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2014-04-29蒋劼
蒋劼
【摘要】我国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研究生培养不断向各个领域输送着高水平人才,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科研能力作为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直接影响着科技发展和国家的科研水平。本研究主要通过了解和借鉴国内外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研究,总结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分析妨碍高校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为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水平提供参考分析。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
一、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国外教育学者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比我国早很多,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例如,研究研究生导师采用集体指导或个别指导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影响;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整个科研训练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对不同国家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对比和剖析;哪些素质和条件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对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等等。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也一直是最受教育部门重视的。但是,针对为什么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理解还不够深入、采取什么方式培养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我国研究生培养普遍存在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研究课题方向与时代脱轨、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进而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下滑。[1]
二、国内学者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1)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定义。国内学者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定义有很多种,以下3种说法比较具有代表性:①科研能力是指能确定科学研究方向,设计研究思路,制定实验方案,按计划实施实验,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②科研能力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具有的一种相同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洞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③科研能力主要是指缜密的逻辑思维、严密的实验方案,以及利用先进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2]
(2)科研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大多数研究认为包括洞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等。我认为具体而言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应该有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能力、建立合理而高效的科研团队能力、精准学科研究方向的能力和转化科学研究成果的能力。[3]
(3)研究生生源的影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也是制约着科研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部分专家是这么认为的。大量的研究从研究生选拔的入学考试制度入手,如何通过创新的选拔制度,来选取具有科研能力和意识的潜在人才。传统的选拔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应当建立一套以考核科研能力为所必要的基础素质,对基础知识、性格、团结合作等相关素质进行考察,把具有潜力的人才有效地选拔进研究生队伍。
(4)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很多研究从教学方式、课程体系为切入点,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多元化,例如问题式教学、讲座式教学和研討式教学等等,教学应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也有些研究从学科结构和知识架构入手,如何处理好能力和素质的关系,注重学科横向和纵向的联系。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得出结论,研究结果共同指向了一个方向,研究生教育是将重心从知识学习,转变到能力培养方面,其中研究生科研能力是研究的重点。
(5)撰写学位论文。大多数学者认为撰写科研论文是一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研究生独立选择科学研究的方向是论文选题的前提,良好的论文选题方向才能确保论文的学术质量。论文撰写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
虽然国内学者们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对研究生科研能力进行研究,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研究生科研能力没有统一的衡量指标与计算模型;具体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少;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全过程阶段研究的少。由此我认为,如何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还需进一步研究。
三、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研究生教育把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国内外教育领域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这也是我国综合深化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实现飞速发展,教育事业投入渐渐增大,研究生培养的硬件条件逐步改善,我国的研究生综合素质明大幅提高,科研能力也有了相应提升。
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发展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总体不强,主要问题还是研究生教育体制、科研条件、导师与学生关系、培养模式等方面。
1.忽视全面培养。到了研究生培养阶段,更加注重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这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的做法。但是研究生培养应更加注重培养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所以应该注重知识的全面培养,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量的研究生,才能在科研中不断开拓创新。反而言之,知识面窄的研究生,视野被禁锢住,不善于综合考虑和跨学科研究,最终制约了其进行科学研究,妨碍了科研能力的提升。
2.忽视动手能力培养。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深受传统的影响,以老师讲授为主,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往往轻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把理论和实践分离,研究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效率低下,阻碍了其科研意识的发展,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展开,进而科研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3.忽视团队合作。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大多数是学生和导师一对一指导的模式,从选题、立项、开题、实验到完成论文阶段,大多是一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偶尔和同一教研室下的几个研究生进行交流,缺乏和其他专业领域或其他高校研究生的交流,即使共同参与一个科研项目,大多是每个人独自完成一部分,再拼接起来,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得不到激发,从而科研能力的发展得不到有效促进。
4.培养体制不健全。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招录、学制、奖励和淘汰到毕业的机制均有欠完善的地方。招录标准采用单一的知识考试为主,学制均为2-3年,奖励和淘汰政策不完善,毕业机制不完善,这些方面均体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管理体制的滞后,严重制约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5.导师因素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得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我国导师培养的不稳定因素很多,导师数量少,整体质量不高,国外留学背景不多,社会兼职多,由于我国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这些细小的人为因素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都存在很深远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我国高校要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必须控制科研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快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有所侧重,优化导师队伍结构,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才能培养出适合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助推力。
参考文献:
[1]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3.
[2]左雪莲,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4第27期.
[3]王莹,学术型硕士生科研能力发展状况研究——基于厦门大学的调查.[D].厦门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