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套用造境
2014-04-26严建英
严建英
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感悟给予欣赏与激励,开启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致,让学生有效习得语文的能力,充分享受阅读学习的快乐。
一、讲究方法,精当裁剪
语文阅读课堂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在学生的“未知处”巧引妙导,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充分挖掘学生言语表达中的鲜活火花,捕捉精彩之语,让预设与生成美丽邂逅。
教学片段: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
师:作者在写海底的物产时,除了写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还写了什么?
生:作者还写了鱼。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鱼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鱼的?
生1:我从“成群结队”读出了鱼的数量很多。
生2:我从“多得数不清”知道了海里的鱼很多。
生3:我从“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中知道了鱼有很多很多。
师:海里的鱼真的是一半吗?
生:不是,作者采用夸张的修辞法。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夸张手法的运用吗?(生各抒己见)
师:文中除了用不同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多,还写了鱼的什么呢?
生4:我从“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话中体会到了鱼很美。
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鱼的美?(欣赏图片,根据学生的概括进行板书:图案、色彩、与众不同……)
师:请看图或发挥充分的想象力,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一写鱼儿的形形色色。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应挖掘文本的资源,重视习作方法的迁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展创新,进行灵活迁移,做知识和技巧的主人,习得语文的能力。
二、套用典型,创新文本
细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很多文章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了陈述、设问、感叹等句式。结合阅读课文的特点,教师可帮助学生积累并移植套用这些典型的句型,帮助他们规范语言,提高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教学片段: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祖父的园子》。(此文语言欢快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第十七自然段时,我们可以将这段文字以诗歌的形式在大屏幕中展示)
花开了
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
教师指导孩子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他们快乐地徜徉其中,脸上露出笑容,一个个学生沉浸于这份童年的无拘无束中。此刻,教师引领学生采用拟人手法写一写园子里的其他景物,一篇篇诗歌便应运而生了。
草长了 云飘走了
就像伸懒腰似的 就像外出溜达似的
蝴蝶飞了 蚂蚁走了
就像在跳着舞似的 就像赶去聚会似的
蟋蟀叫了 蚂蚱逃了
就像在高歌似的 就像躲猫猫似的
教师在阅读指导中挖掘了教材的写作因素,引导学生采用诗歌的形式仿写,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拟人手法运用的得心应手,写话时便能左右逢源,有效地提高了习作能力。
教师要用锐利的目光,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积淀精华,迁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在创作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使学生的人文感悟更深刻独特,使得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
三、造境建构,有效拓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阅读文本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创设具体的场景,渲染气氛,创生出新的言语情境场。在新的场景中,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对于文本、对于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使人物形象更鲜活,个性更丰富。
教学片段: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卡罗纳》。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品读完描写卡罗纳的语言之后,又用煽情之语渲染:此时此刻,每位同学的心已经与卡罗纳同学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人,试想,当亲人永远地离开我们的时候,心中会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悲痛,孤独在心里挥之不去。让我们再想一想,失去母亲后的卡罗纳在家里,在回家的路上,他又会怎样呢?请大家拿起笔来,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选择其中的一处写一写。
生1:走在通往回家的小路上,卡罗纳耷拉着脑袋,拖着铸了铅似的步伐,楚楚可怜地走着。没有了妈妈的陪伴,他感到回家的路没有尽头。
生2:在家的卧室里,卡罗纳无意间看到了地上有几根乌黑的长发,那是妈妈留下的痕迹,泪如泉涌,这几根头发成了他珍贵的礼物,他小小心心地把它握在手心。
生3:他望着挂在客厅里妈妈的照片,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妈妈,您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你把我一个人留在世界上,我是多么地孤独呀,内心悲痛万分。妈妈,我想您!”
生4: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想起您,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流呀流。妈妈,您在天堂里要保重呀!我会学着照顾自己的。
教师将文本进一步拓展,有效地创设情境,从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在“放学路上”、“在家中”“在夜深人静”……引领学生走进卡罗纳的生活,领会卡罗纳内心的想法,触及了他心灵那根最敏感的弦,进行了有“情”可发、有“形”可依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情境描写的魅力。
阅读教学应从文本的言语形式着手,既求同,又存异。求同,是引导学生求得与文本意义比较接近的理解。存异,就是要鼓励学生基于不同心理特点的阅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习言语表达,感悟篇章结构,与文本进行心与心地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知识在对话中不断生成,在交流中有效重组,在共享中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王天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