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2014-04-29倪维莉
倪维莉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分娩的产妇89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检查、护理以及观察指导,观察组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分析给予相应的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以及产后抑郁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对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得以了解,在助产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以及产妇产后抑郁心理状态,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
【关键词】助产过程;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产科住院待产的890例足月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妇的年龄在23-31岁,孕周38-41周,此组产妇经相关临床检查结果均为头位正常、单胎、无妊娠合并症及其他高危妊娠因素,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心理分析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护理干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以及身体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实施原有的常规分娩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助产过程中实施心理分析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分析①知识缺乏:由于产妇对于分娩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造成情绪很大波动,主要原因是对分娩过程的不了解,对分娩压力极大甚至失去信心,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②第一产程的心理分析:产妇对妊娠及分娩的知识缺乏,对产生的宫缩疼痛产生恐惧、焦虑心理,尤其是阵发性加剧疼痛时,产妇会过分恐惧与紧张,严重的影响休息,导致疲惫,这样会严重影响宫缩及第二产程的分娩。③在第二产程的心理分析:在第二产程,疼痛剧烈,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生理障碍,对宫缩及屏气用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大大的增加分娩的难度,使产程延长,难产和出血的发生率增加[2]。部分产妇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家庭和社会,无形中加重了产妇精神负担,使过度兴奋、精力高度集中而严重影响到睡眠休息。
1.2.2护理干预根据产妇分娩时期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要掌握因人施护。①第一产程:(a)尊重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产妇的生活习惯、心理特点,性格爱好进行了解,通过交谈得知产妇对妊娠、分娩常识的了解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做好针对性地护理措施。对于妊娠、分娩等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及时解答产妇提出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b)正确指引,减轻心理压力:时产妇了解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现象,而产生的子宫收缩或扩张引起的疼痛属于生理症状,不要对此产生负担,告知产妇心理的高度紧张反而会加剧宫缩引起的疼痛。②第二产程:正常情况下,第二产程时间会比第一产程明显缩短,由于剧烈疼痛产妇的紧张和恐惧情绪会随之加剧,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在产妇出汗时予以擦汗,并给与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进行握手、身体抚摸等接触,对于产程的进度给予解释,增加产妇的安全感[3]。但第二产程中产妇的急躁和恐惧的心理情绪会比第一产程明显增强,所以,分娩时,助产的医护人员要一直陪在产妇的床前,不断安慰产妇,鼓励其积极用力,并帮助其建立顺利分娩的信心,达到缓解产妇负面情绪的目的。
1.3数据处理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
2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剖宫产发生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由于对照组和观察组讨论的结果明显的说明助产过程中实施心理分析护理措施在产科是值得持续发展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可以减轻和降低产妇的减轻疼痛以及心理反应,而且降低产后出血例数。为产妇提供有效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并且给予体力上、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帮助、使用安慰的安慰语言,正确的指导分娩的方式,最终使产妇减轻或消除了緊张以及恐惧的心理并降低了产妇的疼痛阈伐值,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得到相对的稳定,对于分娩完全增强了自信心和忍耐力,对疼痛的耐受性明显增高,能够准确的利用宫缩间歇时间进行休息,保持和恢复体力,促进宫缩持续,最终使第二产程顺利进展,宫缩的良好使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传统的分娩助产模式仅从生物学角度对产妇进行简单的医疗处理,忽视了产妇具有整体性的人性化分娩的特点[3]。产妇在分娩的过程需要全身心的护理过程,需要家人以及医护人员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伴着产程的进展程度,不断的鼓励和安慰产妇,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树立分娩的信心,缓解宫缩的疼痛,与产妇进行交谈,分散其注意力,鼓励随时告知产程的进展情况,让产程充满无焦虑,使产妇轻松顺利的分娩。
参考文献
[1]张泽兰.产妇分娩期疼痛的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18):102.
[2]曹滨霞.探讨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3(9):31.
[3]吴琼花.产妇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9(10):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