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探析音乐教育的心理塑造功能
2014-04-29罗铭
罗铭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实施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审美以及情操的培养,使人们的心理素质乃至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甚至升华,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是全面的,音乐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如果仅仅从乐理或者音乐技能的方面去探寻教育功能是不够的,在多元化教育理念下,音乐教育还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探寻实施音乐教育的根本功能,实现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两者的结合。在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探寻彼此互相的影响以及促进关系,才是未来教育的趋势。从音乐教育的本质入手,着重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探寻音乐教育在人的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希望对未来的音乐心理塑造教育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心理塑造;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关系
音乐作为一种基本的艺术形式,其产生和形成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结晶,是人们抒发情感、寄托情思的一种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也逐渐向着专业化、全面化方向发展,其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单单是传授音乐技能,而成为一种心理塑造和心智培养的手段。
一、实施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
1.音乐教育的本质
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情感、审美、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自由发展的目的。在音乐教育的诸多功用中,情感教育的方向是最容易引起关注的,这在人的素质培养中所起到的作用最为明显。情感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形式,囊括了社会、艺术、心理等各个层面,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美的感知体验,在人们的内心与外界之间架构了一座桥梁,使内外之间协调发展,最终塑造出健康的心理、丰富的情感、广阔的内心世界以及与外界社会融合的能力。这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更是音乐对人类情感世界塑造的结果,所以,音乐教育通过对人审美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塑造,最终达到塑造人丰富健全的情感世界,才是音乐教育的本质所在。
2.音乐教育的功能
音乐的产生是源于实际的生活,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综合产物,其教育的功能当然也反映在精神和物质的各个层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作用。
首先,音乐教育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这主要通过音符、旋律、节奏的学习欣赏来实现,通过训练来理解音乐的内涵进而欣赏音乐的美,最终实现审美水平的提高。这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责任。
其次,音乐教育的功用还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塑造方面。音乐有很多种风格,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够引起人不同的感官刺激,这些刺激最终会带动人不同的情绪变化,这就是一种心理的内在反馈。通过教育学习,通过不同的音乐风格带动不同的心理反应,不仅能够健全人的心理素养,还能有目的地用一些风格的音乐来调节人的心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还可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最后,音乐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音乐通过其在人的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功用,在培养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以及综合的心理素养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从教育心理学视角分析音乐的心理素质培养
1.走向多元整合的心理教育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化,多元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对于教育而言,单一的学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多元整合已成为当下的教育指导理念。心理教育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遵循社会发展的潮流,立足实际整合多学科之间的联系,跨学科实施关联教育,多视角探寻心理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归宿。
同时就音乐教育而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不能从单一的音乐视野谋求音乐教育的实际效果,作为一种能够发挥很好的心理教育功用的学科,音乐教育要充分结合心理学教育的革新成果,实现音乐教育向着培养健康心理的方向发展,也能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同时心理学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实现多元化发展。因此心理教育和音乐教育的结合是促进教育多元化发
展的大势所在,也是培养有自由健全的心理素养的人才的关键
所在。
2.心理素质培养中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凭借着听觉的刺激更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对于听众的心理变化更容易进行把握。同时音乐教育具有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不仅仅可以通过单纯的歌唱进行表达,在舞台剧、舞蹈中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背景音乐融入影视作品中,各种场合、各种类型的应用和表现都能使音乐的多元化启迪方式得到发挥。音乐教学是课堂课外学习的结合,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学习不仅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人的健全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教育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等技术发挥更加灵活的教育效果,不仅易于被大众喜爱,更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根植于传统的民族音乐的肥沃土壤,音乐的多元化启迪教育方式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心理素质也大有裨益。
三、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结合的实现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已经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心理的塑造方面,音乐教育在培养情感、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在现代教学中,根植生本理念,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使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结合的基础所在。
同时,在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独立性是一个人的优秀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不仅在音乐的
欣赏创作上保持独立,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将独立性引申到精神品格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以提高其自主性,完成独立的鉴赏和创作工作。独立精神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对于教学方式,要注重把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相互结合,
促进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的共同发展。首先音乐教育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同时根植生本理念,引導学生自主创作,深入实践,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学方法的改变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中教会学生尊重、分享、合作等意识,有效调整个人心理变化,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是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的有力武器。
通过上文论述,对在心理学视角下音乐教育的心理塑造功能的实现有了初步了解。音乐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发挥心理塑造功用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音乐教育的本质入手,着重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探寻音乐教育在人的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有机共生的。通过相关的分析论述,充分论证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塑造的作用。在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下,心理塑造要充分结合除心理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优势,尤其是音乐教育,两者的结合更要进一步的研究革新,使未来对学生的心理塑造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根纳季·齐平.音乐活动心理学[M].焦东建,董茱莉,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张洪涛,张丽娟.音乐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架构:重读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J].艺术研究,2008.
[3]黄曼.教育心理学的重构[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1.
[4]黎国坤.谈声乐教育心理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4).
[5]朱雁.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上的运用[J].音乐探索,2006(S1).
[6]王学松.歌唱心理学初探[J].剧作家,2009(1).
[7]崔景贵.转型与建构:心理教育范式的发展趋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5(7).
[8]张志勇,梅朵.对声乐初学者的教育心理学初探[J].内江科技,2011(3).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