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绚烂谱华章
2014-04-29王安军
王安军
摘要:《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是赵季平先生以自己创作的同名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電视剧音乐为基础和素材,改编创作而成的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描写了清朝末年山西商人乔致庸一生的情感与经商经历,由“序曲、立志、爱情、商路、炼狱、远情”六个乐章组成。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素材植根于我国民族、民间的沃土,采用了传统作曲技法与现代作曲理念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配器上运用了西洋双管编制交响乐队与民族乐器混合编制,同时加入了独唱、齐唱与合唱。该作品创作与演出的成功,不仅为我们如何借鉴和应用民族音乐素材进行交响乐创作带来启发,更对我国的交响乐创作以及影视音乐创作有很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赵季平;乔家大院交响组曲;民族风格;混合编制
通过对《乔家大院》交响组曲配器的详细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赵季平先生在该作品的创作理念、创作技法和创作手法上的一些经验,期望能为我们的民族风格交响音乐创作与配器、影视音乐的创作与配器贡献绵薄之力。
该作品的配器技巧异彩纷呈,用最简洁的配器手法表现最浓郁的民族风格、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在此,我们重点探讨该作品的乐队编制与具有特色的配器方法。
一、乐队编制
该作品的配器采用西洋双管管弦乐队加入中国民族乐器的中西乐器混合乐队编制,同时加入了人声的独唱、齐唱与合唱。
1.西洋管弦乐队与民族乐器混合编制
该作品配器采用的西洋管弦乐队是双管编制的管弦乐队:配器中加入的中国民族乐器主要有:
(1)民族管乐器:竹笛、唢呐。
(2)民族弦乐器:二股弦、二胡。
(3)民族打击乐器:小堂鼓、小钹。
2.中西乐器混合编制乐队中加入人声
在混编乐队中加入的人声演唱形式主要有:
(1)独唱
(2)齐唱
(3)混声合唱
二、配器技巧
1.民族乐器的使用
该作品中的民族乐器的使用主要起色彩性作用,乐队中的民族乐器只有很少的几件,但合理的配器使作品的民族风格非常浓郁。
(1)为音乐“调味儿”
为了突出音乐的民族与地域风格,运用当地特色乐器为作品“调味儿”。如第一乐章“序曲”第40-49小节中,山西特色民族乐器“二股弦”的使用,着实增加了一道浓浓的山西味儿,正如作曲家赵季平所说“二股弦的使用就像吃饺子蘸上山西老陈醋,真舒坦”。当富于特色的民族乐器演奏时,乐队一般是以相对较弱的力度演奏平稳的和声,给民族特色乐器的演奏留出足够的空间。同时,动静结合恰当、穿插避让有度。
【谱例1】——Im40-m49(注:罗马数字I表示所在乐章编号,m与数字表示所在的小节位置)
(2)作为主奏乐器与乐队协奏
民族乐器二胡在第三乐章“爱情”中作为主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奏,用二胡如泣如诉的音色和悠长的气息节奏,贴切地描写了乔致庸甜蜜而又苦涩的爱情。
(3)推动和渲染音乐情感
民族乐器加入到管弦乐队中有助于推动和渲染音乐的情感。全曲的“a”素材,每次出现时配器都有所变化,以推动音乐的情感发展。如:在第四乐章“商路”第28-35小节中的“a”素材,只有竹笛与管弦乐队的合奏,音乐的情绪相对平静。在第四乐章第36-44小节中的“a”素材,又加入了唢呐的演奏,竹笛、唢呐双重民族音色与管弦乐队的配合,使我们感受到了豪迈、悲壮情感畅快淋漓地抒发,出色地推动和渲染了音乐的情感发展。其他素材也是采用多姿多彩的配器方法,可谓集中凝练、和而不同。不同素材与配器法详见下表:
2.人声的运用
在交响乐队中加人人声,为音乐增添了许多灵性。歌词的演唱有助于音乐情感的直接表达,衬词的演唱用无语义的语言把音乐的情感带到更深的层次。
(1)独唱
独唱部分的配器很有特色,大段的乐队全体休止只剩下人声的清唱。无乐队伴奏的清唱使演唱者能更自由地浅吟低唱、吐字行腔,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情感,仿佛中国画中的“留白”技法起到了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谱例2】——Im20-m27
(2)齐唱
衬词“咚呛哩个隆咚呛”用齐唱的方式表现出来,更显出情感的质朴与豪迈。全曲中模仿民族打击乐的衬词齐唱“咚呛哩个隆咚呛”共出现了4次,每次的配器、力度、情绪都有所变化,在全曲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乔致庸一生的不平凡的经历表现得淋漓尽致。
【谱例3】——Im28-m31
(3)合唱
合唱的加入丰富了音乐的变现力,推动了音乐高潮的发展。在第六乐章“远情”第52-59小节,混声四部合唱的加入与独唱一起把全曲的音乐推向最高潮。同时,在第六乐章“远情”尾声部分第74-84小节,混声四部合唱演唱的衬词“啊”使音乐具有了颂歌的特点,很好地回顾、收拢、总结了全曲的情感发展。在全曲的情感升华到了更高的高度后结束全曲。
赵季平先生的音乐创作素材植根于我国民族、民间的沃土,采用传统作曲技法与现代作曲理念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创作出倍受广大人民喜爱的音乐作品。
中西乐器混合编制的交响乐队,再加上由人声模仿民族打击乐的衬词“咚呛哩个隆咚呛”的反复演唱等,都是表现民族风格的最好手段。
运用乐队的全休止,只留下独唱声部浅吟低唱的配器方法,正如我国国画中的“留白”技巧,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人声的加入使交响音乐作品充满了灵气,同时歌词的演唱更有助于对交响乐作品的内容阐释。
该作品中,民族乐器不是“扎堆儿”式的使用,而是及其“节省”的使用。少数的几件民族乐器,经过赵先生巧妙地编配,使民族风格得以彰显。民族乐器在这首作品中起到了突出民族风格、“调味儿”与画龙点睛的作用。
该作品的诸多民族风格的巧妙表现手法,为我国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与配器,和影视音乐的创作与配器,在民族性的表现上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