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蔚蓝的故乡》中的民族味道

2014-04-29韩晓光袁林

新闻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饮食文化民族文化优势

韩晓光 袁林

摘要:在电视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电视媒体的发展既受局限,又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内蒙古电视台《蔚蓝的故乡》栏目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在节目中融入浓厚的民族味道,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想要在娱乐大爆炸的电视大环境中稳步前行,仍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民族文化 饮食文化 优势

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民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悠久的草原文化成为电视节目最独特的优势。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蔚蓝的故乡》就是一档以草原文化为核心的展现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的节目。该栏目触角深入各个地区,整个节目充满着浓郁的民族味道。

民族的就是一种独特的唯一性,只有让这种独特薪火相传,民族文化才有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在茫茫的世界中被知晓。而民族文化又要具有包容性,求同存异,才得以生生不息。在娱乐大爆炸的当代电视节目中,《蔚蓝的故乡》没有盲目地加入“相亲族”“选秀族”,而是保持“文化自我”,充分发挥内蒙古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优势,同时又包容性地融入娱乐元素,充分利用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做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而其节目本身也无处不渗透着民族味道。

一、以饮食文化为切入口,品尝民族味道

民族文化,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是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建筑等物质文化与宗教信仰、民族风俗、语言文字等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其中饮食文化深厚广博,包含着食材的选择及烹饪技法、食具的选材及使用方式。而这又与地域的经济、宗教、民俗及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蔚蓝的故乡》以民族美食为切入口,深入民族区域,品美食考究的选材及烹饪方式,尝美食独到的口感及美味背后蕴藏的醇厚文化。例如有一期节目叫做《哈尔滨江上鲜鱼》,节目名称便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哈尔滨的鱼无疑是地域性很强的特产。其中介绍的以嘴像鸭子而得名的鸭罗鱼,是用传统赫哲族的生拌方法来制作的,并且用最传统的石板来盛放菜品。相传是因为古老的赫哲族捕鱼后没有时间生火,于是采用生拌的方式,再就地取材用石板来盛放。这样就引出了一个古老的渔猎民族的民族文化,也赋予了这道菜令人无限回味的民族灵魂。富丽堂皇的大酒店,时尚的外景主持人,在现代社会能够品尝到古老的赫哲族的味道,这正是民族文化的完美传承,也正是日新月异的快速度社会所需要的沉淀。

二、独到的民族主题,咀嚼民族味道

《蔚蓝的故乡》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每一期节目都会有一个非常有看点的民族主题,整个节目紧紧围绕着主题开展。从主题中心到细枝末节,把民族文化表达的淋漓尽致,带领观众细细咀嚼这扑面而来的民族风情,令人回味无穷。例如《乌珠穆如画仙境》《额尔古纳情缘》《呼伦贝尔雪地狂欢》等。从2013年初开始,《蔚蓝的故乡》开始走出草原,带领观众领略全国各地的民族风情,例如《吉林风味延吉》《四川寻味大凉山》《哈尔滨风情俄餐》等。其中《哈尔滨风情俄餐》拍摄地选在具有浓重俄罗斯风情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外景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在百年老店里品尝各色俄罗斯传统美食,并详细介绍了一些俄式传统美食的配料及制作方法,这些传统美食文化当然也是民族传统的一部分。而且《蔚蓝的故乡》每一期节目以演播室和外景切换的形式来把握节奏,外景主持人带领观众实地去体会当地的美食及风土人情,还会设置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本期主题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特色民族文化,由演播室嘉宾与主持人互动参与作答评论,场外观众则可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参与节目答题。每期节目在大主题的前提下会有许多个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小特色,又可以直接参与节目,经过这样的“咀嚼”,便可以更加立体细致地了解这一民族的风土人情。

三、嘉宾设置,品味民族味道

《蔚蓝的故乡》每一期节目的嘉宾选择十分具有代表性,嘉宾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非常具有权威性。民族的“代言人”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读民族文化,向我们把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小知识娓娓道来,着实令观众好好地品味了一把民族味道。例如《哈尔滨风情俄餐》这期节目中,除了固定的嘉宾及内蒙古的媒体人之外,还有一位特邀嘉宾,即俄罗斯的在华留学生克里斯蒂娜。对于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克里斯蒂娜当然有自己本土化的认识,而对于哈尔滨中央大道的中国化的俄罗斯风情文化,克里斯蒂娜又能将她不同于中国观众和嘉宾的认识和体会分享给大家。让俄罗斯人来谈俄罗斯的文化,一下便拉近了观众与主题的距离。再如《哈尔滨江上鲜鱼》,特邀嘉宾是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庆胜导演,重要的是,庆导的祖籍便是黑龙江,对于被誉为“东方莫斯科” 的哈尔滨非常熟悉。在问答环节,庆导不仅对编导设置的问题不在话下,还给大家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哈尔滨俄式风情。这样的嘉宾设置紧紧围绕民族文化主题,使演播室中除了主持人和内蒙古知名媒体人之外,总会有一位本期主题的“代言人”。这位嘉宾的出现,不仅使观众从特邀嘉宾身上看到主题,令观众更加深入地品味民族文化,也使本期节目更具权威性。

经过10年的发展,《蔚蓝的故乡》始终把握民族味道这一特点。但在综艺节目遍地开花,娱乐化来势汹涌的大环境中,作为经济相对落后、媒体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想要走稳每一步,仍是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加扎实的根基。

首先,细节决定成败。《蔚蓝的故乡》在细节方面仍是略显粗糙,画面与解说词的配合都可以更加精彩。例如《哈尔滨风情俄餐》,在介绍风情街时,很少有画面让观众一睹俄罗斯风情街的特色景观,只是几个特写镜头一笔带过,对其建设背景也基本没有提及。其次,需增加每一个主题的竞争力,用强烈的民族文化给观众带来视觉和精神的双重刺激。在《哈尔滨风情俄餐》这期节目中,并列地介绍了不同俄餐厅中一道道特色俄罗斯美食。但给观众食物营养的同时,如果能加入更多背后的故事,则既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又能增加“精神营养”。再如在介绍马跌尔冰棍时,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卖冰棍的场景与冰棍的味道,而马跌尔冰棍为何会成为哈尔滨旅游的一个标志性食品,及马跌尔宾馆、马跌尔集团的渊源等内容却没有涉及。此外,关于哈尔滨中央大道的拍摄时间,从服装上来看应该是在夏天。夏天吃冰棍,不足为奇,若在室外温度零下40摄氏度的哈尔滨,游客们还会排队去吃马跌尔冰棍,这才能凸显马跌尔冰棍的文化意义。再次,本期节目介绍的大都为有着百年历史西餐厅中的传统俄式菜品,无论是传统西餐厅还是菜品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渊源,这比纯粹刺激观众的味蕾更能令人流连。同样的主题,更加深入地去进行挖掘,才能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也需要在前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去深入了解各个主题的渊源。

《蔚蓝的故乡》一路走来,带来醇厚的民族味道,每一道传统美味的背后都有古老的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传统民族文化,并使之与现代电视媒体完美结合,这也正是内蒙古电视台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媒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韩晓光,内蒙古电视台;袁林,内蒙古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生

编辑:赵娜

猜你喜欢

饮食文化民族文化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从方言词汇看乌鲁木齐地区回民的饮食文化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