢伸直,下侧下肢略屈曲,以达到理想的侧弯状态。浅层扳机点位于第十二肋下或髂肌上方;深层扳机点位于髂肌上方与第四和第五腰椎横突间或肌肉内侧区第三腰椎横突的顶点。

髂腰肌扳机点定位:患者体位与腰方肌扳机点定位相同。髂腰肌主要的扳机点有三个:一位于股三角外侧缘;二位于髂前上棘;三位于腹直肌外侧、脐下。

臀中肌扳机点定位:患者健侧卧位,双下肢屈曲。扳机点一位于臀中肌的后侧肌腹、髂嵴下方和骶髂关节附近;扳机点二位于髂嵴下大约在髂嵴中点处;扳机点三位于髂嵴下、髂前上棘的腹侧。

操作方法:操作者用拇指依次持续按压扳机点(以受试者能够忍受为度)。患者在按压开始和过程中会感觉疼痛,约15s~1min左右疼痛会缓慢解除,当疼痛消失时松开拇指;被按压肌肉被动拉伸到最大程度时,操作者给予轻微的压力,直到患者感到局部有温暖的拉伸感,坚持30秒,随后恢复中立位,进行下一个扳机点的按压。如此反复五次。

2.2 运动疗法[5]

利用健身球做腰背部康复锻炼。

基本原则:穿着宜宽松舒适,运动时动作力求柔和缓慢。

单腿抬起:坐在健身球顶端,双脚放在地面上,双臂自然下垂。呼气,将右脚缓慢抬离地面;呼气,将右脚缓缓放回地面,接着换左脚做上述动作。如此重复五次。

俯卧抬腿:俯卧,腹部置于健身球顶端,双手向前扶地,双腿向后伸直,脚趾接触地面。呼气,绷直右腿使脚尖保持向后,缓慢抬离地面;吸气,将右腿缓慢放回原位,接着换左腿做上述动作。如此重复五次。

侧向伸展:端坐在健身球顶端,双臂向两侧伸展,双手手掌向前,贴在球的后部。吸气,将右臂缓慢抬起举过头顶;呼气,将右臂向左侧压下,右臀略微抬起,重复做五个呼吸周期,然后恢复端坐姿势。换左臂做上述动作。

脊柱背伸:仰卧在地板上,双手平放体侧紧贴地面,双脚放在健身球上。呼气,把臀部抬离地面,同时双脚压在健身球上;呼气,将臀部放回地面。重复五次。

脊柱前屈:坐在地上,两腿分开,把健身球放在两腿之间。骨盆前倾,脊柱前屈,双手向前推动健身球,保持五个呼吸周期。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均以±s表示,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评价标准

(1)下背部疼痛评价标准:参照词语描述量表(verbal descriptor scale,VDS)进行评价[6]。无痛者为零分;轻微痛者为一分;中度痛者为二分;重度痛者为三分;极重度痛者为四分。

(2)躯干伸肌肌力评价标准[7]:患者俯卧位,胸以上在床沿以外,固定下肢,能对抗较大阻力抬起上身为四分;对抗中等阻力抬起上身为三分;仅能抬起上身不能对抗阻力为二分;仅能抬起头为一分;仅能扪及腰背部肌肉收缩为零分。

(3)腰部活动度评价标准:参照腰椎前屈活动度简易评分法[7]。以患者并腿站立位尽量前屈,手指最远能触及的下肢位置进行评分,共分七级。手指最远能触及地面为六分;触及足背为五分;触及小腿下1/3为四分;触及小腿中1/3为三分;触及小腿上1/3为二分;触及髌骨为一分;触及大腿下段为零分。

(4)下背部功能评价标准:参照Greenough下背部功能量表[8]。休息(不需要为六分;偶尔短时间为四分;半天为二分;超过半天为零分)、家务劳动(正常为九分;能做大部分但动作缓慢为六分;少量为三分;完全不能为零分)、运动或参加社会活动(正常为九分;明显减少为六分;少量为三分;完全不能为零分)、穿衣(不受影响为三分;轻微影响为二分;中度影响为一分;严重影响为零分)、坐(不受影响为三分;轻微影响为二分;中度影响为一分;严重影响为零分)、睡眠(不受影响为三分;轻微影响为二分;中度影响为一分;严重影响为零分)。

4.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的各项评价标准的评分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的各项评价标准的评分比较(±s)

类别 评分 F值 P值下背部疼痛6.933 0.010躯干伸肌肌力治疗前 1.6 ±0.67治疗后 1.2 ±0.69治疗前 2.23 ±0.62治疗后 2.50 ±0.51 4.724 0.033腰部活动度治疗前 2.87 ±0.72治疗后 4.22 ±0.95 51.366 0.000下背部功能治疗前 15.18 ±2.73治疗后 24.85 ±2.71253.131 0.000

结果显示,扳机点按压结合运动疗法能有效地缓解下背部疼痛(P=0.01),改善腰背部肌肉力量(P<0.05),其提高腰部活动度和下背部功能方面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P<0.01)。

5 讨论

与职业相关的慢性下背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一个超过14年时间的研究显示,慢性下背痛的发病率在 1992—2006年期间,年均增长达11.6%(1992 年为3.9%,2006 年为10.2%)[9],其中护理职业的患病率高达73% ~90%[10]。此外,慢性下背痛容易反复发作,其三年后的总体复发率达67%[11]。该病长期的不规律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长期不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不正确的腰部用力方法、以及缺乏体育锻炼致使腰腹部肌肉无力等因素与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发病密切有关。其中腰方肌、髂腰肌以及臀中肌损伤尤为突出。

腰方肌和髂腰肌是维持身体姿势最重要的肌肉,能在额状面和矢状面内调整脊柱和骨盆,身体长期不科学的姿势,可导致腰方肌和髂腰肌明显慢性劳损;腰方肌和髂腰肌损伤是急性腰痛的主要原因,也是慢性腰疼的重要因素。腰方肌和腰大肌收缩导致胸腰连接处的疼痛,而髂肌的紧张导致骶髂关节的疼痛,臀中肌紧张可导致髂嵴后方骶髂关节到骶骨处的疼痛[4]。目前研究发现,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扳机点主要集中在腰方肌、髂腰肌和臀中肌[12~13]。本研究通过按压腰方肌、髂腰肌和臀中肌处活动的扳机点,有效地缓解了患者下背部的疼痛症状,其机理可能与局部血流量增加[14]以及释放腺苷[15]有关。同时,研究发现疼痛的减轻是肌肉力量锻炼以及下背部功能恢复前提和保障。

腰背肌力量的减弱也是造成慢性下背痛的原因之一[16]。由于疼痛导致的休息或者佩带腰围,使腰部长时间不活动、不受力,也可引起腰肌的废用性萎缩或无力等功能障碍。所以腰背肌力量的加强对患者下背部功能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康复明显有助于腰肌力量的改善(P<0.05),同时注意到在运动康复过程中,对患者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因为患者畏惧疼痛而减少运动幅度会明显地影响康复的效果。

治疗后患者腰部活动度和下背部功能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1),该结果得益于腰部疼痛的缓解和肌力的提高。因为下背部疼痛的缓解和肌力的提高,既增加了患者锻炼的信心,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康复锻炼的质量。康复锻炼过程中,下背部的伸展运动比收缩运动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和坚持。其可能与伸展运动不易增加疼痛症状,以及能明显提高腰部活动度有关。研究显示,缓慢而完全的伸展运动可增加肌肉在有效活动范围内的柔韧性,也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流动[17]、增加结缔组织的可塑性[18]。下背部肌肉柔韧性和可塑性的增加,对提高患者腰部活动度和下背部功能均明显的益处。

6 小结

扳机点按压结合运动康复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症状,而且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腰部活动度和下背部功能,能较全面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1]Airaksinen O,Brox J,Cedraschi C,et al.Chapter 4.Europe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J].Eur Spine J,2006,15(Suppl 2):S192 ~ S300.

[2]Simons DG.Clinical and etiological update of myofascial pain from trigger points[J].J Musculoskeletal Pain 1996,4(1—2):93~122.

[3]Itoh K,Katsumi Y,Kitakoji H.Trigger point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 in elderly patients:A blinded RCT[J].Acupunct Med,2004;22(4):170 ~177.

[4]赵学军,傅志俭,宋文阁.肌肉链与扳机点——手法镇痛的新理念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徐健.深层组织及神经肌肉按摩疗法[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08.

[6]Cadwell K,Turner-Maffei C,Blair A,et al.Pain reduction and treatment of sore nipples in nursing mothers[J].J Perinat Educ,2004,13(1):29 ~35.

[7]张长杰.肌肉骨骼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8]Grenough CG,Fraser RD.Assessment of outcome of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J].Spine,1992,17(1):36 ~41.

[9]Freburger JK,Holmes GM,Agans RP,et al.The rising prevalence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J].Arch Intern Med,2009,169(3):251~258.

[10]Maul I,Laubli T,Klipstein A,et al.Course of low back pain among nurses:a longitudinal study across 8 years[J].Occup Environ Med,2003,60(7):497 ~503.

[11]Abenhaim L,Suissa S,Rossignol M,Risk of re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back pain over three year follow up[J].Br J Ind Med,1988,45(12):829 ~833.

[12]Teixeira M,Yeng LT,Garcia O,et al.Failed back surgery pain syndrome:therapeutic approach descriptive study in 56 patients[J].Rev Assoc Med Bras,2011,57(3):282 ~287.

[13]Chen CK,Nizar AJ.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in chronic back pain patients[J].Korean J Pain,2011,24(2):100 ~104.

[14]Sandberg M,Lundeberg T,Lindberg LG,et al.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skin and muscle blood flow in healthy subjects[J].Eur J Appl Physiol,2003,90(2):114 ~119.

[15]Goldman N,Chen M,Fujita T,et al.Adenosine A1 receptors mediate local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acupuncture[J].Nat Neurosci,2010,13(7):883 ~888.

[16]Rittweger J,Just K,Kautzsch K,et al.Treatment of chronic lower back pain with lumbar extension and whole-body vibration exerci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Spine,2002,27(17):1829~1834.

[17]Pizza FX,Koh TJ,McGregor SJ,et al.Muscle inflammatory cells after passive stretches,isometric contractions,and lengthening contractions[J].J Appl Physiol,2002,92(5):1873 ~1878.

[18]Weerapong P,Hume PA,Kolt GS.Stretching:mechanisms and benefits for sport performance and injury prevention[J].Phys Ther Rev,2004,9(4):189 ~206.

猜你喜欢

健身球零分背痛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
健身球的保健作用
秀逗蘑菇村
背痛, 你需要 了解更多
有印象得零分,背下来得满分
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
健身球的足下新玩法
零分
后背痛怎么办
健身球的足下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