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介入方法

2014-04-29秦晓燕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

秦晓燕

[摘 要]摆正自身地位和角色,适时、适当介入幼儿游戏活动,是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提升幼儿园游戏活动成效的重要基础。本文就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有效介入提出了一些对策,期望为幼儿教师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游戏活动;教师介入

幼儿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的活动形式。教师如何合理地在幼儿游戏中进行有效、适宜的介入和指导,成为一线教师在工作中的疑问和难点。本文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大家一起来探討幼儿游戏介入的时机及指导策略,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1 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介入的有效时机

1.1 借助矛盾,协调交流

当幼儿游戏中出现矛盾争执时,教师要以矛盾为契机,深入了解情况及时调解,给予帮助指导,让同伴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继续游戏。运用温馨调解的方式介入游戏与幼儿年龄特点有明显的联系。小班和中班幼儿受自身能力限制以及有需要教师支持的心理,特别是游戏中出现的争执和告状行为较多。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了认知冲突时,教师应该及时调解。

1.2 积极调研,改进方法

每次区域活动时,教师总有重点观察目标,深入调研是指教师长时间在一个固定游戏区进行观察指导。深入调研是一种非常态的介入,往往出现在教室内新增的游戏活动中。当幼儿对游戏本身还不熟悉、或者遇到了游戏困难靠自身无法解决,教师要深入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 关注全程,动态巡视

所谓的“巡”,就是到各区域去观察,巡视动态即教师边走边观察,关注每个区域游戏的开展情况。这种介入较为随机。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用心观察,关注幼儿的游戏进展情况。教师一般以“指导者”的身份进入幼儿游戏,这种介入对掌控班级的活动进程、了解每个幼儿的游戏状况都是必须的。

2 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有效介入

2.1 暗示介入

暗示指导是对幼儿游戏过程的一种隐性指导,包括语言暗示和行为暗示两种不同类型的指导方式。例如:美工区里教师提供了一些旧报纸及旧宣传画册,目的是想让幼儿自己动手通过画画、剪剪,结果无人问津。这时,教师用旧报纸折叠以后剪成细丝,再把纽扣包在中间,一会儿一个毽子就做好了,老师拿着毽子用脚踢了起来。这时许多小朋友都围拢过来,拿起剪刀动手做了起来。这时教师边巡视边点头、用赞许的目光给予肯定,对手工技能较好的幼儿伸出大拇指给予夸奖。本案例中教师采取了行为暗示指导策略。行为暗示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可见,幼儿对游戏的热情不仅在于材料本身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立体、新奇的作品成果也可能对幼儿产生一种激励。

2.2 角色介入

幼儿在玩角色游戏集集小镇时“服务员”和“顾客”都很正常地进行“业务往来”。有的切菜、有的烧饭、有的在做面条,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忙着。这时老师走了过来,对经理说 :“建筑区的工人肚子饿了,想要你们送外卖?”经理环顾四周一看大家都在干活,说 :“老师,我们这里的人手不够呀,你来帮我们送吧。”老师说:“好呀。”随即老师戴上集集小镇的帽子,拿来了小推车,给建筑工人送外卖去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以建筑工地上需要送外卖为理由,当扮演“经理”的幼儿邀请教师来帮忙时,教师以角色扮演的身份加入集集小镇的游戏,使教师与幼儿成为平等的对话者,也使教师在游戏情景中发现、了解、判断幼儿的游戏情况与心理。

2.3 直接介入

娃娃家里,妈妈正准备喂娃娃吃饭,妈妈说:“你在这坐好,我给你做好吃的东西!”宝宝说“:好的,妈妈!”妈妈准备了火腿肠、苹果、面条、汉堡等好多菜(都是一些塑料玩具)。妈妈开始喂宝宝吃东西,妈妈说:“你把嘴巴张开来呀!”只见宝宝真的张大嘴巴,妈妈拿起汉堡准备送进他嘴里。老师见状着急地说 :“这个汉堡是不能吃的!是假的!”两个幼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始假装地吃起来。

2.4 情境介入

材料介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游戏,能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教师一方面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还要根

据情况及时添置新的材料。如好几天无人光顾的手工角内,我放上了颜料、棉签、皱纸,配合已经剪好的图形一起使用,孩子又活跃起来。“小小舞台”里,教师及时投放了小铃铛、帽子、美丽的丝巾等,孩子由原来单纯的歌舞表演,又增添了新的玩法,花样也更丰富了。

环境介入:教师期望幼儿产生什么行为,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通过场地布置的影响来达到目的。在创造性游戏里,如表演游戏,教师可以在小舞台上向孩子们进行示范性演出,不仅能激发起幼儿的表演欲望,而且能将各种表演技巧展现给幼儿,供幼儿模仿,教师还可与幼儿一同表演,表演里面就隐含着示范。

2.5 平行介入

平行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例如,教师提供了一些剪对称的纸样,目的是想让幼儿自己动手剪出对称的图形,达到锻炼小肌肉以及掌握使用剪刀的技能,结果无人问津。这时,我就用这些剪好的对称图形装饰在一个已经布置好的娃娃家的窗帘上,当漂亮的窗帘印入孩子的视角前,引起了他们操作的兴趣,紧接着就有一部分小朋友围拢过来活动便进行了下去。

3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幼儿游戏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游戏介入时机的判断和把握,完全取决于老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理解,只有适时、适宜、适度、适法地介入游戏,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参考文献:

[1] 戴春燕.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主要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19):33.

[2] 徐锦敏.幼儿园结构游戏活动的开展与教师评价策略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8):210.

[3] 陈洁茹.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设置[J].学子:下半月(教育新理念).2014(5):18.

猜你喜欢

游戏活动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浅谈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小学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游戏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