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地方自主命题电表读数标准亟待统一

2014-04-29陈哲华

中学理科园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二分法

陈哲华

摘 要:高中电表的读数,属于基本仪器的使用,也是高考的热点。对于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很多教学参考书,都是按照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按十分之一估读; 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 对应的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对于欧姆表测电阻被看作是粗测值,在我省高考中不做估读要求。但是全国各地试卷电表读数答案标准经常出现不一致,国标卷与地方卷有时也不一致,所以给我们教学带来极大的困惑。由于高考多实行地方自主命题,电表读数标准亟待统一。

关键词:电表读数;“二分法”;“五分法”;“十分之一”估读

一、高中电表读数的通常教学方法

(1)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各地高考试卷标准答案一致没有出现争议。

(2)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即所谓二分法或五分法。其中二分法估读在全国各地试卷及高考模拟题中争议不断。

五分法规则读数结果与高考国卷标准答案是一致的,但是二分法规则读数结果与高考国标答案不一致。对于二分法采取指针过半取整,没有过半格舍去不到半格的部分。这一点我们平时教学中也觉得难以接受但也找不到大纲依据只好默认了。现在问题是高考地方自主命题,电表读数标准至今没有规范统一,给我们高中物理教学特别是高考复习带来极大的困惑。

二、省考卷与国标卷电表读数规则不一致,市质检与省考卷也不一致

如2012年福建省(自主命题)高考物理卷电表读数与国标卷读数规则出现冲突,同年福州市高二物理质检试题电表读数规则与省高考卷读数规则也冲突了,类似问题全国各地纷争不断。

【答案】9.4V

解析 该答案显然是按照二分法估读的结果。最小分度值为0.2V,误差出现在十分位上应读9.4V。但这样的答案与国标卷读数规则有冲突。

再看:2012-2013学年福州市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末质检试题。

11.(2)如果是用直流10mA挡测量电流,如图2所示。则此时表盘读数为 mA。

该题网上阅卷刚好是分配到我校物理组改,按二分法估读答案应该是5.2mA。可是市质检给出的答案是:5.20mA(5.18mA或5.22mA)均对,显然答案不是按二分法估读的。学生的答案也有两种5.2mA和5.20mA,怎么给分?我们几个老师有争议。最后我提议按照市质检答案5.20mA给2分,5.2mA给1分。理由是:这种公开的争议问题,题目中最好应给出有效数字加以规范避免争议。

三、高考国卷电表读数例证

就此问题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并且比对各方说法,我认为如果按照以下读数规则考查高中学生电表读数能力,学生易于接受理解也不增加负担。即:

(1)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最小刻度为0.1V,采用“十分法”估读,估到0.1V/10=0.01V,读作:3.5 V +(8~9)×0.01 V=3.58~3.59 V。这个估读没有争议。

(2)若用10 mA档测量电流,每小格为0.2mA,属于最小分度“2”的类型,采用“十分法”估读,估到0.2 mA /10=0.02 mA,读数结果为7mA+(8~9)×0.02mA=7.16~7.18mA。与标准答案一致。如果按二分法估读,就只能估到0.2/2=0.1 mA,结果就是7.2 mA,与标准答案不符。

总之,按照"五分法"或"十分法"的电表读数规则,可以解释国标卷的标准答案,这种读数规则跟我省的高考要求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之处。如果考虑到高中物理学习难度较大,为不增加学生负担。对电流表或电压表读数,只要采用"十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估读法即可,而不必采取二分法估读;对于欧姆表测电阻读数仍然采取不估读。这样我们一线教师就不浪费精力了,也没必要做无谓的争执。正如人教版编写专家黄恕伯老先生所说,"没必要让老师、学生花很多时间精力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因为电子式电表已经开始代替指针式电表,而电子式电表是不需要估读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尽快规范统一,这样的纠结也许还会延续下去。我们希望能尽早看到,高中物理电表读数的规范与落实,那么我省高考就不必回避这个问题了。

猜你喜欢

二分法
二分法解非线性方程的算法设计和Matlab程序
用“二分法”看七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的审题
二分法求解无视觉白烟临界扩散点
基于二进制/二分法的ETC状态名单查找算法
“二分法”求解加速度的分析策略
“二分法”求解加速度的分析策略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思考——以“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为例
估算的妙招——“二分法”
“二等分点”还是“三等分点”
“二分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