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方向”特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4-04-29柯宁立
摘 要:随着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办学数量的攀升与英语专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院校实际,合理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的特色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诸多地方性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回顾了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英语(English)+方向”(简称“E+方向”)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以地方院校实践为例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特色的“E+方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E+方向”;特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5-0055-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4.02.013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当前外语教育存在5个不适应,即“思想观念的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不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教学管理的不适应”。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高校英语专业办学点数量激增。根据2006年全国英语专业目录的统计数字,我国已有554所(超过80%)高校均开设有英语专业。截止2008年,共有185所理工院校设有外语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占绝大多数)。但各院校英语专业发展极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英语专业学科建设形势不容乐观。而自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英语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院校实际,合理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的特色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诸多地方性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1 . 现状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关乎学科专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等学校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王守仁等,2005)。因此,关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日渐成为热点。
根据《大纲》的意见,21世纪英语专业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此意见指导下,各高校纷纷探索适合自身院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英语+专业”“专业+英语”“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方向”“非通用语种+英语”及“双学位”(《大纲》,2000),还有综合性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王守仁等,2005)。
胡文仲则根据学校类型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为4大类:“外语文科大学模式”(也称外院模式)“理工科大学模式”“国内外培养结合模式”“其他模式”(胡文仲,2008)。谈宏慧借鉴国外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概念出发总结出如下人才培养模式:“单学科(Specialist)人才培养模式”(或称“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双学科(Joint)人才培养模式”(也称“人文大类双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种学科(Generic)人才培养模式”(也称“人文大类多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学科(Negotiated)人才培养模式”(或称“跨多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谈宏慧,2007)。而目前,在国内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院校中,采用“英语+专业方向”模式的似乎较为普遍。
2 . 问题与不足
盡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颇多,各研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也存在下列问题:
首先,人才模式研究中强调理论课程体系设计的研究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很少甚至没有。理论课程基本是倒金字塔形态,实践课程体系学时学分比例与理论体系比例不匹配,形态不完整。
其次,模块化课程体系普遍存在“内容结构划分不合理,选修课程‘拼盘化,且比例偏低,重理论、轻实践,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庞大缺乏整合功能(李才,2009)”。一些院校将选修课完全用几个模块分割,由于专业课程体系庞大,有限的师资力量使大多数院校只能开辟一两个专业选修方向,结果只是给学生多了两个出口,并没有发挥选修课调动学生主动性、进行多元发展的作用,也没有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缓解就业压力,更没有在知识构建最为重要的一些专业基础课上,让学生体验到自主选择的快乐和价值(王金生、朱黎辉,2008)。总体上传统课程设置强调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缺乏体系。模块化不利于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无法凸显专业特色。
3 .“E+方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英语(English)+方向”(以下简称“E+方向”)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与此前的“英语+专业方向”研究不同,这里的“方向”是指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方向,如“E+汽车贸易方向”凸显英语与汽车、贸易、经济、法学学科等的复合;第二,“E+方向”中,E是专业,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和立足点,方向只是适应市场需求和符合院校特色的一个方面。“E+方向”模式没有脱离《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没有扎实过硬的英语专业基础,方向也没有实际意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作为一所工科高校于2005年首次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考虑学校实际,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围绕“特色”做文章,探索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明确了“E+汽车贸易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努力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3 . 1 整合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经反复研究,项目组对人才培养计划中的40多门专业理论性课程进行了认真归并、整合。按照各门课程的功能划分为学科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科学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学科基础课程群形成以综合英语为主的培养听、说、读、写、译5项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的课程。专业课程群细致划分为语言专业技能提高课程,如体现综合技能的高级英语,单项听说技能的高级视听说、口译与商务谈判。语言文学类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选读等。相关专业知识以贸易类、语言类及其他语言综合课程为主。上述整合既体现了英语专业课程又适当突出了汽车贸易方向。
3 . 2 特色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的通知》(鄂教高[2003]20号)精神以及《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2005)》规定,为突出专业特色,课题组将学科基础课程群中的综合英语以及专业课程群中的外贸实务作为重点建设课程并先后申报学院的优质课程建设。目前,上述2门课程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并着力建设课程考核试题库,专业自主学习网站。外贸实务课程建设项目课题组已经与国家外语类一级出版社外研社合作并出版了国内新的精品教材,申报了校级教学项目,通过特色验收。上述2门课程示范建设带动了本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共同构建特色专业。
3 . 3 平行四边形形态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
注重培养熟悉理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是我校的特色。当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缺乏连贯性体系。结合学校的特色,项目组在研究了国内有关课程建设体系理论之后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平行四边形形态”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初步创立了融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模式。参照工科课程体系模式,项目组提出:英语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应该呈“正金字塔”形,实践课程体系呈“倒金字塔”形。两者共同构成“平行四边形”形态(杨贤玉、柯宁立,2009 & 2011)。这种形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能够保证培养“应用型人才”。
3 . 4 全方位、立体化的三维式课程体系的发展
结合素质教育要求,项目组按照学校制定的有关课外学分要求,制定了本专业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系列以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系列活动延伸了“平行四边形”形态课程体系与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三维式课程体系。
上述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力图实现“三结合”,具体而言就是:(1)“学与练”结合。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走进实训室,走进社会教学基地,亲自体验和操作。大力推行各种形式的模拟实践教学。将学生引进模拟实际的情景之中,在课外创造多种模拟教学形式,如模拟商务谈判实践课程。(2)“课内外”结合。项目组确立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方案结合了课内外实践活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3)“校内校外”结合。各类专业强化训练,课程设计,模拟商务谈判为校内实践,认识实习和社会实践则是校外实践。这些实践活动确保了校内外积极结合,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人才作用很大。
4 . 结语
特色办学是各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之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面临较大的压力。戴炜栋在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語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期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外语专业发展很快,但也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例如如何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院校类型办出专业特色,如何使外语专业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等。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办学定位密切相关,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戴炜栋,2010)。“E+方向”作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本着“尝试-错误-再尝试”的原则坚持走下去,特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戴炜栋. 第四届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期工作报告[ J ] . 外语界,2 0 1 0 ( 3 ):2 - 6 .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Z ]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0 0 0:1,2 1 .
湖北省教育厅. 鄂教高[ 2 0 0 3 ] 2 0号:关于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的通知[ Z ],2 0 0 3 .
胡文仲. 英语专业“专”在哪里[ J ] . 外语界,2 0 0 8 ( 6 ):1 8 - 2 4 .
教育部. 教高[ 2 0 0 7 ] 2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 ],2 0 0 7 .
李才.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思考[ J ] .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 0 0 9 ( 6 ) .
谈宏慧.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设置[ J ] . 教育探索,2 0 0 7 ( 1 1 ):2 2 - 2 3
王金生、朱黎辉. 英语专业“以人为本”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J ] . 成功(教育版),2 0 0 8 ( 4 ) .
王守仁等.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J ] . 中国大学教学,2 0 0 5 ( 1 1 ):4 5 - 4 7 .
杨贤玉、柯宁立.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J ]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0 9 ( 6 ):5 7 -6 0 .
杨贤玉、柯宁立. 地方高校特色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J ] . 外语界,2 0 1 1 ( 1 ):5 3 - 5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