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的超声表现一例

2014-05-02傅丽玲李喜梅

海南医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阴蒂核分裂颗粒细胞

傅丽玲,王 瑜,李喜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的超声表现一例

傅丽玲,王 瑜,李喜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超声诊断;病理诊断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e cell tumor,JGCT)是性索间质肿瘤组织学分型中较罕见的一种,国内报道较少,尤其是超声表现方面。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JGCT患者的超声表现报道如下:

图2 腹部横切面彩色血流信号图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16岁,2013年6月18日以“发现下腹部包块3周”为主诉入院,平素月经不规则。查体:阴蒂增大增粗如小阴茎,盆腔可扪及一巨大肿物,上界达脐上三横指。超声所见:子宫大小约5.22 cm×3.85 cm× 4.71 cm,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居中,左侧卵巢未探及。右侧卵巢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异常回声。于中下腹部探及一囊实混合性回声区,大小约22.8 cm× 12.1 cm×15.1 cm,边界清楚,其上缘位于剑突下方,内可见多条偏强回声分隔,呈“多房多隔”,分隔厚薄不均(图1),实性部分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图2),囊性部分内透声好。超声诊断:下腹囊实混合性占位,考虑来源于左附件区(卵巢颗粒细胞瘤)可能。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9.0 ng/ml,糖链抗原(CA125) 93.3 U/ml。术中见:盆腹腔内见一巨大囊实性肿物,来源于左侧卵巢,如孕5个月大小,表面光滑、活动。右侧卵巢增大约5 cm×2 cm大小,皮质增厚,可见排卵孔。子宫常大、质中,表面光滑。病理诊断: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图1 腹部斜切面二维灰阶图

2 讨论

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性索间质肿瘤,它与卵巢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e cell tumor,AGCT)合称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e cell tumor,GCT)。GCT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2%,呈低度恶性晚期复发,其中JGCT约占GCT的5%。卵巢JGCT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约97%发生于30岁之前,多发生于单侧,少数可双侧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和雌激素增多引起的相关症状如月经不调、多毛症等,极少数可因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出现女性男性化[1]。JGCT瘤细胞主要分泌雌激素,发生在青春期前可出现假性性早熟、阴蒂增大等;发生于青春期后者,常有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由于雌激素增多,绝经后的患者常可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2-3]。本例患者平素月经紊乱,查体见阴蒂增大增粗,均是雌激素引起的临床相关症状。

JGCT的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其镜下表现为颗粒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结节部分融合,内有大小不等的滤泡,滤泡内含有蛋白质样物质,细胞黄素化明显。细胞学上,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深,核分裂象常明显,核沟与Call-Exner小体罕见,生长方式为弥漫性和巨滤泡型[4]。此外,有研究认为在诊断GCT时,必要时可以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免疫组化中α-inhibin、CD99和Vimentin是诊断GCT比较有意义的抗体,而Ki-67、PTEN对判断卵巢GCT的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4-5]。术前超声检查虽无法确定包块的性质,但能提示它的范围、位置及其有无浸润邻近组织的倾向以协助诊断,同时对疗效判断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本例超声表现为中下腹部的囊实混合性回声区,边界清楚,内可见多条偏强回声分隔,呈“多房多隔”,分隔厚薄不均,实性部分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囊性部分内透声好。通过超声检查,明确为混合性肿块,边界清楚,无向周围组织浸润,囊内透声好,因此考虑卵巢颗粒细胞瘤。超声诊断时应注意结合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与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癌等疾病进行鉴别。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腺癌超声多表现为囊腔内有乳头状或实性块状突起,囊液透声性较差[6]。

手术切除是卵巢JGCT主要的治疗手段,可根据分期及病情联合放化疗。卵巢JGCT的预后较AGCT的预后好,高核分裂相(≥3/10 HPF)、晚期和复发性的JGCT患者预后差,多在术后3年内复发[1,5]。总之,JGCT的预后与其临床分期、核分裂相及有无复发密切相关,术后进行超声随访有利于早期发现复发病灶。

[1]Kumar B,Singh R,Bharathi KV,et al.Virilizing cystic 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ur of the ovary:a case report[J].J Clin Diagn Res, 2014,8(4):FD03-04.

[2]Bhobem D,Parveen S,Hamamy EEI,et al.Adult and torted 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ur[J].NJOG,2011,6(2):62.

[3]Hashemipour M,Moaddab MH,Nazem M,et al.Granulosa cell tumour in a six-year-old girl presented as precocious puberty[J].J Res Med Sci,2010,15(4):240-242.

[4]祝建芳,吴荔香,王成有.卵巢颗粒细胞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2):1060-1063.

[5]廖 欣,冯 敏,王 洪,等.卵巢粒层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4(3):419-423.

[6]郭万学.超声医学(下册)[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1200.

R737.31

D

1003—6350(2014)23—3570—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23.1395

2014-07-21)

傅丽玲。E-mail:529095128@qq.com

猜你喜欢

阴蒂核分裂颗粒细胞
体外诱导猪颗粒细胞黄体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阴蒂,为高潮而生的器官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左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细胞性纤维瘤1例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颗粒细胞TGF-β1TGF-βRⅡ、Smad2/3表达的影响
微囊藻毒素LR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病理性核分裂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阴蒂肥大整复术15例临床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