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型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日粮蛋白质主要必需氨基酸配比试验
2014-04-29张瑞文
摘要 试验选用体重30 kg和6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各48头,各阶段随机分为4组(生长猪试1、2、3、4组,育肥猪试5、6、7、8组),每组12头,分别喂给蛋白模型1、2、3、4、5、6、7、8日粮。结果表明,生长猪以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高4.08%、7.33%、14.47%;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最低,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低0.40%、11.70%、8.46%,能量转化效率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高2.5%、10.06%、6.62%,PER最高,分别比试验Ⅱ、Ⅲ、Ⅳ组高10.25%、9.80%、10.25%;育肥猪以试验Ⅶ组日增重最高,分别比试验Ⅴ、Ⅵ、Ⅶ组高6.69%、9.23%、8.32%;料重比以试验Ⅴ组最低,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低8.55%、3.89%、4.71%; DE转化效率以试验Ⅴ组最高,比试验Ⅵ、Ⅶ、Ⅷ组分别高 7.68%、3.15%、3.71%,PER最高,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高8.95%、4.02%、4.02%。综合考虑,生长猪日粮蛋白质模型以日粮2、育肥猪以日粮5较为理想。
关键词生长猪;育肥猪;日粮;氨基酸配比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165-03
基金项目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农C字[2011] 4022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黔科合农G字[2011]4002号)。
作者简介张瑞文(1966- ),男,云南昆明人,高级畜牧师,硕士,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营养实际是氨基酸的作用。日粮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关系到日粮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效率,关系到猪的生长发育和飼料转化效率。因此,探索日粮蛋白质的氨基酸供给量及氨基酸之间的比例,是提高试验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Howard提出IAAP(理想蛋白)的概念,即氨基酸组成最接近动物体氨基酸需要、蛋白质转化效率最高的日粮蛋白质[1],推动了畜禽理想蛋白质模型研究和应用。美国NRC(988) 、法国AEC(1993)、加拿大PSCI(1995)相继采纳了IAAP 概念。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畜禽理想蛋白研究。陈正玲和王康宁于1999年报道了单胃动物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 王建明和陈代文[2]开展了不同阶段生长肥育猪可消化赖、蛋+胱、苏氨酸、色氨酸平衡模式研究。唐茂妍等[3]开展生长猪低蛋白质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平衡模式的研究。董志岩和叶鼎承等[4]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对生长猪生产性能、血清尿素氮及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研究。张克英等[5]开展饲粮理想蛋白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为猪的理想蛋白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笔者以贵阳地区普遍养殖的杜长大杂交瘦肉型猪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探索不同日粮氨基酸组成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旨在为建立理想蛋白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2012年9月~2013年3月。
1.2试验地点贵阳台农种养殖有限公司。
1.3试验动物及试验方法试验选用体重30和6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各48头,公母比例为1∶1,不同体重阶段各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具体试验方案见表1。
1.4试验日粮
1.4.1生长猪试验日粮及营养成分含量。生长猪试验日粮、营养成分含量与蛋白质中主要必需氨基酸比例见表2~3。
1.4.2育肥猪试验日粮。育肥猪(体重60~90 kg)日粮组成、营养成分含量与营养成分含量与蛋白质中主要必需氨基酸比例见表4~5。
1.5饲养管理试验猪采用按照猪场日常管理方案,自动下料器喂料,采食与饮水。每天8:00和14:00 加料,清扫猪舍,同时记录猪舍温度、湿度、猪的健康状况。
1.6测定项目和方法平均采食量(ADFI) = 每个组采食总量/( 试验猪头数×试验天数); 平均日增重( DG)=每头猪的增重/试验天数;料重比(F/G)=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能量转化效率=摄入DE/增重;PER(增重/CPI)=增重量/摄入粗蛋白质量。
2结果与分析
2.1生长猪不同日粮的生长速度、饲料及能量、蛋白质转化效率由表6可知,试验Ⅰ、Ⅱ、Ⅲ、Ⅳ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91、760、737和691 g,以试验Ⅰ组最高,分别比试验Ⅱ、Ⅲ、Ⅳ组高4.08%、7.33%和14.47%;料重比分别为2.50、2.49、2.82、2.72,以试验Ⅱ组最低,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低0.40%、11.70%、8.46%;能量转化效率分别为35.59、34.67、38.55、37.13,以试验Ⅱ组最低,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低2.5%、10.06%、6.62%;PER分别为2.44、2.69、2.45和2.44 g,以试验Ⅱ组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Ⅳ组高10.25%、9.80%和10.25%。
2.2育肥猪不同日粮的生长速度,饲料及能量、蛋白质转化效率由表7可知,试验Ⅴ、Ⅵ、Ⅶ、Ⅷ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32、715、781、721 g,以试验Ⅶ组最高,分别比试验Ⅴ、Ⅵ、Ⅷ组高6.69%、9.23%、8.32%;料重比分别为3.21、3.51、3.34、3.37,以试验Ⅴ组最低,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低8.55、3.89%、4.71%; DE转化效率分别为43.64、47.27、45.06和45.32 MJ,以试验Ⅴ猪最低,比试验Ⅵ、Ⅶ、Ⅷ组分别低7.68%、3.15%、3.71%;PER分别为2.07、1.90、1.99、1.99,以试验Ⅴ组最高,分别比试验Ⅵ、Ⅶ、Ⅷ组高8.95%、4.02%、4.02%。
3讨论与结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猪日粮1、2、3、4和育肥猪日粮5、6、7、8的增重、料重比、能量效率和PER均存在差异,说明在日粮能量、蛋白质含量基本接近的情况下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的比例不同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DE转化效率和PER均有显著影响。
从生长猪来看,日粮1(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最高,分别比日粮Ⅱ、Ⅲ、Ⅳ高4.08%、7.33%、14.47%,日粮1与日粮2的增重、料重比、能量转化效率与PER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日粮2的料重比、能量转化效率、PER均优于日粮3(P<0.01)和日粮4(P>0.05),综合饲料成本等因素考虑,在日粮DE13.9 MJ/kg、CP 19%的条件下CP:赖、蛋+胱、苏、异亮氨酸的比例分别为1∶0.060、1∶0.054、1∶0.039、1∶0.043的饲养效果最好。
从育肥猪来看,日粮7的增重效果最佳,显著高于日粮5、6、8(P<0.05),虽然日粮5的料重比、单位增重的DE消耗量最低,PER最大,与日粮6和日粮8差异显著(P>0.05)。但与日糧7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总体效益,在日粮DE 13.48 MJ/kg、CP 15%的日粮中CP:赖、蛋+胱、苏、异亮氨酸的比例1∶0.057、0.056、0.039、0.044饲养效果较好。
董志岩和叶鼎承等用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试验表明在日粮DE 13.23 MJ/kg、CP 14.32%、DLys 0.81%、DSAA 0.48%、DThr 0.52%、DTrp 0.16%,CP:DLys、DSAA、DThr、DTrp分别为1∶0.057、1∶0.034、1∶0.037、1∶0.011时生长育肥猪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最高,该试验结果日粮蛋白质与赖氨酸的比例与其相近,但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的比例有明显差异。与我国瘦肉型生长猪(20~60 kg)饲养标准的CP: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为1∶0.047、1∶0.024、1∶0.028、1∶0.026,育肥猪(60 kg)饲养标准的CP: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为1∶0.045、1∶0.023、1∶0.027、1∶0.024相比,该试验得出的比例显著增高,这可能与瘦肉型三元杂交生长速度(生长猪日增重760 g/d、育肥猪780 g/d)大于国家饲养标准生长指标(生长猪600 g/d和育肥猪750 g/d)有关。
参考文献
[1] 陈正玲,王康宁.单胃动物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J].饲料博览,1999,11(8):8-10.
[2] 王建明,陈代文,张克英.不同阶段生长肥育猪可消化赖、蛋+胱、苏、色氨酸平衡模式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0,12(4):51-56.
[3] 唐茂妍,陈旭东,梁富广,等.生长猪低蛋白质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平衡模式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8,20(4):397-403.
[4] 董志岩,叶鼎承,李忠荣,等.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对生长猪生产性能、血清尿素氮及游离氨基酸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0,31(5):30-34.
[5] 张克英,陈代文,罗献梅,等.饲粮理想蛋白水平对猪肉品质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2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