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运作思路研究
2014-05-10李显国
李显国
有资料显示,我国平均4 000名运动员才能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1]大量的退役运动员因为训练忽视了对文化课的学习。退役后又因为文化素质较低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导致大部分家长不再愿意让子女参与到竞技体育训练中来,甚至部分著名运动员也毫不讳忌地说,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从事竞技体育。如何解决后续人才的培养问题,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延续,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途径。笔者认为,只有走“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之路才有出路。1986年,原国家体委提出坚持以“学校体育为战略重点”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战略,奠定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走“体教结合”之路的基调。[2]此后,一些高校、企业等建立了高水平运动队,部分高校允许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二级以上),此外还允许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前三名和世界纪录创造者免试进入高校学习。这一系列举措,开辟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的新模式。然而,近30年的实践证明,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相反,退役运动员因为文化素质较低而不能得到妥善安置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实现“竞技体育”和“教育”的真正结合来培养、训练和选拔运动员,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国内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主要以学校为中心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德国主要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澳大利亚主要以体育组织为中心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日本以学校和俱乐部为基础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俄罗斯以体育运动学校为基础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虽然,国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有所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注重训练的同时也注重教育,并且都是建立在广泛的群众体育基础之上的。[3]
再看我国单一的培养模式,即体育系统培养模式: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国家队)。不仅生源来源单一,由于训练时间多,文化课学习时间少,甚至形同虚设,如遇到大赛更是以训练为主,导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这也是我国团体性、协同性项目不能有效提高的主要原因。如足球运动员,论身高、个人技术和素质都不亚于日本队,但是当11个人对11个人的时候,我们的协同作用就彰显不出来,完全处于下风。单个的11个人的力量之和小于11个人协同起来的力量,这种现象不能说和理解战术、执行战术以及临场决断没有关系,而决断和协同程度需要运动员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另外,文化素质的缺失也是退役运动员无法安置的原因之一。国外高校非常喜欢接受高水平的运动员并给予相当的优惠,比如学费方面的减免和奖学金的提高等,但是比赛训练的同时必须修完规定的学分,否则即使明星也不能毕业。这与我国某些高校的做法完全相反:当运动员获得优秀成绩后任意选择高校去深造,甚至没有上过一天课照样顺利毕业,体现出制度和管理方面的缺失。
2 高校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2.1 高校具有完善的体制和丰富的师资力量
高校基本上都设有体育院系或部门,具有培养体育健身、体育教育、竞技体育、体育管理、体育经济、体育科研等人才的功能。[4]在教师方面,高校具有理论、训练、保健、心理辅导等专职教师,使竞技体育人才全面、科学地培养和训练成为可能。高校还有相对标准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为训练和比赛提供了保障,此外,高校环境和良好的氛围对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2.2 高校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平台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设施和资金支持。学校通过开展校园体育联赛可以吸引部分赞助,用于奖励优胜代表队和表现突出的个人。通过比赛,能有效提高学校知名度。此外,还能通过校园体育联赛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目标,并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扩大基数。
3 高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
3.1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当前,国家队队员的主要来源是基层体校,较为单一,且已出现后备人才不足的危机。单一的体育系统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虽然举国体制自建国以来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是单一体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已显露出其不足。昊寿章等研究指出:“根据我国国情创建的现行训练体制,多年来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体育运动人才,为攀登世界体育高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现行训练体制中的某些弊端开始日益明显制约竞技体育的发展”。[5]可见,举国体制需要为适应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自己,以求发挥更大优势。
笔者认为,在高校中以普及度较高、组织难度不大、基础较好的三大球作为开展校园联赛的项目较为合适。因为这些项目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具有观赏性,可以推动校园竞技体育比赛水平提高,还能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为学校增添活力,实现以“学校竞技体育”带动“校园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采用“体教结合”培养模式是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只有培养没有比赛不可能真正的走向成熟,比赛是竞技体育人才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需要在高校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联赛。
本文以校园篮球联赛为例,介绍校园体育联赛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管理运作模式。以高校校内联赛,省自治区直辖市联赛,地区联赛,全国联赛(即职业联赛,如篮球CBA联赛;足球甲A职业联赛等)四级训练比赛和选拔机制形成层层衔接的培养和输送人才体制,逐级进行选拔,为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体育后备人才,实现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见图1)。
图1 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模式图
3.2 “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运作
(1)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开展校园体育联赛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基础。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出的倡议,鼓励在校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具体落实起来却较难。开展学校体育联赛,不仅可以活跃学校体育氛围,还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基础,提供生源保障。最重要的是能真正实现学校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的完美整合,从而实现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可谓一举两得。校园联赛组织起来也较为简单,以学院或系为单位,每个学院组织一个球队。裁判员主要由体育学院专选班学生负责,并有专业教师监督,重要比赛由教师担任裁判。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开展校园体育联赛,不仅活跃了学校气氛,也能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还能促进校园体育文明和和谐校园的建设。此外,对优秀运动员进行整合以参加省级的大学生联赛为学校争得荣誉,并为高一级体育组织部门输送体育人才。
(2)以交流为目的的全省体育联赛是通往竞技体育之路的踏板。省内有条件的高校组织球队进行比赛,通过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大赛经验,还能为更高级的运动比赛输送人才。其组织较为简单,可以在各高校实行主客场比赛,也可以由各高校轮流承办。
此外,通过全省各高校球队的比赛,对提高省内竞技体育比赛水平也有很大益处,也可为参与职业联赛做好准备。对于个人条件突出的队员,大学毕业后完全可以走职业化的道路,从而实现由业余运动员向职业运动员的转变。
(3)关于其他要说明的问题。关于队员的身份代表问题:在校学生参加联赛其身份属于所在高校,只有毕业后才是自由人,可以自行选择代表队。经费问题:深受喜爱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联赛肯定得到广大爱好者的喜爱,由于技术水平较高,也会得到电视广播以及赞助商的青睐,转播费、广告和赞助等收入肯定不少,再加上国家给予一定的经费方面的支持,相信这样的比赛,其水平会越来越高。比赛的运作:体育系统(或体育总局与教育系统联合)可以成立公司或委托某公司进行筹划运作,如同NBA联盟一样进行商业化运作,达到良性循环。奖励问题:对于优胜队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名誉奖励,作为以后安置工作的重要依据。此外,对运动员所在高校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和运作。升降级制度:比赛分为校队、省队、片区代表队、全国联赛代表队。对于各级别的比赛可以采用升降级制度,即取消或获得该级别的参赛资格,以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冠军队可以进入上一级别的联赛,积分最差的球队可以降级到下一级别的比赛,所有的都是以学校校队为基础。
4 小结
校园开展联赛既能活跃学校体育锻炼气氛,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团结、拼搏和竞争的优良作风,还能为国家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如果说校内联赛是业余体育联赛,注重基础,那么省内体育联赛就是提高,地区体育联赛就是通往竞技体育道路的桥梁,全国联赛就是竞技体育市场,供国家队挑选人才,备战国际比赛赛事。四级培养机制,层层衔接。高校这种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不仅只注重广泛的基础人群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兼顾了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充分体现出竞技体育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的观点,也实现了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的完美结合。
[1]马志和,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24(6):57.
[2]刘攀.新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与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
[3]栾开建.关于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6):14.
[4]刘建国,等.发挥高等院校和竞技体育系统的优势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J].体育学刊,2004,11(1):125.
[5]坤示权,等.少体校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体育科技,2009,2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