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海滨的浪花

2014-04-29叶永平

上海文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奥斯陆游船悬崖

叶永平

《孤独行星旅游指南》中指出,欧洲通常被称作大陆,其实称为半岛更合適。它三面环海,地中海、大西洋和北海。

这些年,我先后八次前往欧洲旅游,看惯了大教堂、大广场和市政厅,反而对海滨,对大海更添几分留恋。

因为有了大海,人类与之为伴,濒海而居,由此一座座名城临海而建,蓬勃发展。城因海而兴旺,海因城而闻名。

在欧洲的海滨,目睹大海时而波涛汹涌时而诡谲多变时而轻浪拍岸,我的思绪也像浪花那般飞溅……

奥斯陆,海盗们曾经的梦

奥斯陆海湾湾头是奥斯陆城,这座海港城市,海滨之旖旎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提起奥斯陆,不得不提海盗。拜伦的名篇《海盗生涯》中的海盗是如此情形:“在暗蓝色的海上,海水在欢快的泼溅/我们的心是自由的,我们的思想无边/迢遥的,劲风能吹到、海波起沫的地方/量一量我们的版图,看一看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旗帜就是王笏,谁碰到都得服从。”

九百多年前,这里仅仅是奥斯陆湾一个才三千人口的小镇。而今,奥斯陆已是世界级的城市。1050年,挪威的海盗国王在这里定都。奥斯陆,在挪威语中,是“林间空地”之意。1624年,一场大火将整个城市烧得一干二净。但,奥斯陆人没有放弃,一切从头再来。当时的丹挪联合王国国王亲自规划设计了新城的蓝图。

而今的奥斯陆,经九百年的建设,这里早已没有海盗的痕迹。只有在海盗船博物馆里,两艘一千多年前建造的海盗船,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据说,海盗船是以桨的多少来区别级别的。船头还有高高抬起的龙头装饰物。可以想像,当海盗船队的几百艘船,龙头黑压压一片时,那足以吓倒对手。

目睹海盗船幽灵般的身影,我们很难想像这曾经是奥斯陆的昨天,奥斯陆在海盗船的历史上重新崛起。挪威的海盗,曾经袭击侵扰欧洲沿海地区。海盗从四处掠夺中,接受了文明,也加速了自己的发展。

奥斯陆人,将两艘海盗船存放在博物馆里,那是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不要忘记黑暗的历史,激励自己。只有文明,才能唤醒人们的良知,海盗们也是如此。

奥斯陆的维格朗雕塑公园,占地三十二万平方米,拥有二百十二座花岗石、青铜、生铁雕塑,且都以人的生命为主题,构成了长久咏颂的生命之歌。

公园有长八百五十米的人行道,由生铁门的主要入口引入。令人称奇的是,生铁门也是一件充满生命想像力的艺术品,镂空的雕塑,构成门面上的各式图案。可见,设计者之独具匠心。

桥的花岗岩栏杆上装饰着五十八座青铜雕塑。沿三座阶梯而上,有座小山丘,竖立着“幻影世界”的石柱。由一百二十一个神态各异的裸体男女,以各式姿态弯曲且相互盘绕着,足有十七点三米之高,约一百八十吨之重。

公园里,到处可见赞美生命之歌的形象作品。雕塑《倒立并微笑的两个少女》,是通过两个少女头顶头,弯曲起丰腴的机体,将两脚相交,组成一个“口”字形的造型,意味着生命的力量。雕塑《圆环中的男人》,在一个石头的大圆环里,一个健壮的男人,用雄壮的双肩,奋力顶住圆环的上部,似乎在表达敢于担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豪迈气势。

花岗石、青铜、生铁,本无生命,但雕塑家维格朗以自己的生命创作了一群充满生命的雕塑。

每每欣赏这些“生命之歌”时,我们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其实,海盗们也曾经有个梦,那就是生活就是生命。

尼斯、戛纳氤氲着蔚蓝色的美

来到地中海,这里到处是金色的海滩,数不胜数的小海湾,成为海水浴、钓鱼、裸泳者的天堂。法国19世纪诗人拉马丁曾经这样描述:只听见远方水天之间桨手们击水的节奏……

戛纳、尼斯,以其明媚的阳光,潋滟的海水和璀璨的灯光而闻名遐迩。当你漫步于尼斯的“英国人散步道”,顺着曲折的海湾欣赏海的宁静,海的舞蹈。一百多年前,这里还是人迹罕至,今非昔比,这里早已成了豪华酒店的世界。当你漫步于戛纳的海滨林荫道,婆娑绰影的棕榈树下,或是风姿绰约的太阳伞下,不乏有皇室成员或电影明星的身影。难怪,有人称之为“星光远比阳光还要灿烂”。

海风轻拂,阳光普照,蔚蓝的晴空与湛蓝的地中海连成一片。然而,尼斯的夜晚,火树银花,星光闪烁,宏伟的建筑耀眼辉煌,城市灯光通明,处处欢歌,满街笑语……

尼斯的天使湾,让人醺然欲醉的地方。金色沙滩,极目远眺,水天一色,万顷金波。毕加索、莫奈、马奈斯、尼采,在金色的沙滩上,留下一行行足迹。据说,天使湾没有睡懒觉的人,因为那地中海的日出,太迷人了。蓝蓝的海水,细细的沙滩,半月形的海滩展开双臂,将各方游子揽入怀抱,让你去倾听大海的心声,或而轻声细语,或而惊涛拍岸。让你的双脚裸露在碧蓝的海水里,或而感受水的柔情,或而接触水的嬉戏。

尼斯的旖旎,也可在老街小巷里寻找。狭小的街道,古朴的老建筑,沿街的小店,各色鲜花,姹紫嫣红,玫瑰、茉莉、水仙、康乃馨,鲜花簇拥着,四处飘香,仿佛是一个花的世界,香的海洋。

尼斯,为什么这么旖旎?因为这里的人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为自然风光更添几许旖旎。

褪去了铅华的戛纳,更不失为蔚蓝色的明珠。戛纳除了电影,更有阳光、沙滩、海风……

导游绘声绘色讲起了戛纳的故事:1815年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拿破仑从厄尔巴岛流放地逃脱,天色蒙胧之时,晃悠许久的小船停靠在海滩上,焦急万分的拿破仑踏上土地,随口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戛纳。”随从答道。拿破仑看了一眼,匆匆离去。因为那时的戛纳,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宛如渔家小姑娘,尚未脱胎换骨成倾国倾城的美妇。

其实,戛纳的浮华、戛纳的骚动,都是浮躁的人们所带来的。她本是天生丽质,拥有自然的阳光、沙滩、海风。

在戛纳电影宫旁的绿地里,有一座雕塑,发人深省。一架锈迹斑斑的老式电影摄影机,支撑在一个三脚架上,却被杂乱的胶片缠绕着,煞像五花大绑一般,令人窒息,令人回味。

不知雕塑设计者真正的艺术构思,人们可以有各自的解读。戛纳,似乎像这架老式攝影机,被人间的七情六欲,被人间的世俗偏见,所捆绑着、束缚着,所窒息着。

戛纳,她的本色是最美的。

荷兰人的奇思妙想

朱自清在《欧游杂记》写到阿姆斯特丹时这样描述:“河直而窄,两岸不多几层房屋,路上也少有人,所以仿佛只有那一串儿的桥轻轻地在风里摆着。这时候真有些觉得是回到中世纪去了。”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以一百六十五条运河和一万多座桥梁,构成了“海边城市”,当坐上游船巡游于运河之上,从造型各异的桥洞下穿过,方觉荷兰人的聪明才智是何等过人,尤其是为拦海水而建的水闸桥,别具一格,令人叫绝。

风车和木鞋的诉说奇思妙想——风车的历史可追溯到七百多年前,聪明的荷兰人利用海风,来帮助自己劳动,磨面、榨油、锯木头、排水,这样,风车就遍及荷兰了。

风车诉说着昨天的故事,又展现了今日的生活。荷兰的木鞋、风车、奶酪和郁金香号称“荷兰四宝”,而木鞋为四宝之首,则是当年抵御海水的生活用品。难怪,我们从布鲁塞尔驱车去阿姆斯特丹,未进城,导游先将我们带到郊外一家专售木鞋的工厂。

几幢木屋,坐落于池塘之畔。一辆辆大巴、中巴停靠于此。导游像赶鸭群似的吆喝着:“走啊,走啊,参观木鞋现做现卖。”只见,成堆的木块,整整齐齐码在一起。一位腰系围布的荷兰妇女,麻利地取过一块木块,塞进一台机器上,随着几声锯木头的刺耳声,一只木鞋雏形已基本而成,随后是加工打磨,上漆风干等,这种半机械化的制作工艺,让游人现场观摩,产生好感。参观结束,一旁礼品屋里,几十个货架上都是大小不一、色彩缤纷的木鞋。

导游恰到好处地介绍起来:“旧时的荷兰,地势低洼,全年晴好天气不足七十天,以致他们时常穿上敦实的木鞋,干活劳作,乃至在家里也习惯于此,这鞋便成了荷兰人的生活必需品,此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一双小木鞋,记录了荷兰人的生活与文化,难怪也成了众多游人的囊中之物。

只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会热爱我们自己。

鹿特丹大桥的奇思妙想——鹿特丹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建于1960年的欧洲塔,坐落在鹿特丹的派克港,因其外形极似船只桅杆而又被称为“欧洲桅杆”,是鹿特丹的象征。从内涵上讲,港口与桅杆也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港口的迷人风景还有被俗称为“天鹅”的白色伊拉斯谟桥。

港口与桥也是一衣带水的关系。这座风格独特、形象奇特的大桥,还是座开启式大桥,一旦有大船通过,可以启动桥面,让其安全驶过。

以港兴市、以桥连市,桥梁为城市、为港口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便利,也为之带来了一种文化。

我们也需要这种文化,使之展现城市的气韵和风骨。

威尼斯岛上的乐与叹

威尼斯,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它伴随着亚得里亚海而潮起潮落,威尼斯人则以桥与舟,将一百多个小岛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座水上旅游胜地。而最为迷人的是“刚朵拉”,高高翘起的船头船尾,轻盈便捷,独此一家。

圣马可广场的特异美——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飞狮和威尼斯保护神狄冕多尔的硕大圆柱,巴西尼加钟楼,两排整齐而庄严的总督宫,圣马可图书馆,圣马可大教堂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大教堂,这座风格多异的建筑,它有罗马式的大门,文艺复兴式的装饰栏杆,哥特式加上拜占庭式的圆顶,混合成一种奇幻现象。因为各个部分的美都太强烈,人们往往会被其特异的美分散了注意力。

但,圣马可广场上的鸽群最令人开怀、令人难忘。

这里的鸽子恐怕是全世界最同人和谐的,它根本就不怕人,飞到你的头上、肩上、手上,与你有多么亲近和善。为什么不怕人,因为这里的人们把它视作城市生命的延续,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你珍重鸽子,就是珍重生命,也就是珍重自己。难怪,在这里喂鸽子,也是一种美的延伸。

提到威尼斯,不得不提叹息桥的阴影。拜伦写道:“我站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上,一边是宫殿,一边是牢房……”叹息桥,那是连接两岸建筑横跨威尼斯小河的拱桥,造型优美,却有个凄凉的名字。据说,当年罪犯在一旁的法院受审后,一旦被押送走过这座桥时,意味着其已被定罪。古威尼斯共和国的刑罚十分严酷,断舌、挖目、烧死、纵马拖死等等,难以忍受,因而一旦走过叹息桥,除了叹息,别无他途。

而今,叹息桥已成人们历史的记忆,但法律的威严始终约束着每一个人。

叹息桥的阴影,是法律的尊严还是其他什么呢?

在罗卡角见识大西洋的脾气

“海上英雄,伟大民族,不朽的国家葡萄牙……”这是葡萄牙国歌《葡萄牙之歌》开头的歌词。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航海大国,守望着大西洋,以海兴市,曾经辉煌一时,并以船坚炮利殖民征服了比本土大一百倍的疆土。而今,这里是一片欣欣向荣,如诗如画的热土,也是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

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城市——里斯本,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为纪念航海王子亨利五百周年而建的纪念碑,外形像一艘大帆船,上有众多航海家、名将、传教士、科学家等雕像。

而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卡罗角,此为大地之端,大海之始,面临大西洋的狂风恶浪,终日以自己的身躯,为来往船只指明方向。

里斯本向西行三十多公里,就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欧洲之角,也称罗卡角或岩石角。海拔一百四十六米,地势十分险峻陡峭。它三面环海,崖高壁陡,四周是茫茫悬崖和光秃秃的岩石。山坡上有灯塔,悬崖边有纪念碑,书写16世纪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诗句“陆止于此,海始于斯”,颇有天涯海角之感。

我们一行来到时,正值大西洋狂风巨浪,方知风浪的巨大力量,人站立着都有被吹下悬崖之险。

但是,逆风之下的纪念碑依然岿然不动。

由罗卡角的狂风想到,在爱尔兰的布雷小镇,这也是一个靠近大西洋的地方。那天也是风雨交加,大地大海都是白茫茫一片。远处的海浪翻着白花,轰鸣声由远而近,听得心里一阵阵不寒而栗。“啊,大海的叫喊声多么有力量,仿佛穿透了我们的心扉一般。又好像在擂动着战鼓,敲打在我们心头。”我们在爱尔兰的科克,在挪威的卑尔根,面对阳光灿烂下的大西洋,它却是另一番模样,清新的海风,碧波万顷,水鸟在嬉戏在翱翔。大西洋像一个清纯的少女,更加妩媚动人。

这就是大西洋的两面性,这就是真正的大西洋。

科林斯运河的文明智慧

希腊神话里的海神波塞冬,手持一柄三叉戟,能在海面兴风作浪或者平息风浪。他的脾气像大海一样难以捉摸,难怪当地渔民和水手在出海前都要向波塞冬祈祷,祈求平安。

我们从雅典出发,前往爱琴海边的小城——科林斯。那是希腊古代文明发祥地。自然,也要祈求海神波塞冬,给我们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连接南希腊和伊奥尼亚、意大利的海上通道——科林斯运河。河岸高达八十米,宽只有二十四米,两边垂直如同工整切割过般的峡谷。从雅典乘车而来路过,只见悬崖峭壁下一丝绿水,景致非常独特。

科林斯运河全长六千三百米,它连接萨洛尼克斯湾和科林提亚湾,是从爱琴海群岛通往伊奥尼亚海群岛及意大利的捷径。否则,要航行四百公里绕道伯罗奔尼撒半岛。

我们特意站立在运河铁桥上,果然秋高气爽,眺望远方一片碧海蓝天,俯看运河的河谷,只见崖壁的表面,虽经千年风吹雨打的雕刻、岩石被风雨侵蚀,却依旧充满青春光华。一丛丛野草荆棘,绝处逢生,透出旺盛的生命力。河水清澈如蓝,偶见游船货船鸣笛而过。这就是古希腊人的智慧的杰作。

古希腊,何止是这一处迄今闪烁光芒的文明,举凡西方民主政治、哲学思想、戲剧、建筑,乃至奥林匹克运动会,都源于此地。

从科林斯运河,便可见一斑。

伊丽莎白号游船新功能

苏格兰爱丁堡,这座岩石上的古堡,黑黝黝的外表,并不显眼,却是苏格兰人心中的骄傲。阿盖耳炮台、米尔斯山炮台,可俯瞰爱丁堡远郊的北海。而今,硝烟早已散尽,每天下午一点,伴随着钟声,炮台便礼炮齐鸣,隆隆的响声,传遍北海上空,这是和平的号角。

爱丁堡地下的军事博物馆,珍藏着“镇馆三宝”:权杖、王冠、宝剑。这三件16世纪传下的神器,记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苏格兰历史。

在爱丁堡的海滨码头,停泊着一艘游船。虽说其貌不扬,但名气惊人。

它就是以伊丽莎白女王名字命名的皇家游船。它的最后一次航行,就是在香港回归中国时,英国王子查尔斯携末代总督彭定康等,坐上此船,带着复杂的心情返回英国。

在这次末路之行后,这艘游船便停靠到爱丁堡,永远停泊于此,不再出航。只是作为当地一个旅游参观的景点。

参观时,需购买门票。穿过用钢质材料搭起的三层楼简房,随楼梯步入游船。船舱的各个房间都可以参观,但是,像女王、王子等曾经的卧室,被大玻璃封闭,可以透过玻璃朝里张望。据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床一椅都是按原样摆放的。在船舱的大房间里,有许多关于这艘游船和皇室的种种历史照片和文字材料。当然,最令游客感兴趣的是,女王和王室是如何在游船上生活的。朴实无华的游船外表,却掩饰不住王室的雍容奢华、富丽堂皇。

不过,一艘退役的游船,可供市民和游客参观,以构筑一条与平民沟通的渠道,也可满足一下常人对王室神秘内幕的一丝窥探欲望,这倒是游船开发的意外“功能”。

据最新资料,近些年游船新辟举办商务酒会或婚礼酒会的业务,让这艘皇家游船更加“接地气”,更加亲民化。

这种新功能,对我们是否也有点启发呢?

冰火之地的海盗后人奇迹

号称世界上最北的首都——雷克雅未克,位于冰岛西南部的法赫萨湾畔,濒临大西洋。传说在公元874年,阿尔纳森第一个登上雷克雅未克海滩并定居。后来者发现港口附近因地热而整日雾气水汽连连,称之为“冒烟的港口”,而雷克雅未克在冰岛语中即为此意。

三面临海,一面靠坡的雷克雅未克,尽管冰雪交加,大地披上银装,但是市中心的一池碧绿的湖水,碧波荡漾,野鸟戏水漫游。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地热供暖的城市,不少人家修建了热水暖房,种上水果蔬菜和花卉,所以,城里花店比比皆是,还出口鲜花。

然而,现在的雷克雅未克,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早已将冒烟的地热收集起来,物尽其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人口用上了地热,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清洁的城市,人称“无烟之城”,这里已是人间胜地一般。

北岸湾畔,一座维京海盗船的模型,构思奇妙,一排排鱼骨鱼刺,令人生畏,却给人遐想。传说,这是当年海盗登陆上岸的地方,离开了大海,人们还是想着海的笑声,海的哭泣,于是乎,人们临水而居,城市也因水而兴。而今的海湾港口,渔船来来往往,熙熙攘攘,辛勤劳作,与海拚搏,捕获鱼货,便可上市供应。据悉,其人均捕鱼量是世界第一。

冰岛人是在如此瘠贫的荒原上建立起美好的家园。他们因地制宜,勤劳奋斗,靠着一种精神和勇气。走马观花之中,深深被他们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所折服,虽说偏于欧洲大陆之外,他们仍然赢得了欧洲的首肯,谁也不能小觑。

海盗是祖辈的历史,但,“出路”是可以选择的。

莫赫悬崖,聆听“海誓山盟”

爱尔兰西部海岸的莫赫悬崖一带,风光绮丽旖旎,曾经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地方”。

莫赫悬崖突兀地耸立在大西洋边,它由地壳变动和大西洋骇浪惊涛无数年冲击而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奇特地显现出密密的层次,彷佛是一部部千古巨书,令人赏心悦目。悬崖附近,高耸着一座圆柱体的荒废不堪的古堡,像一个颓然而立的骑士。夕阳西下,又见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涌动着一片片灿烂夺目的金辉。

莫赫悬崖是欧洲最高的悬崖,最高处距海平面有两百米,站在那里眺望大海,能聆听大海的呼吸声,也能收获一种伟岸的感觉。

据说,莫赫悬崖最适合在阴雨连绵的上午前往参观,云层挂得很低,天空似乎触手可得;厚毡毯般的草地在湿润的空气中更显出一种刻骨铭心的绿;如果狂风大作,吹乱头发与衣襟,不要在意,沿着山坡一直向上走,然后往身下看,往远处涛声若雷鸣的大西洋看……

而我们则是在一个阳光明朗的秋日,来到这里,令人肃然起敬。只见那陆地与大海的分界,欧洲最高的一处悬崖,黑色的峭壁若刀砍斧削,以九十度的垂直,决然立于冰冷海水之中。在大西洋的狂风巨浪下,这里许多地方是不长树木,只有一簇簇知名和无名的野草,绿茵茵覆盖着悬崖峭壁,仿佛为其披上一件绿色的衣袍。两百米高的悬崖,呈锯齿状沿克莱尔郡海岸线延伸出八公里之远。海浪拍击岩石与涵洞,海鸟回旋,发出尖利的叫喊。这里没有浪漫、温情的环境,这里的自然风光是清幽、雄壮。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认为这里更加适合见证“海誓山盟”的爱情,就像《呼啸山庄》里那般酷烈的爱情。

难怪,许多恋人喜欢来此互表衷心。虽然这里已到天涯海角,如此遥远如此清灵,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恋人心的真诚和执著,面对大海,面对悬崖,恋人们在此山盟海誓:像大海那样永存,像悬崖那样屹立,哪怕海枯石烂,依然情深似海。

大海、悬崖,是一种自然景观,但又成为一种精神和文化。

……

英国“大海诗人”梅斯菲尔德留下诗句:我多想再次回到大海/倾听那奔越的潮汐的呐喊/那野性的呼唤如此清晰使我无法拒绝/风舞云飞,浪花涌溅,还有那海鸥的哭啼,是我唯一的惦念。

在欧洲,因为有了大海,人们与之为伴,由此一个个名城临海而建,与大海为伴,以大海为生,进而蓬勃发展。汉堡、赫尔辛基、都柏林、卑尔根、科克、海牙、斯德哥尔摩、巴塞罗那等等,数不胜数。

我们在欧洲的海滨城市游览,从中汲取大海的智慧和力量,也尽情享受着大海带来的一切……

猜你喜欢

奥斯陆游船悬崖
乘游船
马车与游船
挪威最美之奥斯陆图书馆:巨型悬臂“阶梯”
悬崖采割夏至蜜
幻影游船
悬崖
徕卡推出奥斯陆限量版M Monochrom Typ 246相机套装
你是牧羊犬,你知道吗
悬崖边的树
悬崖边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