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我评价,激发小学数学课堂生命活力
2014-04-29张兴荣
张兴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数学教学必须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主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审视和自行调控,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少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進教学的有力手段。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是老师的一手包办,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评价意见,完全没有参与评价的权利,也没有参与评价的意识。而实际上只有学生自己对自身的数学学习才有最全面深入的了解,最清楚自己的数学发展过程和学习心理感受,教师“一言堂”式的评价,必然会片面“解读”学生的学习过程,甚至违背了学生个体的认知特点,阻碍了学生发展,且不能达到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我评价应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不吝啬赞许和鼓励,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善于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多留给学生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反思学习的成败得失;教师要抓住切入点和机会,激发学生自我评价,这不仅能展示学生自我评价的魅力,更能绽放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一、参与自我评价,让数学课堂走向开放
新课程理念下,知识的探究过程通常要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成员之间经常会提出疑问,产生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使组内部分成员的做法和思路得到其他成员的赞同,而个别成员很有道理但不成熟的想法可能会受到排斥。因此在评价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评价小组的学习方式、学习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引导学生在共同评价、自我评价或对他人评价的基础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从而课堂也就走向更加开放。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师: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那么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师:展开后得到什么图形,又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生1:我们组通过操作,展开后的是一个长方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面积。生2:平时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可以卷成一个圆柱(学生示范),所以侧面展开后就一定是长方形。生3:不一定是沿着圆柱的高剪开,我们组是斜着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就是圆柱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面积,生4:我们组发现展开后的图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是它的底面周长……,在这里教师并没有说要用一个怎样的公式,要怎样去计算。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圆柱侧面积的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掌握了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已不是只有S=ch这样几个字母的简单组合。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已对这个公式进行了“个性化”的建构。不再是机械的、简单的,而是有丰富的情感、态度和实践经验支撑的,更掌握了一系列的探究方法。在这一教学中学生的汇报也是在相互自我评价着,我们发现在学习中,如果能够把他人的评价与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智慧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被评价的学生也在不断反思自己学习行为,从而自然有了新的发现,产生了新的问题,得出了新的想法,也就更开放了我们的课堂。
二、激活自我评价,让数学课堂充满悬念
柏拉图说:“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我,只有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多年前,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一切,他们的思想被桎梏着,没有自己想法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评价便是这互动中的链索。自我评价又是一个人自觉性的基础,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都要千方百计地设计出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与此同时,更要适时地让学生猜想,提出问题并对自己的猜想和问题作出初步的自我评价。这必将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欲望。课堂变得更有悬念,为新知作好铺垫。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圆柱形纸盒。师:你们知道制作手上的圆柱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吗?这是个关于什么数学知识的问题?生:表面积(引出课题)。师:要解决求圆柱的表面积,要了解哪些关于圆柱的知识呢?生1:圆柱的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生2:表面积与什么有关?生3:应该与底面的大小有关,因为底面越大,纸用得就越多;生4:那也应该与圆柱的高有关……这里,在预设的问题下,老师没有对学生的问题直接回答或评价,而是让学生互相补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早或不合时宜地作出评价,可能就会压制、扼杀学生有价值的做法和想法。所以,教师要先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让学生互相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此时学生形成了对表面积的初步理解但不确定。于是,老师的一句立足于学生自我评价的语言“你们真不简单,知道了这么多相关知识,那你们想知道到底用多少纸板吗?”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期待,课堂充满着悬念,也就更具活动了。
三、完善自我评价,让数学课堂更具活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师不承担全部评价的责任,而是鼓励儿童逐渐参与对他自己的实践成果作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负责的态度,并能促使学生学会思考,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让学生自我评价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如一堂课临结束时,老师不应该自己总结归纳让学生听,而是要让学生反思自问。如: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我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获知过程和方法作出简单的小结。
时代呼唤教育,教育需要不断改进。数学课堂中应呼唤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展现学生亮丽的自我,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