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疗效比较

2014-04-28许树长

中国药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兰索拉性溃疡质子泵

刘 宁,许树长

(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65)

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胃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发生率在60%以上[1],临床病死率则高达50%[2]。因此,对具有发病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早期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3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具有消化性溃疡高危因素的患者。纳入标准[3]:严重创伤(脑外伤、胸腹外伤、大面积烧伤、大型手术);休克或低血压持续状态;严重感染诱发败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合并机械通气2 d以上;合并长期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应用史;合并长期禁食史;合并1年内消化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病史;合并严重黄疸。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岁;孕妇;入院时已发生溃疡或无法判断溃疡与入院先后关系。所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均已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病因进行分层,各层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入 A,B,C组,各 40例。A组中,男 23例,女 17例;平均年龄(48.37±8.39)岁。B 组中,男 25例,女 15例;平均年龄(50.24±9.39)岁。C 组中,男 22 例,女 18 例;平均年龄(51.88±10.52)岁。各组患者性别组成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A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针剂(商品名洛赛克,广东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3308,规格每支 40 mg)20 mL,B组给予泮托拉唑针剂(商品名韦迪,湖南赛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23369,规格每支 40 mg)40 mg,C组给予兰索拉唑针剂(商品名奥维加,江苏奥塞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36,规格每支 30 mg)30 mg,均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终点为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消除、患者死亡或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均留置胃管,以观察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并于用药前、用药3 d、用药7 d时测定患者胃液pH,于治疗7 d后评价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和腹泻、肌痛、视觉异常、皮炎4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

1.3 诊断标准

应激性溃疡诊断标准:胃管抽出物、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出血。大出血诊断标准:呕血、胃液抽出咖啡色胃液,肉眼可见的便血,明显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血红蛋白短时间明显下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至表3。可见,兰索拉唑起效更快,但3种药物的最终抑酸效果无差异;C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83,P >0.05)。3组患者腹泻、肌痛、视觉异常和皮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1 3组患者胃液pH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用药前 用药后A组(n=4 0)B组(n=4 0)C组(n=4 0)7 d 4.2 0 ± 0.8 9*4.1 3 ± 0.9 4*4.35± 0.8 8*2.5 3 ± 0.8 7 2.4 8 ± 0.9 6 2.55± 0.8 9 3 d 3.6 8 ± 0.9 9*3.5 1 ± 1.0 1*4.1 0 ± 0.9 8*△

表2 3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例(%)]

表3 发生应激性溃疡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应激性溃疡起病隐匿,患者死亡率均较高,因此进行积极的早期预防显得十分重要。目前认为,诱发应激性溃疡的主要机制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跃,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和黏液分泌减少[5];应激反应致使胃黏膜通透性增加,胃内H+扩散至胃壁造成损伤[6];应激导致的迷走神经兴奋可使胃黏膜静脉短路血管大量开放,造成胃黏膜缺血缺氧,降低胃黏膜防御功能;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胃泌素分泌增加,促进胃酸分泌[7]。在上述机制中,胃酸均是起到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胃液pH降低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关系已通过研究得到明确。Martindale的研究表明,胃液pH≥4.0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接近于零[8],因此维持胃液pH≥4.0在防治应激性溃疡的过程中至关重要[9]。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雷贝拉唑均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其原理为抑制胃壁细胞 Na+,K+-ATP酶活性,以提高胃液 pH。奥美拉唑作为第1代质子泵抑制剂,在推出后立即取代胃黏膜保护剂、H2受体阻滞剂而成为防治各型溃疡的首选药物。与奥美拉唑相比,泮托拉唑具有更高的质子泵选择性,且其对肝色素酶P450的诱导和抑制作用较轻,因此对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适用。兰索拉唑则是在奥美拉唑的基础上对其侧链进行修饰,使其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且使其抗幽门螺杆菌活性提高了4倍。因此,3种质子泵抑制剂各有所长。本试验也证明,3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相类似,提示3种药物均可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且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刘丽敏.泮托拉唑静脉滴注预防应激性溃疡43例[J].中国药业,2013,22(23):93-94.

[2]章德华,江砚明.奥美拉唑治疗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0):36.

[3]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应激性溃疡预防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专家研讨会议纪要[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939-940.

[4]张艳玲.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概述[J].中国药业,2014,23(8):89-91.

[5]李 冲.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应激性溃疡82例[J].中国药业,2013,22(8):110 -111.

[6]喻 棣,陈剑云,金 凯,等.奥美拉唑治疗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 84例[J].中国药业,2013,22(5):102-103.

[7]叶小兰,魏宗赛,杨 芳.早期鼻饲在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 039.

[8]Martindale RG.Contemporary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ess-related mucosal bleeding[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5,62(10 Suppl 2):S11-S17.

[9]卢年芳,郑瑞强,林 华,等.国产泮托拉唑与进口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4):295-298.

猜你喜欢

兰索拉性溃疡质子泵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及禁忌*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质子泵抑制剂增加病毒性肠胃炎风险
重症脑出血病人血清HSP70、HSP90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
兰索拉唑的十例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