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强龙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8例临床研究

2014-04-28梁文娜

中国药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腰骶部甲强龙鞘内

梁文娜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科,山东 聊城 25200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多发于胸段或腰骶段,临床表现主要为刀割样痛、持续性烧灼痛、持续性跳痛、闪电样痛、间隙性针刺痛以及痛觉、感觉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1-2]。为探讨甲强龙复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PHN的临床疗效,笔者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骶部PHN患者114例,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备案处理。其中男64例,女50 例;年龄 48~70 岁,平均(57.50±1.49)岁;病程 98~176 d,平均(169.72 ± 14.23)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7 分。排除其他部位疼痛、椎管内给予镇痛药物、凝血功能异常、穿刺位皮肤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甲强龙组(A组)、咪达唑仑组(B组)与联合组(C组),各38例。3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表(n=38)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L2~3间隙以18号穿刺针行硬膜外穿刺,并在出现空落感及无注射空气阻力后给予药物;于L3~4间隙以25号腰麻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发现流出脑脊液后给予药物。A组硬膜外给予甲强龙[规格为 0.5 g(以甲波尼龙 C22H30O5计),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98,批号为20111206]80 g/L联合鞘内给予0.9%氯化钠注射2 mL治疗;B组硬膜外给予 0.9%氯化钠注射(规格为 250 mL∶2.25 g,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42020475,批号为20111023)10 mL联合鞘内给予 2 mg∶2 mL咪达唑仑(规格为5 mL∶5 mg,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33,批号为20111023)治疗;C组硬膜外给予甲强龙80 g/L联合鞘内给予咪达唑仑2 g∶2 mL治疗。3组患者均每7 d注射1次,1个疗程4次,治疗1个疗程。若患者疼痛显著,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规格为0.1 g×50粒,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30662,批号为20111024)口服,起始100 mg/次,每3 d 1次,若镇痛效果不足,可逐渐增加至100 mg/次,1次/日。若患者发生暴发性疼痛,给予曲马多缓释片(规格为0.15 g×6片,深圳南方盈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10011,批号为 20111027)口服,50 mg/次,每 12 h 1 次。患者出院后随访8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 3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7,14,21,28,56,84 d 疼痛情况、睡眠质量。疼痛情况依据VAS评分判定,于疼痛部位以牙刷轻刷,无疼痛记0分,剧烈疼痛记10分[3]。睡眠质量评定,难以入睡记1分,睡眠良好记5分[4]。每次评分均于给予患者药物前进行。观察3组患者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以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 χ2检验(α =0.05),P <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4。

表2 3组患者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s,分,n=38)

表2 3组患者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s,分,n=38)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 A 组比较,#P <0.05;与 B 组比较,▲P <0.05。表 3同。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A组B组C组9.3 3 ± 1.2 1 9.4 0 ± 1.2 2 9.2 3 ± 1.3 4 7 d 5.2 3 ± 1.0 1*4.8 1 ± 0.9 2*3.7 9 ± 0.8 1*1 4 d 4.8 0 ± 0.9 3*4.6 8 ± 0.8 7*3.9 3 ± 0.8 8*2 1 d 4.6 9 ± 0.8 9*4.4 2 ± 0.9 0*4.0 1 ± 0.7 8*2 8 d 8.0 1 ± 1.1 9*7.7 8 ± 1.1 2*4.1 2 ± 0.9 7*#▲5 6 d 8.5 2 ± 1.2 3*7.9 8 ± 1.2 9*4.3 7 ± 0.9 1*#▲8 4 d 9.2 3 ± 1.4 9 9.1 6 ± 1.4 1 5.4 2 ± 1.1 9*#▲

表3 3组患者不同时间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n=38)

表3 3组患者不同时间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n=38)

?

表4 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n=38]

3 讨论

治疗腰骶部PHN,无论是常规药物,还是鞘内或硬膜外给予局部麻醉或激素类药物,均无法达到长期镇痛的目的[5]。以硬膜外给予甲强龙或鞘内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腰背部疼痛,均达到了有效缓解疼痛的疗效[6]。联合应用硬膜外给予甲强龙与鞘内给予咪达唑仑,60 d内机械性后背痛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7]。

甲强龙属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硬膜外给药能消除损伤神经周围的炎性反应与水肿,降低神经组织的纤维化水平,促进恢复神经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减轻疼痛[8]。咪达唑仑属苯二氮 类药物,鞘内给药能直接作用于脊髓内苯二氮 的相关受体,以阻断传导伤害性刺激,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二者协同作用,能缓解腰骶部PHN患者的痛苦[9]。

本试验结果显示,C组患者治疗后28,56,84 d的 V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B组(P<0.05),提示甲强龙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PHN的长期镇痛效果显著优于两药单用。同时,C组恶心呕吐、头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与A组、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联合应用甲强龙与咪达唑仑并未使不良反应显著增加。

综上所述,甲强龙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腰骶部PHN的长期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于勇勤,李 钊,梁凤山.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6 -28.

[2]牛庆峰,姜 霞.改良神经阻滞用药配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2):218 -219.

[3]王信春,龙振华,周 敏,等.不同初始剂量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2):314-315.

[4]刘兰芹.托吡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4例[J].中国药业,2013,22(5):76-77.

[5]徐清榜,张小沼,刘堂华.硬膜外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2):142-146.

[6]刘 萍,边 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药物治疗[J].中国药业,2001,10(12):61-62.

[7]凌地洋,王哲银,卢振和,等.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0):587-591.

[8]杨庆武,张建立,邓云虎.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神经根水肿干预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162-163.

[9]张湘君.探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在椎管内麻醉患者镇静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3 -14.

猜你喜欢

腰骶部甲强龙鞘内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联合全身激素应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恢复观察
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和甲强龙治疗EB病毒感染患者对症状改善及病毒转阴的影响
非霍奇金淋巴瘤鞘内化疗的研究进展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鞘内药物治疗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