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主体地位 让课堂活起来

2014-04-29李宗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合作探究

李宗芳

摘 要: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累。特别是作为语文老师更难。究竟难在何处,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学语文课管的范围很广。既要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要管思想感情的熏陶:不但要管课内,还要管课外。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就决定了语文老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并使学生在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很多语文老师因此很容易把语文课上成知识传授课,由老师主讲,学生被动的听、接受,因此也容易把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

关键词:主体地位 互动讨论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154-01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尊重,大多数教师习惯“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而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學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正如新课标要求“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古人也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鱼”和“授渔”虽仅一字之差,意义却天壤之别。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授渔”的过程中,无须时刻肩负着教给学生知识的重负,教的功能不再是教会、教全,教得尽善尽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以来,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逼迫学生必须到教科书外寻找相关的资料,必须广泛地阅读,必须占有丰富的材料。例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时,老师抛出了“坟墓与美怎么能连在一起?”,“文中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是什么?”等题目,同学们从网上、书刊中收集材料,读托尔斯泰传记。通过研讨,同学们了解了奥地利文学家茨威格通过这篇抒情散文,表达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了解了历史,憧憬了未来,把握了现在。

因此,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认为老师必须正确处理课堂上的“主次”关系,这就需要老师彻底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因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和学的中心人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即把需设置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识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教师应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激发着、指导者。我国古诗词大多能吟唱且曲调优美。虽然俗话说得好“杀毒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是真正会欣赏古诗,那是不容易的事。所以我在教古诗词时,特别明白古诗词中的字、词以及句式今天的学生并不熟悉,给学生带来很多困难,削弱了学生的欣赏兴趣。老师如果一味地对诗词的字词做讲解,必定使课堂限于枯燥,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是如果老师能改一味讲解为学生反复吟唱,学习兴趣必会充分调动起来。我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就采取了这种方法。上课时并没有按老方法逐字逐句去说文解字,而是先以故事的方式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播放一段依恋亲人的优美的古典乐曲,把学生带入到诗境中。接着播放《明月几时有》的朗读录音,在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学生的情绪被撩拨起来,初步体会到了思念亲人的痛苦。接下来播放这首词的MTV让学生跟着唱,通过反复吟唱,学生基本上理解词意及作者的感情:无论是上片的抒怀还是下片的怀人,无论是政治上的失意苦闷,还是人生哲理的领悟,全都紧扣中秋“圆月”这一点来展开。懂得把提问题的权利交给每一位学生,学生提出问题、最后,老师也提出问题:(1)这首诗怎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2)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和学生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注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采用多元评价,包括既关注学生的作业练习,又关注学生的实践表现,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既有教师的评价,又允许学生自我反思,以及让学生互相评价和鼓励,体现课堂评价的宽松氛围。从我这一课来看,课堂氛围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好,学生既学到了一些古典诗词的知识,又得到了音乐艺术的熏陶,—— 我国优美语言的熏陶。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主要是学生自始至终处在主人公的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他们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学习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因此我在重视学生智力培养的同时,也重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开始故事导入,到诵读、吟唱的理解,最后热烈讨论词的内容和艺术,老师重视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舒适;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的语文课是富有吸引力、充满活力的。

中学语文课管教范围太广,教材也比较复杂,各种文体各有不同特点,也有相应不同的教法。现在时代在不断进步,科学在不断发展,很多新的科学理论,都被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改的新信息,新经验,新成果不断涌现。要想成为一个适应新时代潮流的语文老师,不仅要善于吸取先进的经验与成果,还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从旧的观念、经验、习惯和模式的中跳出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奠定老师的主导角色,将自己的教学工作,纳入科学前进的轨道,让每一节语文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蒋菁,韩卫华,主编.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大全[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1.

[2]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Z].

[4]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Z].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合作探究
探究初中语文活动课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小议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探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