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2014-04-29杨启星
摘 要:内部控制不足的问题是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问题,它不仅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还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是社会发展中一支活跃的力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到企业总数量的99%以上,其在生产总值、进出口、纳税等方面占有极大比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涉及的范围广、数量多,一直以来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愈演愈烈的市场环境变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危机越来越强,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这说明一些中小企业在没有正式投产或没有赢利之前就倒闭了。造成中小企业寿命偏短的因素有很多,内部控制失效是其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基于此背景,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从社会发展来看,中小企业将一直担当着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而且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中小企业很多是由家庭制的民营小企业或作坊转变而来,管理者往往素质不高,思想观念受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太先进,导致其重生产轻管理,一味地将目光放在生产部门,认为只有搞好生产,企业才能获得更多利润。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忽视长期利益,导致内部控制出现重大偏差。对他们来讲,内部控制是不切实际的,内部控制或许对大企业有作用,但在中小企业只是增加负担,带来的效益并不明显。另一些管理者虽然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将内部控制看成某个部门的事情,没有从全局考虑。企业管理者的思想间接地影响着企业员工,所以企业员工也不重视内部控制,从而深深影响着企业的管理。
2、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失效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执行有力的会计监督机制。首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保证相关人员对所做工作负责。内部审计以及财务等职能部门发挥监督的作用,与企业形成有效的防控管理體系。其次,财务部门要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及财务成果,保证会计信息公布是有效的、真实的、完整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者并没有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会计核算只是走走形势,会计核算内容不完整、不准确。
3、风险管理水平落后
中小企业最大弱点是重数量轻质量,大多管理者只重视眼下的销量与利润,急功近利经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另外,由于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机制,在投资决策上往往凭主观臆断,盲目性大,给企业带来了风险。当然,也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体制,但结构单一,对市场的分析能力较弱,也没有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软件,总体管理水平较弱。而许多中小企业还带有强烈的家庭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者对于风险控制的态度。
二、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种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从而影响内部成员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内部环境受管理者的影响较大,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强弱直接反映在员工身上,所以管理者要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意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性,放宽眼光,不局限于眼前利益,营造良好环境,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其次,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二者紧密相连,完善的治理结构能够为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同时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对内部进行有效监控,从而促进治理结构的完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因此,为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势在必行。
2、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首先,提高内部审计的认识。内部审计对中小企业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有的中小企业只闻其名,到底做些什么不得而知,更谈不上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了。因此,中小企业要对内部审计功能有一个充分了解,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其次,明确审计责任人。中小企业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员工数量较少,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可能不太现实。对此,为了能够实现内部审计功能,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殊情况,明确内部审计责任人来实施内部审计。再次,切实转变观念,做好审计工作。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往往形同虚设,许多人认为它并没有什么价值。因此,要在提高审计认识的基础上,不断转变工作观念,切实做好工作,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制度
一要借鉴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小企业应该借鉴国外成功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在其内部形成试点。完善和创新中小企业自身的结构,以解决内部控制基础薄弱的问题。在治理结构的优化上,主要从决策多元化着手。二要完善中小企业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风险防控体系对会计风险的防范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降低风险无疑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讲,风险可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首先要对事业单位自身的潜在风险加以有效识别,并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其次尽可能以量化的指标来评价风险,并判断风险的存在程度。最后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并组织实施该措施,以完成对其风险的规避。
参考文献:
[1]陈乃醒,傅贤治主编.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邢玉霞,孙洪雁.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11(06).
作者简介:杨启星(1981.11.10-),男,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动画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