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一些尊重少一点责备

2014-04-26邹玉婷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1期
关键词:阿伟体罚惩戒

邹玉婷

尊重对儿童心理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自尊心是产生自我教育最直接的情绪体验。对于学困生来说,只有多尊重,少责备,用爱的情感呼唤、感化他们,才能舒缓其心里的矛盾冲突,解开心中的纠结。

一、冷静处之,不妄下定论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校纪、班规的突发事件,教师如不冷静处之,“粗暴的批评”、“愤怒的责骂”、“武断的结论”就会伤害学生一颗颗稚嫩的心,增强学生的敌对情绪。

记得我读初中的第一年,班上有个叫阿伟的同学,染着黄发,因为力气大,善打架,在班上称王称霸。学生背地里叫他“土匪”。一次,适逢镇上庙会,他竟邀了几个同学跑到街上东游西逛。回教室时,“其他几个同学”见已迟到,便规规矩矩地站在教室门口等待老师发落,而这同学却旁若无人径直走到自己位置上坐下。教数学的周老师见状,快步奔向他,用颤抖的右手食指指着他的鼻尖,通红的脸颊上嘴角急速地抽动:“你……你……,站起来!”随着一连串的责骂,“哐啷”一声巨响,玻璃碎片掉在地上,只见临窗而站的阿伟拳击玻璃后满手鲜血。这时的他昂着头,两眼圆睁,大声叫嚷:“我不要你管,我不上了。”他边说边向教室外走去。

吵闹声惊动了大家,班主任李老师随即拦住阿伟,用双手捂住他的伤口,拖着他走向卫生室。后来听说,阿伟的手上缝了两针,最终放弃退学念头的主要原因:一是被李老师付治疗费买水果探望的情景感动,二是经商的父亲因文化水平低,与别人发生经济纠纷却不会写《答辩状》教育了他。

记忆中的这件事,对我的震动很大,感触颇深:学生沾染了不良习气,尚未根深蒂固,教师的痛骂会触伤他们的自尊,使之产生逆反心理,萌发抵抗情绪,或者自暴自弃。当时的周老师,对偶然的突发事件,如果能有一点宽容之心,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忍而不发,不与其顶撞,课后,与其单独交谈,了解情况,指出其不足,换一种语气批评、教育,说不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既往不咎,不翻旧账

学困生对过去做的一些错事,自己也感觉到很不光彩,特别是他们开始觉醒的时候,对自己的过去更是深深的忌讳。因此,当别人以轻蔑或憎恶的口吻翻旧账时,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刚做班主任的时候,我喜欢把学生犯错的事一一记在本子上,班会就拿出来“曝曝光”,以达到惩前毖后的目的。谁知,学生对这种做法既讨厌又害怕。虽是不点名的批评教育,犯错的学生还是低着头、红着脸,一副见不得人的样子。一学生在作文《心中的秘密》中写道:“每次看到老师拿着‘宣罪簿走进教室,我的心就在颤抖,因为我的‘罪行同学们又要知道了,我的脸面丢尽了,他们一定会以为我永远是一个坏学生,坏透了!老师,我真的不会变好吗?”得知学生的心里话以后,我反思了自己的做法,感觉有欠妥之处。我当众销毁了“宣罪簿”,检讨了自己做法上的失误,顿时,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育惩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教师用爱的方式惩戒后,已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能逐渐改正,何必要“揪辫子”、“翻老账”,让学生背上“思想包袱”,折磨他们的心灵呢?

三、以诚相见,不攻击弱点

以爱为出发点,用诚恳的态度和学困生交流,指出他们的缺点,才能真正扣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其改正错误。教师帮学生应是真心实意的,切忌攻击学生的弱点。有时应躬身自问自己的方法是否妥当?不妥的可根据学生情绪作必要的解释。

去年秋季开学,一外地学生随打工的父母到校借读,因其学习成绩不好,无人愿意接收。校长无奈,用抓阄的方式插入我班。我挤出时间,尽最大努力为他补课,可事与愿违。我气不打一处来,找到她数落道:“怎么搞的?几次测验都是倒数第一?怪不得没有人要你。”我以为击中要害,本想敲打敲打,震动她一下,希望以后能出现转机。不料,她流下了眼泪,啜泣道:“我读过的学校多,很多老师不讲普通话,我听不懂。”事后,通过家访,知道该生基础差的原因正如孩子说的那样:父母亲打工流动频繁,导致借读的学校很多,有时一年竟借读两所学校。乡村教师,很多人用方言授课,未等孩子熟悉环境即换新址。了解真相后,我找到她恳切地说:“上次是我不好,不了解情况,这是我的过失,说话的语气太重,请你多多原谅。但你要坚信辛苦的付出后,定会有成功的回报。”她听后,大为感动,顾虑顿消。

四、和言善语,不体罚学生

“留守儿童”、“离异家庭”造成的学困生,缺少父母亲的关爱与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被社会遗弃的错觉,因而他们对现实生活有一种不满的厌倦感。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要么沉默寡言,置之不理;要么竖眉瞪眼,斜着头对抗。纠正他们过错的行为,要“刚柔并济”两手准备。所谓“柔”就是用父母般的情爱去关怀他们,温暖他们早已冰凉的心,用和言善语唤醒他们改正错误、奋发进取的意识;所谓“刚”即是用前文提到的“惩戒”的方式促使他们对自己过错的行为幡然醒悟、醍醐灌顶,避免以后再次发生,从而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达到教育、改正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惩戒”与“体罚”不同。前者是以爱为主旨,以校纪、班规为依据,让学生知道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通过“惩”达到“戒”的目的。例如,某学生乱扔纸屑弄脏了清洁区,请他把弄脏的部分打扫干净;雪白的墙壁乱涂乱画,请他用白色的颜料涂抹掉所画的痕迹。当然,“惩戒”要有适度,不可胡来。“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虽有戒尺,但不常用”,魏巍笔下的蔡芸芝老师: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孩子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敲在石板边上,大伙儿笑了,她也笑了。这种充满慈爱、善意的惩戒,学生是乐意接受的,教育效果也是显著的。后者则是教师以泄愤为目的,用攻击性的手段在学生的身体上、心灵上制造痛苦,让学生感到恐惧而不再犯错。“体罚”违背了学生发展的规律,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无数的教育案例也证明,施行“体罚”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伤害,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也是明令禁止的。

总之,在班级管理、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教师要面对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能不断地修正、完善。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那么“修剪花草”、“整枝去杈”就要有一定的技巧性、科学性。

责任编辑:晏祥辉

猜你喜欢

阿伟体罚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福建省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体罚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