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运会举办地相邻届次参赛投入与成绩比较

2014-04-29李国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全运会比较研究

李国强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全运会举办地相邻届次参赛投入和参赛成绩的差异性及关联性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全运会举办地的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在不同届次的规律特征。从总体上看,举办中届参赛项目和获得的奖牌数量与举办后届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参赛投入和参赛成绩在不同届次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举办中届显著高于举办前届和举办后届。全运会举办地在不同届次上有相应的战略部署,使得参赛投入与成绩关联效益有所不同,表现为:举办后届>举办前届>举办中届。

关键词: 全运会;相邻届次;投入与成绩;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812.20 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4-0366-05 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this thesis set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of host cities in adjacent National Games of China,so as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the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of host cities in adjacent National Games.Generally speaking,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umber of medals obtained between the ongoing and the following games.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fferent games of the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where the ongoing gam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revious and following games.The host cities hav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the different times of National Games which result in the diffe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of adjacent National Games.

Keywords:National Games of China;adjacent games;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comparative study

全运会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不仅成为各省市区展示体育竞技实力的舞台,也在促进群众体育、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省市区对全运会参赛的投入越来越大,如何有效统筹和使用这些投入,争取更多的参赛成绩,是制订区域体育发展战略和奥运战略的重要依据。针对全运会举办地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前体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孔庆鹏[1]研究认为,大型体育赛事的参赛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对系统构成及相关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池建等[2]对我国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参赛目标以及参赛策略进行了探讨;钟秉枢等[3]对历届奥运会举办国参赛项目投入与取得的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杨锋等[4]对各国参加奥运会参赛投入和产出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李杰[5]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成本与效益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反映参赛投入与成绩的具体指标是分析2种关联效应的前提条件,对该问题也有学者进行了一定研究。例如,如熊焰[6]研究指出:竞技参赛学的研究对象是运动员、教练员及其团队;杨斌等[7]从参赛项目角度入手,分析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布局特征;田麦久[8]研究指出:体育竞赛活动的参赛者则是以运动员(队)、教练员为中心,包括管理人员、科医人员在内的参赛团队。本文从参与竞赛的角度,将参赛投入分为参赛项目和参赛人员投入2项指标,将参赛成绩分为竞赛名次、奖牌数量和奖牌项目数量3项指标。从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从参与竞赛的角度对大型体育竞赛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文对近4届全运会举办地参赛投入和参赛成绩的各项指标进行关联效应研究,以便为全运会举办地的“全运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近4届全运会举办地(广东、江苏、山东、辽宁)的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的各项指标为研究对象,探讨全运会举办地在举办前届、举办中届和举办后届的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之间的关联效应,将举办中届的前1届和后1届称为相邻届次。

1.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大型体育赛事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运用差异性检验法,探讨全运会举办地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在不同届次上的差异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全运会举办地在举办前届、举办中届和举办后届的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各项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能够得出全运会举办地不同届次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的效应指数及影响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的关键因素。

2 研究指标的确定

参赛投入包括参赛项目和参赛人员投入,其中参赛项目投入包括参赛大项数、分项数、小项。由于每届全运会所设项目数不同,为了消除这些偏差对研究造成的影响,将这3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即Xa1大项参赛比(参加大项数/所设大项数,下同)、Xa2分项参赛比、Xa3小项参赛比。参赛人员投入包括Xa4运动员参赛比、Xa5教练员参赛比、Xa6服务人员参赛比。参赛成绩包括竞赛名次、奖牌数量和奖牌项目数量。其中:竞赛名次包括Ya1金牌名次比、Ya2奖牌名次比、Ya3得分名次比,由于名次属于低优指标,为了便于直观显示变化趋势特征,运用赋值法将竞赛名次转化为高优指标。奖牌数量包括Ya4金牌数量比、Ya5银牌数量比、Ya6为铜牌数量比;奖牌项目数量包括Ya7金牌项目数量比、Ya8银牌项目数量比、Ya9铜牌项目数量比。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全运会举办地不同届次参赛投入与成绩差异性分析

3.1.1 参赛投入差异性

1)参赛项目投入的差异性。参赛项目投入统计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不同届次投入的大项参赛比、分项参赛比和小项参赛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为了检验参赛项目投入在不同举办届次的差异性,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赛项目投入上,举办前届与举办中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000,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举办中届与举办后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066,说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表1数据可以得出,在参赛项目投入上,举办中届显著高于举办前届,举办中届与举办后届不具有差异性。

2)参赛人员投入的差异性。参赛人员投入统计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不同届次投入的运动员参赛比、教练员参赛比和服务人员参赛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为了检验参赛人员投入在不同届次的差异性,运用方差分析法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赛项目投入上,举办前届与举办中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000,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举办中届与举办后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021,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表2数据可以得出,在参赛人员投入上,举办中届显著高于举办前届和举办后届。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全运会举办地在参赛投入方面,除了参赛项目投入在举办中届与举办后届不具有差异性外,其余各项均为:举办中届显著高于举办前届和举办后届。自从2001年取消了由北京、上海和广东3地轮流举办全运会的限制后,各省市需要通过申办竞争的方式才能最终获得全运会的承办权[9]。全国各省市区都将参加全运会作为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省市区都会在政策上和资金上进行大量的投入[10]。全运会举办地在举办前届到举办中届还有4年的准备时间,在这期间举办地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进行运动项目结构调整及优秀运动员培养、交流工作,以保证在举办中届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

同时,研究还发现,在举办后届与举办中届相比,参赛人员投入虽然减少了,而参赛项目投入却没用减少。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在举办地举办后届的重视程度大幅下降,金牌任务减小,另一方面可能是近些年出现的“运动员交流”现象所带来的正效应。一些省市区通过引进优秀的运动员,提高该项目的竞技水平,并带动了该项目的发展。

3.1.2 参赛成绩差异性

1)竞赛名次差异性。竞赛名次统计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不同届次取得的金牌名次比、奖牌名次比和得分名次比表现为:举办中届的名次得分高于其他2届,而其他2届的名次得分差异不大。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举办前届与举办中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000,说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举办中届与举办后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021,说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合表3数据可以得出,在竞赛名次上,举办中届显著高于举办前届和举办后届。

2)奖牌数量差异性。奖牌数量统计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不同届次取得的金牌数量比、奖牌数量比和铜牌数量比差异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举办前届与举办中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000,说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举办前届与举办后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110,说明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表4数据可以得出,在奖牌数量上,举办中届显著高于举办前届,而举办中届与举办后届基本持平。

3)奖牌项目数量差异性。奖牌项目数量统计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不同届次取得的金牌项目数量比、奖牌数量比和铜牌数量比有一定的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举办前届与举办中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000,说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举办前届与举办后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P=0.049,说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表4数据可以得出,在奖牌项目数量上,举办中届显著高于举办前届和举办后届。

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竞赛名次、奖牌数量和奖牌项目数量在不同届次上出现了一定差异性,除了奖牌数量上举办中届与举办后届基本持平外,其余参赛成绩均表现为:举办中届显著高于举办前届和举办后届。全运会举办地在举办中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目的就是提高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争取在主场取得优异的成绩。研究认为,运动员所持有的竞技状态不会因为失去主场身份而迅速失去,而会延续到下一届全运会上,表现为举办地在举办后届不会出现整体竞赛成绩大幅度下滑现象[11];因此,取得的奖牌数量在举办中届与举办后届基本持平。

3.2 全运会举办地不同届次参赛投入与成绩关联性分析

3.2.1 参赛投入与成绩关联性计算过程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全运会举办地不同届次参赛投入与成绩关联性进行计算与分析。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来探索因素间主次和优劣关系,进而探讨子系统之间的规律特征[12]。将参赛项目比和参赛人员比分别作为母序列;将竞赛名次、奖牌数量和奖牌项目数量作为子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举办前届的项目投入为母序列,竞赛名次、奖牌数量和奖牌项目数量作为子序列,其计算过程如下。

1)确定原始数据的母序列和子序列。

将近4届全运会举办地举办前届的参赛项目投入(X0)作为母序列,竞赛名次(X1)、奖牌数量(X2)和奖牌项目数量(X3)作为子序列,原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见表6。

2)原始数据量纲一化。

由于项目投入、名次产出、项目产出和奖牌产出具有不同的量纲,因此,在计算关联度之前,通常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量纲一化处理。本文采用初值化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X′i=Xi/xi(1)=(x′i(1),x′i(2),…,x′i(n)),(i=0,1,2,…,n)

3.2.2 参赛投入与产出关联性分析

运用3.2.1的计算过程,对举办前届、举办中届和举办后届的参赛投入和参赛成绩各项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分别计算不同届次关联度的均值,得到举办地相邻届次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之间的效益指数,结果见表10。可以看出:效益指数最大的为举办后届,其指数为0.653;其次为举办前届,效益指数为0.629;效益指数最小的为举办中届,其指数为0.617,具体表现为:举办后届>举办前届>举办中届。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全运会举办地在不同举办届次的侧重点和战略部署不同。在举办前届,举办地政府对竞技体育投入经费较少,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会有重点地派一些竞技能力突出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同时也会考虑为举办中届培养运动员,会派一些有潜质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就会出现参赛投入较少,参赛成绩较高的中等效益的现象。在举办中届,举办地会投入巨大的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促进综合实力的大幅提高和高水平人才的涌现,就会出现参赛投入巨大,参赛成绩相对较少的低等效益的现象。在举办后届,举办地一般不会像举办中届投入那么多的资源,但竞技实力下降不会太大。因为在举办前届形成了更多的优势项目,培养了更多顶尖运动员,在举办后届仍然具备非常强的竞技能力;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奖牌产出,举办地会在保证参赛项目投入的情况下,派出顶尖运动员参加比赛,就会出现参赛投入较少,参赛成绩最大化的高等效益的现象。

4 对全运会举办地的启示

第13届全运会将于2017年在天津市举行,对于辽宁省来说该届是举办后届,对于天津市来说该届为举办中届,对于第14届全运会举办地来说该届为举办前届。这就要求辽宁省、天津市及第14届全运会举办地充分认识参赛投入与参赛产出基本规律特征及效益规律特征,提前谋划,做好全运战略整体部署。

辽宁省在第12届全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金牌榜和奖牌榜均排在第2位,没能维持近几届全运会举办地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的规律。这虽与山东省竞技体育的崛起有关,但主要的还是在后备人才培养、运动训练、运动项目与人才交流等细节上做得不够。辽宁省应该积极借鉴山东省全运战略的成功经验,从项目结构优化、后备人才培养、优秀运动员激励和教练员留任等方面入手,争取在举办后届取得更好的成绩[13]。可以预见辽宁省在第13届全运会参赛项目上基本与举办中届持平,而参赛人员上会略有减少,不是以锻炼年轻运动员为目的,以高水平优秀运动员参赛,夺取更多的奖牌或者金牌为战略目的。

天津市在第12届全运会上,按照参赛分项看,天津市在举办前届共在10个分项上获得15枚金牌,在18个分项上获得35枚奖牌。山东省在举办届共在27个分项上获得44枚金牌,在41个分项上获得103枚奖牌,而辽宁省在举办届共在27个项目上获得48枚金牌,在43个分项上获得124枚奖牌。天津市作为第13届全运会举办地,要想在举办届上取得金牌榜和奖牌榜领先的位置,并延续到下一届全运会,就应该充分利用参赛投入和参赛产出规律特征,遵循金牌效益和规模效益并重的原则,不断拓展优势项目的分布范围。在现有传统优势项目基础上,加大对潜优势和非优势项目的投入,使其逐渐转变为优势项目。同时可以效仿山东和辽宁的做法,充分运用“运动项目和人才交流”政策,例如田径、游泳、自行车、乒乓球等潜优势项目,依靠引进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方式带动这些项目的提高及后备人才的迅速成长,从而实现这些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第14届全运会举办地无论是哪个省市区,都应该未雨绸缪,以优势项目为基础,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运动项目结构调整,在举办前届使得有更多的年轻运动员参加更多的运动项目,为在第14届全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打好坚实的基础。

5 结论与建议

1)全运会举办地参赛投入与参赛成绩在不同届次上显现出来一些稳定的特征。表现为举办中届参赛项目和获得的奖牌数量与举办后届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参赛投入和参赛成绩在不同届次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举办中届显著高于举办前届和举办后届。这就要求全运会举办地充分认识这一规律特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力争将这一规律特征向良性方向发展演化。

2)全运会举办地不同届次参赛投入与成绩关联效益有所不同,表现为举办后届>举办前届>举办中届,说明全运会举办地在不同参赛届次上有相应的战略部署。同时也应该看到,举办中届的参赛投入与成绩关联效益最低。这说明,全运会举办地在举办中届进行了巨大的投入,而不能取得相应的参赛成绩,这应该引起主管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有必要“节俭办全运”。

参考文献:

[1]孔庆鹏.大型运动会参赛组织指挥若干问题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2):3-7.

[2]池建,苗向军.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09-1012.

[3]吴希林,钟秉枢,袁守龙.奥运会举办国参赛项目得金优势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8,29(2):64-68.

[4]杨锋,杨琛琛,梁樑,等.各国奥运会参赛效率评价与排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3:166-173.

[5]李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机会成本的效益率模型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4):43-46.

[6]熊焰.竞技实践的诉求:竞技参赛学体系初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9):62-66.

[7]杨斌,曲鲁平.天津市第11届全运会参赛项目布局分析与启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2):182-184.

[8]田麦久.竞技参赛学理论的系统构建:写于《竞技参赛学》出版之际[J].体育文化导刊,2012(2):34-41.

[9]周洪珍,周进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与产出效益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65-70.

[10]程静静,钟明宝,田雪文,等.全运会东道主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9):23-27.

[11]兰彤,于晓光.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特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4):1-5.

[12]刘思峰.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8):2041-2045.

[13]田雪文,王冬立,钟炼.十一运会东道主效应分析及山东、广东、江苏三省竞争实力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9):51-56.

猜你喜欢

全运会比较研究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