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对肥胖者急腹症的重要性
2014-04-29唐传飞
唐传飞
【摘要】急腹症是常见的临床病症,必须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腹部的体格检查对急腹症非常重要,有时可明确作出诊断。而肥胖的急腹症患者,因腹壁脂肪厚,腹腔脏器脂肪堆积,腹部体格检查难度大,这就需要我们对肥胖的急腹症患者,必须进行更耐心、细致、全面的病史询问。
【关键词】肥胖;病史;急腹症;误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22-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人口日见增多,尤其是儿童肥胖者更多,急腹症患者中的肥胖者也相应增多。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特点为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变化多,需要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一旦延误诊断,治疗措施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腹部是急腹症病人的重点检查部位,而肥胖者脂肪主要容易积累于腹部,内脏更容易引起脂肪积聚,这就给腹部体格检查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儿童肥胖患者,诉说不清,主要通过体格检查来确定诊断,则更加困难。
首先是望诊,肥胖患者,由于腹壁脂肪多,并且脂肪缺乏韧性,腹部外形会随体位不同而有所改变,对腹水的诊断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少量腹水有可能漏诊。另外,难以观察到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容易漏诊肠梗阻。
其次是触诊,急腹症的诊断常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腹部触诊来确定,触及的包块体积较实际体积要大,并且境界不清,质地难以确定,体积较小的包块则难以触及,有可能把腹壁包块误认为是腹腔内包块。液波震颤因脂肪多而无法检查。
再次是叩诊,腹部叩诊有助于鉴别腹腔内肿块或脏器病变的性质。胃肠道空腔脏器或气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表示腹腔内存在游离液体,而肝脾实质性脏器叩诊呈实音。肥胖患者由于腹壁脂肪厚,腹腔脏器脂肪堆积,空腔脏器叩诊可为浊音,肝脾实质性器官相对浊音界扩大并上移,而少量液体及现在少见的阿米巴肝脓肿则无法叩出。
最后是听诊,应注意肠鸣音的变化及血管杂音。肥胖患者因腹壁脂肪厚,声音传导差,听诊音可减弱或消失。
现笔者就进修期间遇到的肥胖患者误诊病例予以介绍分析。
分析:患者有痛风病史,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炎痛喜康,可直接损伤胃黏膜,还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导致胃溃疡,并穿孔。对该病人的误诊是由于我们医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只考虑病史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血白細胞升高,主观上已给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而未全面考虑患者有痛风病史,并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未询问以前是否有上腹痛病史。另外,该患者体型肥胖,体格健壮,对疼痛耐受性强,腹壁脂肪厚,穿孔小,渗出液少,因而上腹部压痛不明显。脏器脂肪积累多,炎症扩散慢,类似阑尾炎发病的临床表现。脂肪组织缺乏神经,对疼痛刺激不敏感,腹膜刺激征表现不明显,因而导致误诊。
(somogyi法),按重症胰腺炎治疗,患者疼痛缓解,生命体征平稳,查增强CT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即行手术治疗,患者一月后痊愈出院。
分析:患者饮酒后引起上腹剧痛并转移至右下腹,且伴有腹膜刺激征状,一般考虑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但最后诊断却是癌结节破裂出血,临床少见。对该患者误诊是由于患者所患疾病已治愈,间隔时间长,患者未交待。另外,患者也因体型肥胖,腹壁脂肪厚,腹腔脂肪多,肝脏上移,触诊困难,而导致误诊。
附表 三例误诊病例体重超标情况
讨论:掌握病史对急腹症的诊断非常重要。询问病史,力求全面系统,详细可靠,既要重点突出,又要联系整体。既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又要考虑过去史,不少急腹症患者常有以往类似发病史。医生应结合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认识和探索客观存在的疾病特点,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切勿凭一两个典型症状、检查指标而轻易作出诊断。
参考文献:
[1]陈文生,潘祥林主编,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20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