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的建立
2014-04-29王丽
王丽
【摘 要】中国商业经济的新模式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对商业和经济体系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建立生态创新体系,实现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生态创新体系建设,进而能够不断增强商务经济的整体水平,通过建立商业经济的生态园,不断满足所需资源,实现资源的联动机制,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循环经济;商业经济;生态系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根据经济形式不断进行机制创新,完成新的经济机制的建设,从而能够实现商业经济的发展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循环经济体系下的商业经济需要对生态机制进行必要的创新,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商业经济的整体效率。进而也就能够开拓出新的业务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生态循环经济的新路径。因此就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商业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促进生态经济商业模式发展方向的创新,并最终建立健全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
一、循环经济生态创新机制
循环经济生态创新是一种新的思想和理论,这种理论的本质特征就是对生态技术进行创新,对绿色制度进行创新,对生态进行创新和对金融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效果,并且实现以较低的能源替代资深能源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进而能够提高净化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资本。经济和生态创新的周期性就是进一步增加经济和社会的生态资本存量,维护和保持又好又快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消除贫富的两极分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循环经济生态科技系统
循环经济和生态技术创新是指通过新的组合因素实现生产或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进而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能够把技术转化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社会和生态价值的动态转换的过程,这是主要的经济增长中心,与此同时还要追求自然的生态平衡,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这里的“生态”不仅仅是一个生态意识,而是指事物相互之间的依赖,和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之间的一种平衡,主要包括四个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但又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即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和人类生态系统。
2.循环经济和生态系统创新
循环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创新主要是指将生态系统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组合,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创新循环经济和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绿色系统,这是强调建立一个有效的系统,形成有效的组织,以确保创新者预计净收入大于预期成本,从而激发组织和个人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资源,从而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的效率,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和生态系统创新,循环经济生态体系对于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的意义和作用。
3.循环经济理念的创新生态系统
保持稳定和健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维护生态资本存量的非消减性。发展循环经济对我们来说能够保持生态资本存量的非消减,而且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观念从而指导经济的发展。所以,循环经济创新已经成为最紧迫的生态问题。循环经济和生态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转变、消费观念的更新、环境利益,价值观和财富观的更新等方面的概念的转变。
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1.清洁消费者的企业级系统
企业级清洗系统可以促进消费者从微观层次上实现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清洁消费的电子技术项目,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商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把新技术进行运用,对于清洁消费需要进行详细的综合评价,最终将各种系统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2.建立微观层面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建立微观层面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基本的生态和经济的创新体系的要求,德国的商业周期体系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双回收系统,对于整个商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系统可以在整个社会实现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综合配置和应用,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控制消费群体,而且也包括流通和消费领域,回收以及其他应用领域,从各个方面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商业的循环发展,建立生态创新体系。
总之,在中国的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产业结构不断的升级,提高生态效益。建立生态创新体系,实现循环经济的合理发展。通过商业经济和生态园区建设,淘汰重污染企业,改善生态,提高经济的创新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任武.基于经济实质的成本内涵新审视[J].金融经济,2010(12)
[2]海热提,涂尔逊.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7) : 42-44
[3]刘思华.创建五次产业分类法,推动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生态经济,2010(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