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4-04-29屈宏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评价模型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屈宏强

摘 要:在教育公平理论指导下以教育评价指标系统模式为框架,构建以教育公平为理论核心的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模型,运用特尔菲法经过3轮专家问卷调查,建立由学校体育资源、学校体育过程、学校体育结果与学校体育环境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专家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最终确定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 G 804 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4-0334-04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Guided by the theory in educational equity and framed under the education index system model,the present thesis set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with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educational equity.Using the Delphi method and after questionnaires with three experts,4 Level 1 (resources,process,results and environment of school sports),10 Level 2 and 28 Level 3 indicator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form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After the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findings in the expert questionnaires,the proportion of the indicators has finally been determined i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Keywords:school sports;balanced development;evaluation index system;evaluation model

不断促进教育公平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与保障,符合我国社会全局利益。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我国政府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措施与目标。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项内容,也应该以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教育公平与学校体育均衡发展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怎样才能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体育工作的均衡程度?本文力图在教育公平的理论框架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估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水平,从而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与启发。

1 从教育公平到学校体育均衡发展

1.1 教育公平思想的由来与发展

我国教育思想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教育观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自由教育”观念进行了论述,2位先哲的教育思想都包含了“教育公平化”的主张与倡议,因为公平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所追求的价值形态,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开始从“人权”的角度来审视教育公平问题,一些西方国家进而把教育公平问题提升到了法律层面,每个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开始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被写入法律,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依据与法律保障。

20世纪后,西方的教育不公平又出现了新的表现:享有平等教育权利的人们无法在现实中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1];因此,联合国大会在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当中进一步明确了“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同时将“教育机会均等”表述为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

20世纪50年代之后,西方学者开始对教育公平在推行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展开了研究,以期了解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情况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具影响力的一项研究成果是美国社会学教授科尔曼于1966年完成的《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报告(简称为“科尔曼报告)。该报告根据新的社会形势进一步细化了教育公平的具体内容,它们分别是:学生应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能力相当的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应达到平等;不同背景学生学业成就上的平等;学生种族平等;教育环境的平等[2],“科尔曼报告”给学界带来了新的启示,即教育公平不能单一理解为教育机会的均等,应该同时涉及到教育过程当中的资源分配、所取得教育结果及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均等。

在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吸收和借鉴的同时,国内学者也提出了关于教育公平观点和内容,如季红指出教育公平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确保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人们应享受到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三是人与人之间的成功机会和教育结果应该是相互均等的[3];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这3方面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前提的。

1.2 教育公平指标系统模型

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教育系统评价模式主要有“输入—输出”模式,“输入—过程—输出”模式,“背景—输入—过程—输出”模式,“背景—输入—输出”模式,“输入—过程—输入—结果”模式,“背景—输入—过程—输出—结果”这6种模式[4]。

在国际组织中,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早期主要采用“输入—过程—输出”的模式来描述教育现象;然而该模式的系统性较低,没有将教育活动放置到社会环境当中来考察,因而逐渐被后来的“背景—输入—过程—输出”模式所取代。正如美国学者约翰斯通所提出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教育系统自身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5]

1.3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我国学者朱家存对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表述如下:教育均衡,是教育事业的一种发展目标,也是一种理想状态的描述。它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对待教育者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法规政策与制度;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平衡,最终的落实应该体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6]。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教育均衡与学校体育均衡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特殊的逻辑关系,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教育均衡的理论内涵就是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大理论框架,对于学校体育均衡的理论解读具有指导意义。据此,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在校际层面上可以解读为不同学校在体育资源分配、体育教育过程及结果上所达到的相对平衡。

2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的理论模型

学校体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其基本属性是教育性,因此“背景—输入—过程—输出”的教育系统模型也可以作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的框架,从而确立学校体育资源(投入)、过程、结果和社会环境4个一级指标;将每个一级指标通过系统分析、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一步分解,最终形成整个指标体系。

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2.2.1 评价指标的选定原则与方法

首先,围绕“投入、过程、结果及背景”4个部分进行专家访谈工作,请专家对每个部分所包含的指标进行筛选与补充,从而大致确定评价指标的框架结构与总体范围。

接着运用特尔菲法进行了专家问卷调查,专家组由包括国内教育研究领域和学校体育研究方向的教授、学者及部分省、市教育局相关部门领导、调研员、普通中学校长、体育组组长与体育教师在内的20多人构成。问卷调查总共进行了3轮,每轮选取专家15人,兼顾不同类专家的构成比例,问卷有效率为100%。

在第1轮专家调查之后,参照调查结果对指标进行了调整,包括个别指标的筛选、合并与修正;继续进行第2轮专家调查,并对第2轮专家调查结果进行了数理统计,经过量化分析确定了指标。依据是:1)指标的变异系数小于0.25;2)专家的评价结果通过一致性检验,即P<0.01或P<0.05;3)该项指标的平均得分在3.5分以上(即达到总分的70%)[7]。

2.2.2 调查问卷主要参数分析

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是指各个指标的标准差与其平均值的比值,变异系数值越小,表明专家对于该项指标评价意见的离散程度越小,即意见越集中。一般认为,如果变异系数大于或等于0.25,则该指标的专家协调程度还不够[8]。

和谐系数,和谐系数反映的是专家组中各位专家对于每项指标给出意见的协调程度,通常用W表示。本文一致性检验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公式W=12S/{K2(N3-N)}:K为专家人数;W为和谐系数;N为评价指标个数;S为离差平方和:(S=∑Ri2-(∑Ri)2/n),其中n代表各项子指标。

2.2.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运用EXCEL和SPSS13.0统计软件对第2轮专家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以一、二级指标的统计结果为例,见表1和表2。本文建立的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中的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25,其中2项一级指标和3项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零,说明专家对这些指标意见的一致性程度较高。

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见表3)。

2.3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评定

2.3.1 权重的定义

在用若干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时,从不同的评价角度出发,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这种重要性的大小即为权重(或称为权重系数)。权重是以某种数量形式对比、反映被评价对象总体中各个评价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值[9]。

2.3.2 确定权重的方法

目前,学界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2类。主观赋权法是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相对于综合评价的重要性,即指标自身的价值大小来确定权重的方法。

客观赋权法是完全排除人为因素的一种方法,它的决定因素是指标的统计性质,根据指标数值变异程度所提供的信息来计算权重。常见的如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法、熵值法等。客观赋权法的计算结果来自于评价矩阵的原始数据,不带有任何主观性,因此,所得系数具有绝对客观性[10]。

2.3.3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评定

计算权重的操作步骤如下。

1)对专家组进行调查,每轮选取15人。

2)第2轮调查请专家就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分,然后将每个指标得分的平均值反馈给专家进行第3轮调查;请专家参考每项指标上轮得分的平均数,对每层内的各项指标按照重要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匿名记录各位专家的排序结果并计算各项指标权重,计算办法为将第2轮问卷结果做均值处理,并按公式W=∑a·nN∑a(a为排序等级分值;n为选择某等级的人数;N为专家总人数)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值。

3)计算结果表明,最后2轮专家问卷的调查结果通过了肯德尔和谐系数的一致性检验;各级指标的W值均大于0.8,经卡方检验,W值具有显著意义,说明专家对整个指标体系的评价意见已趋于一致。

2.4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研究以教育均衡发展为理论内涵,以教育系统模型为框架,在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特尔菲法,经过3轮专家调查,最终建立了一个由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28项三级指标所构成的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对专家调查结果进行加权统计后,最终确定了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各项指标的权重(见表3)。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能够反映不同学校在所处社会环境、占有体育资源、教育过程,以及所达到教育结果等方面均衡度的指标群所构成。

3 指标概念释义与信息获取方法

3.1 指标操作性定义

首先,本文的指标概念释义并没有覆盖全部指标,而是针对个别在评价实施过程当中可能出现不同含义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指标,即对这些指标的操作性定义进行概念界定,这些概念根据评价的侧重点和实际情况的不同可能出现变化,因此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学校体育经费:即年度生均体育经费。其操作性定义是学校当年体育经费总额与该校学生人数之比。

场地与器材:一是该学校体育设施对于《中学体育器材与设施配备目录》国家标准的实现程度;二是该校体育设施对体育工作开展的满足情况。

体育师资:体育类生师比,即学校学生总人数与在编专职体育教师人数的比值。

体育教师学历达标率:指每所学校中达到学历要求的体育教师人数与体育教师总人数之比。

体育课开课率:指的是学校实际开设的体育课时数与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总时数的百分比。

体育教学设计的实施情况:此项指标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文件的规范、齐备及其完成情况的记录来进行反映。

3.2 指标信息的获取

本指标体系当中的三级指标即为调查指标,这些指标从属性上分为2类:一类是量化指标,另一类是非量化指标,即质性指标。对于量化指标的获取,例如,学校生均体育经费、生均体育场地面积、学生体育测试达标率等,主要通过对校长、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得具体的数据信息。而对于如体育场地器材满足度、学生体育兴趣爱好、体育教学实施情况等涉及主观感受或无法直接量化的指标信息,除了问卷调查之外,还需要通过访谈及实地观察等方法来获取。

4 结论

1) 教育均衡化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要措施,学校体育均衡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 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均衡发展在校际层面上可以定义为不同学校在体育资源分配、体育教育过程及结果上所达到的相对平衡。

3) 教育系统模型可以作为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的理论框架。

4) 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由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28项三级指标所构成,具有全面性、动态性、系统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30-332.

[2]莫琳.教育社会学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9.

[3]季红.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科教文汇,2008(12):282-283.

[4]孙志麟.教育指标的概念模式[J].教育政策论坛,1989(1):23.

[5]James N.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M].Paris:UNESCO,1981:26.

[6]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

[7]余道明.体育现代化理论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以首都体育现代化研究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8]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9]赵书祥.我国体育领域中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及实证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10]李岱松,李学伟.中国企业孵化器运营模式[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14.

猜你喜欢

评价模型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学业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系统的分析与构建
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