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治疗60例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4-29张丽
张丽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mg,口服,3次/d,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关键词】丁苯酞;急性期脑梗死;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47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97-0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60例患者均为2011年6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病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在(63±7.2)岁。所有患者从发病到入院均在72h内,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都经颅脑CT/MRI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两组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100mg/d,口服;氯化钠250毫升加小牛血清去蛋白0.8g/d,静脉点滴;氯化钠250毫升加舒血宁注射液20ml/d,静脉点滴。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6g/d,口服,连续治疗14d。
1.3療效评定分别于治疗14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和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基本治愈: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恶化:评分增加18%以上。
1.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用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总体疗效上也有着统计学的差异,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很高,其致死率、致残率也比较高,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发病3-6小时之内溶栓,因各种原因超过溶栓时间窗应尽早药物治疗更重要。丁苯酞的使用给临床用药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丁苯酞软胶囊的活性成分为dl-3-正丁基苯酞[3],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三条途径:重构缺血区微循环,保护线粒体免受损伤,改善能量代谢。有文献表明丁苯酞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AA)代谢,选择性抑制AA及其代谢产物介导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可以解除微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的合成,清除自由基等,从而通过多途径,多环节阻断脑缺血引起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保护神经元,修复神经功能[4]。动物实验显示:丁苯酞可以使脑梗死实验鼠的急性期神经行为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梗死灶面积明显缩小;局部血栓长度及附着面积均明显减少;梗死灶内,灶周血管增生明显增多[5]。我们的资料显示:丁苯酞的总有效率达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在我们治疗的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仅有5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胃肠道症状,耐受性好。丁苯酞在减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缺血损伤,降低病残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有着肯定临床效果,有着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徐皓亮,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9,34(3):172-177.
[4]Chong ZZ,Feng YP.Effects of dl-3-n-butylphthalide on a rachidonic acid release and phospholipase A2 mRNA expression in cerebral cortex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J].Acta Pharm Sin,2000,35(8):561-565.
[5]黄如训,李常新,陈立云,等.丁苯酞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