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对开放性发言,演绎精彩课堂
2014-04-26陈志勇
陈志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需要有一个开放的教学形态,开放的教学形态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充分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感受,在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于“零散”处激发兴趣,生成教学资源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彰显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生成教学资源。
A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七色花》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此时此刻如果你拥有一朵七色花,你希望它能帮助你实现什么愿望呢?”
生1:我想让七色花帮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生2:我想让爸爸妈妈又生活在一起,让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生3:我希望让七色花变出我最爱喜欢的赛车。
生4:我要让七色花变出一个同样的我,陪伴在乡下的爷爷奶奶。
……
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愿望,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逐一评价,而是进行了必要的概括和引导:“同学们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珍妮拥有七色花后是怎样做的。”教师根据回答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解读,通过初读、细读、品读,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在反复地阅读中理解课文,进一步明白帮助别人会更有意义,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
B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特别的作业》一课时,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想;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读后交流。)
生1:我知道了老师留的作业是:去大自然里找春天。
生2:我知道了有的同学带来了红红的桃花,有的同学带来了嫩嫩的桑叶,有的带来了细细的柳条……(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随机贴出各种图片,如:红红的桃花、嫩嫩的桑叶,细细的柳条等)
生3:我知道了小丽的作业和别人的作业不一样,她的作业是一幅画。
生4:我知道了小丽的作业受到了大家的夸奖。
师:看来大家都读得很认真呀!下面就请大家来当评委,点评一下同学们的作业吧!
生1:我认为他们的作业完成得挺好。
生2:我认为小丽的作业完成得最好!因为她不仅找到了春天,而且还把春天画下来了。
生3:我也认为小丽的作业完成得最好。因为她爱护了花草树木,没有损坏花草树木。
由于教师设计的两个开放性问题“你知道了什么”和“当评委点评作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起来,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发现的机会,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散发着学生思维的光芒,蕴涵了许多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达到了真正的“以学定教”。
二、从“繁杂”中有效切入,达成教学目标
开放性问题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发言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阐述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允许学生大胆地发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进行筛选,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的过程中。
C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绒毛小熊》一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开放度很大的问题:“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并说明理由。”学生纷纷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生1:我喜欢课文的第4小节,因为小朋友把绒毛小熊当老朋友,感情很深。
生2:我喜欢课文的第1小节,因为从这里我看到了小朋友很喜欢绒毛小熊。
生3:我喜欢课文的第3小节,因为从这里我知道小朋友是怎样和小熊度过快乐时光的。”
师:看来大家却很喜欢绒毛小熊呀!让我们来学一学第3小节,一起来分享他俩的快乐时光,感受彼此间的深情厚谊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设计的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自主阅读,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C教师没有被学生的回答牵着走,而是作了有效地选择——从学生的回答中选择学习的切入点,把教学内容引向了更深的境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情感目标得以达成。
三、在“偏离”时及时引领,明确价值取向
面对开放性的问题,一些学生会脱离问题的中心,或者对于文本的理解产生了误解。此时,教师应该及时发挥引领作用,帮助学生走出感悟体验的误区。
D教师在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诺言》一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喜欢文中的小男孩吗?为什么?”有一位学生回答道:“文中的小男孩太傻了,他连被骗了都不知道。”很明显,学生的理解发生了错误,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但这位教师没有马上给予否定,而是进行了引导式的提问:“小男孩真的很傻吗?其他同学也这么认为吗?”并且有意识地把“傻”字读得很重,有的学生马上提出反驳意见,指出小男孩的这种行为叫守信用,不是傻,是值得肯定的。如果D教师不这样扶正的话,那么将来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带来价值观上的认识误区。这说明,学生在课堂上面对教师的问题,回答出现错误或理解偏差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及时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认真倾听,敏锐地发现问题,通过点拨让学生有所悟,把学生从迷途中引领出来,走上学习的“阳光大道”。
四、遇“阻碍”时巧妙点拨,顺利完成任务
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常常会遇“阻”,对课文产生疑问或不理解,在这个遇“阻”的时候,教师的“授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常常会在课堂上设计类似“请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请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开放性的问题。而面对老师充满期待的目光,学生却鸦雀无声,课堂一时陷入“大眼瞪小眼”的尴尬境地。此时,教师需要冷静地分析学生不发言的原因,是对文本理解得不够深入,还是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然后有针对性地导之以法,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E老师在执教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夜莺之歌》一课时,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夜莺在给敌人带路时想到了什么?”学生尽管已经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未能真正了解小夜莺的心理活动,课堂上一时出现了“万马齐喑”现象。于是,老师及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请你想一想,小夜莺最后把敌人带到了哪里?”有学生马上回答:“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老师马上追问“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再一次深入阅读课文后,纷纷举手发言,他们不仅很好地理解了小夜莺的心理活动,也感受到了他的爱国之心,为进一步理解小夜莺的品质打下了基础。E教师在学生发言有困难时能紧扣课文,把他们重新引入课文,结合课文来解决学生的疑惑,这比老师直接告知学生答案效果好得多。所以,当学生思维遇到阻碍时,就是老师发挥“导”的作用的关键时机,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环节,因为此时学生的认知心理处于最饥渴状态,此时不“授”,更待何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开放性的发言是主动积极思考的结果,只要教师巧妙引导,及时纠偏,正确授法,就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责任编辑:王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