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04-29田更孙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年15期
关键词:网络课堂多元智能构建

田更 孙杰

[摘 要] 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有力结合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课堂教学设计的最大需求在于教与学过程的评价。本文在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软件类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基于网络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并给出了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方案。

[关键词] 网络课堂;多元智能;自主学习;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43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5- 0120- 04

1 网络课堂定位与基于网络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总体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有力结合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课堂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克服了时空、身份和覆盖面的限制,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

1.1 网络课堂定位(以软件类课程为例)

目前我国IT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历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在校园里很难获得实际的项目操作经验”,还在于“一成不变的传统课程同日新月异的IT新技术课程之间的矛盾”。限于学制、学时与学科基础教育的需要,软件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还是应选择“师生面对面教与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新技术课程教学可安排在大三大四学期,以网络课堂的形式面向学生,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的指导及学习者之间交流为辅助。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结合,将在不改变现有学制的前提下,形成与软件行业发展同步的“核心课程与新技术课程相结合、基础技能培养与拓展技能培养相结合、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的“三结合”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

1.2 基于网络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总体设计

网络课堂的首要目标是学习者学有所得,其关键点在于如何解决个性化学习管理以及自主学习评价等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当前火遍全球的MOOC还是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等各种网络课堂,其授课模式及评价模式等都还远未成熟。为实现对网络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估以及准确掌握学生个体对知识技能的接受程度,基于网络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应在传统的“作业评判型”考评模式基础上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手段,即应加强过程控制,也就是通过有效的多样化的过程评价手段达成教学目标。这样,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知识拓展能力等诸多因素,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指导与评价,形成一种更科学、更严谨的基于网络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

网络课堂偏重于互动和问题解决,而不是知识的传授。网络课堂的学习具有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特点,因此,其评价方式也应具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征,可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基于网络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①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院校指导教师评价、行业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②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基础知识点、拓展知识点、实践能力以及协作能力)。③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日常作业与测试、研究报告、项目开发文档以及软件项目制作等)。④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软件自动评价与人工评价)。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非常强调评价的作用,提出“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待研究性学习,而应以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依照多元智能理论,网络课程学习总体评价可包括:①日常作业评价(占总分比重30%)。日常作业评价涵盖了每一堂课,其中主观题评价和客观题评价各占一半。主观题评价主体由院校指导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构成;客观题评价由测试软件自动给出。②研究报告评价(占总分比重20%)。研究报告用于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综合性与拓展性。研究报告评价主体由院校指导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构成。③项目开发文档评价(占总分比重20%)。项目开发文档撰写是规范的企业化软件项目开发的重要环节,以此作为实践项目过程控制与保障进度、质量的重要手段。项目开发文档评价主体为行业指导教师评价。④软件项目制作评价(占总分比重30%)。软件项目制作可在课程学习的某一阶段或课程结束后进行,以案例成果的形式提交并予以展示,可体现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软件项目制作评价主体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院校指导教师评价、行业指导教师评价构成。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总体设计如图2所示。

已有研究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网络课堂研究性自主学习的几种评价方式:①个体的智能特征。②对事物、技能和概念的把握。③交流、合作与专题实践项目作业。以下将按此分类,详细阐述基于网络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2 基于网络课堂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详细设计

2.1 基于个体智能特征的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网络课程可按单元形式划分,确保知识点的相对完整性。在每一个单元里,有教学视频、教学讲义、拓展学习资料链接,附带“自动问答系统”,并提供用于作业展示、讨论与评价的课程论坛以及在线客观题测试区。教学视频制作短小化以使学生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一般以30分钟为宜。每个单元都有课后作业,包括主观问答题和客观选择题。由于网络课堂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及持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网络课堂的教学与评价如何兼顾到所有学生”成为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解决这一难题,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主观题评价。主观问答题作业涵盖基础知识点和拓展知识点,学生提交作业时需注明各个问题的解决途径(如参考资料、课程论坛讨论等),并以软件手段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在课程论坛对他人的作业进行评价以加强学习过程的交互并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主观题评分环节应添加激励机制(如对积极参与课程社区讨论并帮助他人正确解决问题的予以奖励加分、对基础知识理解深刻并能通过参考资料解决拓展问题的学生予以奖励加分等)。课程论坛添加课程疑难问题投票功能,各单元投票数排名靠前的疑难问题由指导教师予以集中解答,并将热点问题纳入系统附带的“自动问答系统”数据库,实现“教学过程亦是课程建设过程”。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以提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维。若主观题为编程题,也可外挂“雷同度检测软件”予以监控。在课程论坛添加主观题群体评分功能,依托群体智慧实现学生互评。主观题评价过程中收集的学习者信息汇集到学习过程监控数据库中,便于网络课堂建设者及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各种教学要素,实施“基于个体智能特征”的个性化教学。主观题评价分数(100%)=院校指导教师评价分数(50%)+论坛群体评分(50%)。

(2)客观题评价。各授课单元应配有客观题测试区,学生完成测试点击提交,可立刻显示成绩并提示正确答案以实现即时反馈,即时反馈可帮助网络课堂的学生巩固记忆并保持注意力。各授课单元作业评分(100%)=主观题评价分数(50%)+客观题评价分数(50%)。课程学习结束后,日常作业评分为各授课单元作业评分的均值。

2.2 基于对事物、技能和概念把握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软件类课程设计作为综合性、研究性教学环节,是以问题解决及知识拓展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训练其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前期所学知识,自己创设一个专题,学生也可以挑选其希望包含在一个专题中的事实、技能和概念。专题设计内容源自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可在课程学习的某个阶段或结束后进行,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拓展能力。研究报告(论文)是课程设计的提交形式,用以评估学生解决问题或创新研究的综合能力。研究报告应突出本阶段知识重点,在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拓展创新。鼓励学生自主命题,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资料并在课程论坛参与讨论。研究报告评分(100%)=院校指导教师评分(60%)+论坛群体评分(40%)。

2.3 基于交流、合作与专题实践项目作业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基于交流、合作与专题实践项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可分为3个阶段:课题准备阶段的评价、团队协作以及实施过程的评价、实践项目成果评价。表1给出了各阶段评价的主体、方法和内容。

2.3.1 课题准备阶段的评价

网络课堂建立专门的软件项目开发论坛,指导教师可通过在线视频以实时研讨的形式确定软件项目开发命题,课题应采用较为真实的企业案例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同时,可在软件项目开发论坛提供阅读建议,发布项目开发规范等。

学生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进行专题实践项目开发。学生自主选择合作者以建立开发小组,一般每组3~5名同学,协商推选或由教师指定小组负责人。组长是小组的核心,负责领导本组成员完成项目开发。通过分组协作,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合作奠定基础。

项目组成立的首要任务是编写“软件项目计划书”,计划书将详细描述开发进度安排、资源需求、项目管理等各项内容并配有具体的实施手册,这些手册是提供给项目小组相关成员使用的。在课题准备阶段,网络课堂各开发小组需将“软件项目计划书”及其实施手册上传提交,由企业指导教师评定分数作为课题准备阶段的评价。“软件项目计划书”及其实施手册评价分数占整个项目评分20%的比重。

2.3.2 团队协作实施过程的评价

建立良好的文档管理机制,包括项目开发进度文档、个人进度文档、版本控制文档、整体技术文档、个人技术文档、测试文档及源代码管理等。依靠文档管理的过程来保证实时监控项目的进度,确保指导教师及项目组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见度与进展度。一旦出现人员的变动,比如某个组员因病退出,替补的组员能够根据完整的文档尽早接手工作。在项目开发期间,开发小组应保证每天提交相关文档,企业指导教师以此为据,进行文档评价,文档评价分数占整个项目评分20%的比重。

加强项目组的内外技术交流,比如定期开技术交流会,以使组内成员或不同小组能够相互熟悉彼此的工作和进度,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替代组内成员工作或根据他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3]。技术交流会内容可以简报形式提交,其评价方式归于文档评价。

2.3.3 实践项目成果评价

实践项目成果评价可采用小组自评、互评以及指导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项目成果评价分数(100%)=小组自评分数(20%)+小组互评分数(20%)+指导教师评分(60%)。案例成果可在软件项目开发论坛公开展示,案例成果观摩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项目成果评价分数占整个项目评分60%的比重。

小组自评的方法是:每个小组内部按照贡献大小分为两档来确定每个人的成绩,第一档为小组自评分数的100%,第二档为小组自评分数的80%。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得小组内部产生一种竞争机制。

小组互评的方法是:在软件项目开发论坛,采用小组汇报形式,由项目组长介绍本组分工任务完成情况、与其他项目小组任务的衔接情况及创新亮点等,其他项目组长作为评委一起为汇报项目组打分。

指导教师评分的方法是:指导教师根据相应的评估标准,对各项目组的成果进行整体点评并提问,以“答辩形式”和“作品评价方式”进行考核,通过答辩过程中各组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能较为准确与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知识拓展能力,从而进行合理评分,并在教学网站发布测评成绩。

最终,基于交流、合作与专题实践项目作业的学生自主学习评价分(100%)=项目计划书及实施手册评价分(20%)+文档评价分(20%)+项目成果评价分(60%)。

3 结 语

网络课堂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提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节奏、进度和方式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提出教学评价是网络课堂教学的最大需求。对于网络课堂来说,新技术课程的实施要以准确了解学习者智能的状态为先决条件。只有精心策划的教学评价过程,才能引导学生根据充分的教学信息进行自主学习,才有可能在发生问题时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及解决方案。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多元的、个性化的网络课堂自主学习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的研究意义,可真正实现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

猜你喜欢

网络课堂多元智能构建
再续华教使命,网络课堂传佳音
疫情背景下 网络课堂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浅谈实时网络课堂的应用价值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