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数学教材应做到“五变”
2014-04-26陈华忠
陈华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与生活经验等,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加工处理,让教材中的例题、文字说明和结论等书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
一、变数学为生活——用好教材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学习“位置与顺序”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看一看,用“前后”、“上下”、“左右”说一说景物的相对位置,同时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
教师若能经常地、有意识地、恰当地融入生活素材,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
二、变静态为动态——活化教材
教材中的情境图是静态的画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情境图处理成可操作的动态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感受数学知识鲜活的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
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更好地利用情境图,教师可以把它设计成一个动态的情境串。先出示20只羊,让学生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怎样分,就能一眼看出有20只;接着,从四面八方跑来80只羊,让学生感受现在的羊比20只要多得多,学生再估一估羊的只数,感知100的多少;第三步,小羊变成了小棒、正方形、圆形,让学生试着数数,感知整十数;最后,在草地上画出100个小方格(每行10个,共10行),小羊排好队准备在草地上休息,分批进入小方格,每进去一些,就让学生说说那个数的组成,全部进去以后说一说这个小方格中休息的是第几只羊。这样,通过情境串的形式,把静态的图画变成动态,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情境图发挥了最大的价值。
三、变枯燥为情趣——趣化教材
教师应把教材中枯燥的、难以感受理解的内容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勾勒出各种“生活画面”,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设计“有趣练习”,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如“七的乘法口决”课堂练习可以这样设计:师:“七”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古代很多问题与七有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七言诗(播放《枫桥夜泊》),这首诗有多少字呢?你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吗?
生:四七二十八。
师:(课件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刻舟求剑”的故事)这五副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块?同样用一句口诀算出来。
生:五七三十五。
……
师:实际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与七有关的问题?
(学生举例,自由发言)
师:一个星期有7天,一个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生:六七四十二。
师:(课件出示)七个小矮人伴着音乐唱歌:“一个矮人一张床,七个矮人七张床,一个矮人两个碗,七个矮人十四碗。”听音乐,自己继续编一编。
这样,教师将乘法口诀同文学、音乐、生活常识等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讨论、对话、唱歌中思考,把七句抽象的“七的乘法口诀”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图,让学生在“玩、做、唱”中不知不觉地将枯燥的口诀输入到“记忆存储器”中。
四、变结论为过程——体验教材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形成的数学知识才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和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然后出示平行四边形,问:“大家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怎么计算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突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从书上看到的。”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生:“我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一块来,再拼成长方形。”师:“你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沿着高剪,不沿着高剪可以吗?”该生摇头。师:“不要紧,下面我们就一起动手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本来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变成了让学生验证结论的过程,从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变抽象为直观——拓展教材
小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他们的思考往往要以具体表象作为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参与探究与思考。
如:教学“圆环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在纸面上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用剪刀把圆剪下来。接着在圆面上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同心圆,再将这个小圆剪下来,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呢?(圆环)最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求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需要老师教,学生就能牢固掌握。
又如“圆柱表面积”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圆柱形茶叶罐,请算一算要生产一个这样的茶叶罐,需要多少铁皮呢?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生:这个茶叶罐所用的铁皮包括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要计算需要多少铁皮只需算出它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的和。
师:若要算这个圆柱体笔筒需要多少塑料,应该算出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生:因为笔筒没有盖,所以只要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再加上一个底面积就行了。
师:若要算这段塑料水管需要多少塑料呢?
生:只需要算出侧面积就行。
……
师:从刚才的探讨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上述教学片段,教师抓住教材的本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活动,并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让学生既获取所学知识,又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责任编辑:徐新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