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失误与认真审题

2014-04-29姜慧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姜慧芳

摘 要:审理是对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得出解题的一种思维过程,审题虽是一种智能因素,但更是一种习惯因素。要使学生形成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认真审题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失误; 认真审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90-001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许多“无意识”的错误。很多家长和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这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当我们深入思考、分析,细究“粗心”其根源,就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大部分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造成的。

一、认识当前审题的现状

1.老师对学生缺乏审题习惯的培养

有些教师误解了《新课标》的理念,只重视计算过程的多样化,有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和短期行为的干扰,只重视量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审题方法指导和审题习惯的培养。这里并不是指教师们不觉得计算教学的重要,而是没有把计算题同其他类型的题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更不要说培养学生对计算题的审题习惯了,总觉得计算题只要会算就行了,多练习自然就不会错,岂不知学生失误最多的就是计算题。

2.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重要原因。首先学生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正确计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并且觉得计算枯燥无味,不感兴趣,计算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没有力求准确的情绪倾向,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如因书写马虎、观察不精确、感知产生错觉,常常把“6”写成“0”,“7”和“1”混淆,“+”和“÷”不分等;其次是情感比较脆弱,在计算时都希望能快速算出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的数据较大、较为陌生、外形显得过繁时,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不能耐心地去观察题的结构,在这种怕繁怕难的心理下进行计算,错误率就会很高。

二、提高认真审题的意识

认识是形成动机、产生情感、付诸再实践的前提。一个人认识水平越高,情感体验就越深刻,其实践愿望就越强烈。提高小学生对审题的认识,要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出发,让其在具体事物中感知、理解、联想等。如结合作业点评、测试分析等互评式教学活动来探究错误的原因,据因归类,属审题方面的,就通过相关的事例,阐述审题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以增强他们完成作业和答卷的质量意识。又如通过解题、编题等实际问题,教师帮助学生体验认真审题与不认真审题的效果差异,使之改变“眼睛一瞅,匆匆而做”的不良局面。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肯定好的,激励差的,这样更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认真审题的认识,这种认识与实践的不断往复,必将会使学生的审题意识迁移到日后的学习中去。

三、指导正确审题的方法

这是培养认真审题习惯的关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认识到不认真审题的不足以及认真审题的重要意义后,更重要的还在掌握其方法和不断地实践。

口算题是数学题目中最常见、最简单的一类,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多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正确审题,拿到试题就埋头做题,做完了也不愿去检查,过分相信自己的计算能力。学生在进行口算的时候,需要集中注意力,听清事实,记牢数据,理解关系,选择算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在口算的同时都能得到发展。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每一个细节,一丝不苟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口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数的特点,再确定计算方法和顺序。要减少口算的失误,就要认真分析产生失误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例如75-46=31,这是由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不清楚,导致了对数学规则理解不清而导致的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个位上5减6不够减,不能倒过来用6减5,而应从十位退一作十再减。在训练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可以通过估计得数是几十多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位或退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审题能力。

混合运算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审运算顺序、审题型特征、审数据特点。通过审题,可以让学生看清数目的特点,运算之间的关系,既能确定运算顺序,又能进一步思考:是否可以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方法更加合理、灵活,计算更加简便呢?

如: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来审题:这是一道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按运算顺序的规定,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小括号里,和是,小括号外的乘法与除法属同一级运算,计算时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进行。正确的计算过程是。计算的最后结果应该是,而不是。从表面上看,造成错误的原因是计算时违反了运算顺序,实际上呢,是有的同学被5×正好可以约分这一组合形式吸引所致。通过审题让学生明白,如果在计算之前能够认真审题的话,那么这样的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又如15×78+45×74,这是一道“求两积之和”的三步式题,粗看,数目和和运算之间没有明显的特点,按运算顺序应该先分别计算出15×78、45×74的积,然后将两个积相加,它们的和便是计算的最后结果。如果我们在审题时,充分利用自己头脑中的数字知识,就能看到数目间的倍数关系,并能想到将原来的算式转化成为符合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可能性。依据“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同样的倍数,积不变”的性质,将15扩大3倍为45,78缩小3倍为26,使15×78转化成为45×26。计算过程是:15×78+45×74=(15×3)×(78÷3)+45×74=45×26+45×74=45×(26+74)=45×100=4500。由此可见,认真审题,有时可以將题目进行合理地“改造”,使计算简便。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敏锐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做到正确、迅速地感知数据和算式,把握其内涵,发现其特点和规律。教学中加强计算审题的训练,不仅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