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新

2014-04-29曹应良

亚太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取士科举制科举考试

曹应良

一、什么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的创立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逐渐增强,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士族地主势力渐趋衰落。随着士族门阀和庶族地主力量对比的变化,魏晋以来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状况。隋唐统治者为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采用科举制给庶族参与政权提供途径。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三、科举制度的发展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开元年问,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科举制的发展与改革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第三,在考试方法上实行“弥封”制度、“锁院”制度、“誊录”制度、“别试”制等制度以防止考官舞弊。第四,扩大录取名额。

明清科举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明朝的科举制与前代不同主要表现是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明朝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科举考试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里出题。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文章机械的分为八个部分,被称做“八股文”。明清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戊戌变法失败后,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

四、对科举制利弊的认识

(一)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制的大趋势。通过科举考试,士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统治权力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相应地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制使于笼络人心,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有助于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者极为重视科举制的原因所在。

2.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科举制的出现,把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科举制通过一定的考试内容、方法来取士,这就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从而迫使人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在客观上起到了刺激学校教育发展的作用。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人们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从而巧妙地将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重新将人们的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统一的科举考试内容必然促使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而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又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3.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科举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考试有一定的内容,分级进行考试,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方法,为确保考试的公正合理而建立的一系列防范措施,比以前任何一种选士制度都更为公正客观,这对以后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1.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完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2.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尽管科举制有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考试也很公正客观,但实际上能否录取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况且命题和评分的标准也不尽一致。评分时,主观随意的因素往往影响着评分的客观性。

3.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著作以及华丽的诗赋,考试的方法迫使人以死记硬背为主。学校教学的安排又是围绕着科举制来进行的,结果便导致了学校教育中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而不求义理,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4.由于科举取士的名额太少,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跃龙门而出人头地,有的士子便不择手段地通关节、走后门,甚至出卖自己的人格、良知。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这种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读书观、学习观,造成人们对读书学习的异常态度。

(责任编校:合欢)

猜你喜欢

取士科举制科举考试
明代科举考试中的二三场
论蒲松龄对八股取士的矛盾态度
古代的考试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从北宋科举制度的变革看洛蜀党争的起因
“科举考试”
“科举”
曹丕、曹植兄弟文学掾属考论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科举制下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及“士商对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