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评结合相得益彰

2014-04-29周晓蕾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适时适度

周晓蕾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评价应适当、适度、适时,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充分体现评价“促发展”的本质。

关键词:导评; 适当; 适度; 适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75-002

教学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适当、适度、适时,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充分体现评价“促发展”的本质。

一、适当导评,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是稍纵即逝的,多数建立在猜测、联想、顿悟和直觉思维之上,难免有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如果教师马上给予否定的评价,一方面会抑制学生新想法的出现,另一方面也会阻碍学生原有思想的深入。所以老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当引导,从学生的思维中捕捉住创新的火种,并使它迅速蔓延。

我执教《负荆请罪》一课时,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排练课本剧。他们上台表演了两组之后,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

生1:“老师,我觉得为了突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人格,应该在前面再加两幕剧!”

师:(略一迟疑)哦,我和大家很想听听你的想法!(引导发言者与其他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生1:蔺相如马车退让廉颇,不上朝避让廉颇这两个情节我认为可以化为独立的两幕剧来演一演。

师:嗯,这是你的想法,老师听清了。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好不好?(发出心理暗示: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生2:再加两幕剧,场景变化过于频繁,我认为可以合成一幕:在同去上朝的路上,蔺相如的马车让廉颇,想到上朝有可能与廉颇发生正面冲突,决定告假不上朝。

师:你考虑到了舞台演出的需要,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想法么?(肯定他思考的角度,激发其他同学思维的积极性。)

生3:我认为可以把生2说的一幕剧再和课文中的第一幕合并。

师:啊?(出乎意料)

生3:人物的关键语言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地点改在上朝路上的马车内。

师:哈哈,真是越来越聪明了,能现编现演吗?(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鼓励,并提供进一步思考、表现的机会。)

十分钟后,两组学生很成功地表演了改了时间、地点,充实了情节后的“新第一幕”,效果很好。

老师紧紧抓住学生创编的灵感火花,适时导评,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精神的把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新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适度导评,引导参与探究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如果教师能把握好评价的度,合理推迟评价,就能让更多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学完《螳螂捕蝉》第一段:“众臣极力反对吴王伐楚,遭吴王严词拒绝”时,一位学生突有想法。

生1:老师,这其实是一个矛盾冲突非常激烈的场面,我想可以把它改写成剧本来演一演,以更突出吴王的一意孤行。

师:那好!请先谈一谈你的构思。

生1:吴王上朝,表达了自己伐楚的意愿→大臣1反对,理由是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大臣2反对,强调后果不堪设想→吴王大怒:“再上谏者,砍!”

师:怎样把这幕剧充实起来,其他同学还有补充意见吗?(适当引导,充满期待。)

生2:楚国国势强盛,兵力充足,可能要打持久战。这是大臣们反对吴王伐楚的原因之一。

师:从“楚国”一方出发,你变换了一个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个好办法。

生3:从吴国出发考虑,老百姓由于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必定怨声载道,大王威信日益下降。民心不定,大王江山不稳啊!

师:你是从“吴国”的角度出发考虑的。还可以……

生4:从诸侯国出发考虑,吴国出兵伐楚,国内必然空虚,诸侯国若趁虚而入,吴国必定不堪一击!

生5:在表演的时候,大臣接二连三地提出反对意见,吴王的情绪不断地变化:踌躇满志→一丝不悦→满脸不快→拍案怒吼。冲突越来越尖锐。

师:你从表演的角度开掘了剧本的内涵!(换一角度再启发)

生6:大臣一个个反对,吴王不可能一言不发。他可能先是不悦地说:“退下!”再是不快地:“哼,你是怀疑本王的实力?”最后勃然大怒:“我意已决,还有人劝我,宰杀无疑!”

师:同学们从一个金点子开始,互相启发,补充,竟然构思了一个剧本,真了不起!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你们的收获真大呀!

三、适时导评,拓展思维空间

阅读教学中交往的深层意义就是要促使每个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成为人的目标。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在独立判断和决策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在对学生的人生发展、精神成长以及智慧审美价值的生成方面更需要教师去感染、激励、唤醒,与学生一起攀登思维的高峰,让学生获得生存状态跃迁的动力。

倘若教师在课堂上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结论性评价,势必就会阻断学生的探究与思索,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冬天,你不要砍树》一文,有这样一道题:谈一谈对“冬天,你不要砍树”这句话的理解,显然有一定难度。

生1:严冬季节,不要砍那看似毫无生机的树,因为来年,说不定它就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但更深层的意思是,当一样事物身处困境或逆境时,要抱着美好的希望去期待它,帮助它,坚信美好终会到来!

师:(在心里暗暗地赞叹,谈得多好啊!)还有同学想谈谈自己的感受么?

生2:其实,对人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不要对他失去希望。美国女学者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的父母、沙利文老师、萨勒老师没有对她失去希望。

在众人的期待、鼓励和帮助下,她扬起对生活的信心,同命运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师:嗯,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了对这句话的理解,还有同学想说说么?

生3:其实对待自己,也應该这样,当自己处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要坚信苦难总会过去,春天终将到来!

我暗暗地庆幸自己没有在第一个学生答完后便终结话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思考,让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交流中,学生的思想变得更为深邃,更富哲理,具备了审视生活的睿智和面对困难挫折应有的态度。

猜你喜欢

适时适度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放”和“收”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安静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等待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