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对癌痛患者麻醉止痛药物应用效果的影响

2014-04-28

中国药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癌痛情志癌症

律 师

(河北省承德市第六医院,河北 承德 067200)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觉,30%以上癌症患者伴有疼痛,70%以上晚期癌症患者伴有疼痛[1],可见疼痛是癌症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患者自尊、自我形象以及生存质量。解决癌症患者疼痛,帮助患者恢复舒适是医务人员的主要治疗目标。疼痛三阶梯治疗使癌性疼痛患者得到了一定的治疗,但患者对此法的有效性、差异性及麻醉止痛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偏见和误解,致使药效不能发挥最大、最佳效果。最新医学研究证明,只要正确评估疼痛,恰当使用止痛药物,90%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缓解[2]。笔者观察了我院对癌痛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旨在改善患者的认知状况,提高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88例癌症疼痛患者,其中胃癌22例,肝癌21例,胰腺癌18例,肺癌15例,乳腺癌 12例;男 45例,女 43例;年龄 38~60岁,平均(44.85±2.54)岁;病程 3 ~6 岁,平均(4.42 ±1.2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54例,初中以下34例。所有患者意识清楚,能够正确进行交流和沟通,知情同意参加此项干预研究。

1.2 方法

入院时收集患者的主客观资料并进行分析,列出存在的问题,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和药师共同分析研究制订综合干预措施,并严格实施和评价效果。

情感干预:和患者沟通时语气柔和,体现出关心和友爱;为患者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时刻考虑患者的感受和利益,做到换位思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使患者能够正确倾诉和描述疼痛症状和程度,不掩盖和虚报疼痛。

暗示疗法:医务人员可通过语言、行为、情绪等给患者以暗示,以减轻患者心理不适感和疼痛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安慰。比如,患者述疼痛难忍时,可暗示已经使用了止痛药物,疼痛马上就会缓解,实则未注射,同时给予鼓励,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也可以暗示马上就会为其注射止痛药物,将药物放在患者视线可及之处,使患者感到心里踏实,放轻松些也许疼痛会好转的。

情志干预:运用情志安慰、疏导、移情与借情以及情志相胜法对患者实施干预,以使患者情志稳定、气机条达。比如,与患者谈其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其对疾病和疼痛的注意力;也可以鼓励患者进行情感宣泄,以发泄内心积郁,从而心里轻松,对疼痛感觉减轻或增强抵抗力。

循环式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一对一,面对面”,或集中教育的方式,向患者介绍癌痛的原因、疼痛评估、治疗方法、麻醉止痛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尤其对成瘾性和耐药性药师要做好正确引导和解释,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纠正错误认识和减轻内心的恐惧感,从而使患者服从医嘱,达到减少麻醉止痛药物的用量和延长使用间隔时限的目的。

自我形象干预:癌痛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或人格变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紧张、害怕、恐惧和承受能力降低等,持续不断的疼痛和长时间应用麻醉止痛药物还使患者产生绝望、抑郁、自卑、病耻感以及自我形象错乱、精神恍惚等,致使其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和对麻醉止痛药物的依赖性增强。因此要加强患者的心理和认识干预,帮助其正确认识和评估自身形象,以杜绝自杀、跳楼等各种意外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在入院时和入院15 d后,采用自拟的问卷调查及生活质量评价综合干预措施效果。生活质量采用QOL各项指标记分法[3]。内容包括疾病及治疗不良反应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精神心理状态、社会与家庭、日常生活等12项,每项1~5分,总分6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综合干预后,癌痛患者对麻醉止痛药物的认知和依从性发生了很大变化,说明综合干预有助于癌痛患者建立使用麻醉止痛药物的正确认知和依从性;经过综合干预后,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很大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表1 综合干预前后癌痛患者对麻醉止痛药物认知和依从性比较[例(%)]

表2 综合干预前后癌痛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综合干预前后癌痛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项目症状与体征精神心理状态社会与家庭日常生活情况总体生活质量干预前7.2 3 ± 4.2 4 7.3 7 ± 3.6 4 8.4 7 ± 2.358.1 8 ± 2.3 2 3 1.25± 7.4 1干预后1 1.6 4 ± 2.2 7 1 3.5 7 ± 2.1 4 1 2.7 2 ± 2.2 3 1 3.5 2 ± 3.454 5.95± 8.0 6 t值8.6 4 1 0.1 6 8.3 3 8.755.4 0 P< 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3 讨论

癌痛对患者的躯体以及精神、心理、社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癌痛要得到充分治疗,既与医护人员有关,也与患者对治疗药物的认知和接受有关[4]。加强对癌痛患者的认知干预,提高其对麻醉止痛药物正确认识和遵医行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癌症疼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分镇痛药物治疗和非镇痛药物治疗,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药师要及时对患者做好用药指导,配合医生、护士对患者实施综合干预,使药物产生最好的药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患者舒适感。

麻醉止痛药物因其本身药理作用特点及其不良反应的特殊性,容易给患者造成恐惧、惊慌、惧怕成瘾,或者产生药物依赖性等,影响治疗措施的落实以及药效的发挥。因此,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要注意做好关于用药的宣教和干预工作,积极开展认知教育、情志干预、情感干预、暗示疗法以及连续的循环式健康教育工作,以帮助癌痛患者正确认识疼痛、了解药物,在情志稳定的同时服从医嘱和规范治疗,不断提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要做好患者家属的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家属了解麻醉止痛药物管理方面的知识,对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都很有帮助[5],对麻醉止痛药物的管理和使用教育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药师要承担主要宣教任务,通过与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努力实施综合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对麻醉止痛药物建立了正确的认知,依从性获得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不断提高,患者不在为疼痛而烦忧,也不再为获得麻醉止痛药物而犯难,更不会惧怕成瘾、依赖等问题的发生,说明综合干预措施解决了癌痛患者的疼痛问题,有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素玲.缓解癌症疼痛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0):450-452.

[2]叶琴琴,杨 玫.疼痛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9):41.

[3]孙 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3-54.

[4]毛芙敏,郭新海.肿瘤患者对镇痛药物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调查[J].中国药业,2012,21(20):55 -56.

[5]李秀荣,陈玉芹,钱满芹,等.癌痛患者家属对麻醉止痛药物认知情况调查与健康教育[J].中国药业,2012,21(13):45.

猜你喜欢

癌痛情志癌症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