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014-04-29戴金海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初中教学有效教学

戴金海

【摘要】 我国对课程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地加快,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 那种在教育过程中以分数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取代,转换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初中数学教学是义务教学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项授课内容,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的学习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验,可谓是“思想的体操”,对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初中教学;思维能力;有效教学;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的授课内容是由代数和几何共同组成的,无论哪一方面的授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学生对问题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更好地发展其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文就对这一内容进行概括性的分析和探讨.

一、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推理性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授课方式,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实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由生活转向学习的推理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如,老师在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授课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授课. 概率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与概率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老师用一些脱离实际的问题进行授课,学生会很难理解和接受,所以老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对学生进行授课.“明天下雨和不下雨分别有多大的可能性啊?”这是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锻炼学生对问题的推理能力,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授课的有效率以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学方法的转变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创新的优点,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如,老师在对“四边形”这一授课内容中的等腰梯形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改变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在对等腰梯形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老师经常会将等腰梯形分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解决,而老师可以改变授课的思路,在讲解梯形中位线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将等腰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进行讲解,让学生领会到不同授课方法所带来的授课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个全面的提升和培养.

三、通过探究式课堂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能力

探究式课堂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的研究和探讨,对问题的正确与错误进行自己的判断,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 如,老师在对“勾股定理”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探究式课堂的创建来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 学生判断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来进行,而老师对勾股定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进行探究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老师先对勾股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讲解,之后再由学生将勾股定理公式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并向普通非直角三角形推广,看看是否适用,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这样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判断性思维能力.

四、通过问题创设培养学生理解性思维能力

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一定的理解. 学生的思维能力中理解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老师在对“有理数和无理数”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问题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理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加强其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 老师:“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学过哪些数?”学生:“自然数、小数、分数.”老师:“你们可以说说这些数具有哪些特征,我们要怎么进行判断吗?”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主动思考和理解老师提问的内容,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性思维能力.

五、通过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

多角度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具有活跃的分析性思维能力,要从多角度、多方位认识和理解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探讨. 如,老师在对“三角形的中位线”这一授课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学生要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那么就需要依靠教师的培养进行授课. 首先老师先对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进行提问,之后让学生针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分析:三角形应该有几条中位线呢?每条中位线具有怎样的相同特点呢?通过让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提高授課的效率.

总而言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开展和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和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授课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麦景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J].农家科技,2011(25).

[2]吴彩云.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0).

[3]李海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15).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初中教学有效教学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