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中学化学活力课堂的探索与思考

2014-04-29黄浣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探究性趣味性

黄浣清

摘 要:活力教育旨在将教育的主体地位真正回归给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具有生命活力的新生代。活力课堂是推行活力教育的主阵地,是充满生机、兴趣盎然、师生互动的舞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中学化学活力课堂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活力教育; 活力课堂; 生命性; 趣味性; 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22-001

“活力教育”以培养“身体鲜活、心情快活、思维灵活”的学生为目标,通过“教师活泼地教,学生活跃地学”而展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机勃勃的、激情澎湃的教育。

目前活力课堂的构建已初见成效,但对活力课堂的定位仍存在着一些误区。有的教师只关注其外显形式,而忽略其真实内涵,一味地追求课堂表面上的热闹。有的教师穿着新鞋仍旧走着老路,挣脱不了传统理念的无形枷锁。本文从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中学化学活力课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关注生命性,让学生在全面参与中学习

活力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展现自我的空间,它注重课堂设计的梯度性,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都有表现的机会。在活力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主角,课堂不再被个别优秀生垄断,既使是那些基础不好,怕出错而缩手缩脚,或因个性孤僻胆小而不善于交流的学生,笔者也及時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加以鼓励,努力创造条件,让其在课堂上体验成功。

如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分配给每一位小组成员具体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二、增强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1.巧借实验,引导启发

学习了几种重要的盐后,补充了这么一个实验:将金属钾从煤油中取出,用滤纸吸干,切割下一小块后请同学们观察,然后将其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看到金属钾浮在液面上,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欢快地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瞬间消失踪影,留下蓝色絮状的沉淀。

①为什么生成的不是红色物质铜?该蓝色絮状沉淀又是什么呢?

教师重新取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到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现象与刚才大体一致,只不过最后没有了蓝色沉淀,而是留下一片红。

原来金属钾先跟水反应2K+2H2O=2KOH+H2↑,然后2KOH+CuSO4=K2SO4+Cu(OH)2↓,所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并不是所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都能将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非常活泼的金属除外,如钾、钙、钠。

②从该实验可以得出金属钾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质软、银白色金属光泽、熔点低。

③若把金属钾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预测一下会看到什么现象?

与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现象一样,只不过最后留下的是红褐色的沉淀。

这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但培养了观察能力,而且训练了分析思维能力!

2.活用媒体,变枯为趣

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集声音、图像、色彩等多种手段于一体。恰当地运用媒体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学生认识上的时空限制,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深受学生喜爱。

例如,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无奈之下,教师只好对着名单随意点名,导致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多媒体的“选号器”功能轻而易举地为我们解决了这一困惑。就像电视里滚动大屏幕上的抽奖活动,将学生的学号在白板上滚动起来,随点随停,激动又紧张,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

又如,在熟练使用常见实验仪器的复习课上,借助电子白板中“容器”这一特殊功能,请学生将合适的仪器移动到对应的框内。一旦拖错位置,则会自动返回,直到正确为止。新奇又好玩,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再如,在强化训练课上,由于有的题目稍有难度,做起来可能会反复涂改,因此笔者选择利用“橡皮擦”功能,将答案一个一个擦出来,既接近学生的实际,又印象深刻。

三、体现探究性,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给学生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在互学、互教、互演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表达、质疑和探究。

例如在学习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后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

经过一番探究和讨论之后,学生归纳出具体操作方法:

[方法一]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直接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烧杯外壁发烫。

教师点评:方法简单,但若用于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需用手触摸才能感知到,这给观察现象带来了很大的局限。

[方法二]先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然后加入固体氢氧化钠,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测量溶液的温度,发现温度升高了。

教师点评:方法可行,但上述问题仍然存在,用于演示实验,仍只有个别学生看到实验现象,能否设计一个使全班同学都看得到明显实验现象的方案呢?

此刻,教师鼓励学生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一段时间后,新鲜方案出炉了:

[改进方案一]先在一个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石蜡将玻璃片与烧杯凝固在一起,然后往烧杯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看到石蜡融化,玻璃片和烧杯分离。

教师点评:此方案新颖独特,现象直观明显,可操作性强。

[改进方案二] 演示时先将试管里的水煮沸,然后移离火焰,水立即停止沸腾,然后迅速地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看到水又沸腾了。

同学们呼声叫好!

教师点评:一个小小的改进,不仅向我们呈现了完美的现象,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创新的奇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化学活力课堂的构建任重而道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不断地挖掘活力教育资源,深入贯彻活力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开发和创新,使活力教育能够真正融入我们的课堂,让课堂因蕴含活力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刻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探究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活力性教学探究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