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网络问政研究进展之文献计量分析

2014-04-25杨国兵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计量分析公共事务

杨国兵

摘要:以CNKI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25日相关文献为基础,对我国网络问政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从网络问政研究的兴起与进展、网络问政研究文献的结构分析以及网络问政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分布三个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网络问政领域的研究存在着不足,如有关网络问政的相关概念有待明晰,研究领域倚重、研究范围有待拓展,研究主题泛化、理论深度有待挖掘,研究方法滞后、学术规范性偏弱。今后,应及时总结并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学术规范性及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

关键词:网络问政;计量分析;文献综述;新媒体传播;执网能力;公共事务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1-0015-07

自2002年进入web.2.0时代以来,新闻媒体传播从“单线性”传播逐渐过渡到“双向互动性”传播,在互联网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同时,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问政也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成为推动我国政治转型不可小觑的力量。无论是作为新媒体传播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式,还是推进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手段,网络问政逐渐成为我国学者、党政干部以及媒体人等社会群体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利用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依照检索公式(篇名=网络问政)进行检索,范围为“全部期刊”,匹配为“精确”,共获取362篇相关文献,剔除重复文献15篇,剩余有效文献347篇,再对有效文献进行阅读归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梳理和总结,从而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产生清晰的认识。

一、网络问政研究的兴起与进展

马克·斯劳卡在1995年最早提出了“网络民主”一词,开创了对网络政治的新探讨,此外国外学者围绕着“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和“网络空间的政治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并始终把网络政治的研究置于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之中[1]。我国对网络问政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国内第一本有关政府网络问政的图书是2008年8月南方日报社出版的《破局》,而2012年出版的《中国式网络问政》一书在我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深入剖析了胶东在线“网上民声”栏目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探索了党政部门如何提高执网能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此后,与网络问政相关的书籍陆续出现,例如李伟权的《政府回应论》等。

通过CNKI篇名检索“网络问政”,在目前可查阅的文献当中,最早的相关文献是于2008年11月在《决策》上刊出的《网络问政的魅力》,它指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官民沟通壁垒,使官民之间的直接对话和平等沟通成为可能”[2],一语道破网络问政的重要价值。至今,有关网络问政的研究有效文献共347篇,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网络问政这一新事物。

图1是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国学者关于网络问政研究文献的趋势统计图。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通过人民网与网民进行了4分钟的在线交流,并称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2008年被媒体称为中国“网络问政元年”。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网络问政的研究同样起源于2008年,这说明网络问政的实践对推动网络问政研究的兴起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献共计26篇,较2008年已有明显增长;而2010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达到80篇,更是上一年度发表文献数的3倍之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之后的2011年、2012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献维持在90篇左右,虽然在2012年有微弱的波动,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是201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仅有55篇,出现明显下滑的迹象;除去统计时间(截至2013年12月25日)的不完整这一因素外,当下相关领域的学术氛围略微收紧也是造成此现象的一大原因。随着网络问政实践的变化与我国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强度不同,其研究也随之发生波动。

二、网络问政研究文献的结构分析

(一)网络问政研究文献的作者分布

一般而言,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第一作者的学历越高,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学术价值相对越大、文献质量相对越高;同时,相关研究领域第一作者的职称或职务越高,该领域就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为了解当下网络问政研究在我国的受重视程度及其文献的质量,笔者对在CNKI检索到的文献的第一作者身份进行两个维度的划分:(1)第一作者职称和职务统计(职称优先,即若作者既有职称也有职务则计入职称而不计入职务),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媒体人、领导、部门和其他共八个大类,“领导”类文献是指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机构等部门领导的名义刊发的期刊,“部门”类文献是指以组织名义集体刊发而不是以个人名义刊发的文献,“其他”类文献是指署名无具体作者的文献。(2)第一作者学历统计,分为博士、硕士、本科和其他共四个大类,“其他”类文献是指第一作者的学历在本科以下或者没有标注学历的文献。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考察自2008年以来我国以研究网络问政为基础发表文献的作者分布情况。

图2是对CNKI检索到的文献第一作者的职称和职务的统计,除去“其他”这个类别,占比最大的是媒体人,其后依次是讲师、副教授、教授、部门、领导和助教。其中教授、副教授共占17.00%、领导和部门共占12.97%、媒体人占19.02%。可见无论是处在学术界金字塔顶端的知识精英,还是党政机关的权威人物,亦或是被誉为“无冕之王”的媒体人,他们均无一例外地越来越重视对网络问政现象的研究、报道或者评论,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因此,当下网络问政现象在我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图3是对CNKI检索到的文献第一作者的学历统计,一般来讲,具有高学历的知识精英发表的文献越多,这个领域的研究质量越高。除去“其他”这个类别,占总数比例最大的是硕士,其后依次是博士、本科。其中博士、硕士共占23.63%。相对而言,具有高学历的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适应我国网络问政迅速发展的实践需要。综上所述,现阶段对网络问政的研究已经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也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文献,这为以后的学者在该领域进行研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网络问政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但是,总体而言,现阶段具有高学历的作者对网络问政研究的力度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网络问政实践的发展,这为以后的研究者研究该领域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endprint

(二)网络问政研究文献的视角层次

为了弄清楚有关“网络问政”研究文献的视角层次,笔者对这些研究文献在研究视角的层次上划分为三个标准:宏观、中观、微观。宏观层次的文献一是指研究范围涉及某个国家、多个国家或者无明显范围的文献,二是指网络问政研究述评;中观层次的文献是指在某种理论的指导下、以某种视角或者以地方实践为案例研究网络问政的文献;微观层次的文献一是指仅研究或者主要研究网络问政的某种单一要素(例如党政机关),或者研究网络问政中的特定群体、特定社会事务或现象的文献,二是关于网络问政的媒体报道或者评论。

图4是CNKI“网络问政”研究文献的视角层次统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问政研究视角偏重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中观”视角偏弱,整体研究有所倾斜。其中,网络问政研究视角宏观层次的文献大多数是从整体上研究网络问政,做出较为概括性的结论,例如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孙健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网络问政:问题与纠偏》,概述了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中观层次的文献中有41篇是以地方网络问政实践为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张丙宣于2011年在《浙江社会科学》上发表的《网络问政、制度创新与地方治理——以宁波网·对话为例》一文,以宁波网·对话为例深入剖析网络问政在地方治理中的阙如与进路,其他则是在某一理论的视角下研究这个新事物,这说明文献中有一部分是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相对于文献的整体来讲专业视角或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文献缺乏;微观层次的文献当中有70.99%的文献是新闻报道或者评论性文献,例如蓝云记者于2013年在《中国记者》上发表的《有原则、有底气、接地气:“网络问政”打造健康向上网络生态》,这说明新闻界对网络问政的高度重视,也从侧面说明网络问政作为一个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网络问政研究文献的主题与内容分布

在通过CNKI篇名检索获得的347篇有效文献中,经过整理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主题主要分布在14个方面,如图5所示。其中有关网络问政发展现状的文献有28篇,占总文献数的8.07%;有关网络问政中政府的研究,主要涉及政府在网络问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暴露的问题以及执网能力建设等方面,一共有46篇,占文献总数的13.26%;有关网络问政功能分析的文献共68篇,占总文献数的19.60%;有关网络问政的新闻报道或评论性文献最多,共117篇,占总文献数的33.71%;除新闻报道或评论性文献外,有关网络问政功能研究的文献最多,其作者既有学术界的精英,也有党政部门的领导和新闻界的资深记者,可见明确网络问政的功能、利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推进网络问政的建设,以便更好地利用网络问政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是我国研究者当前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另外,还有的文献涉及网络问政的内涵、舆情和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关于网络问政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网络问政的各个方面,并且研究者正在努力探索当前我国网络问政的阙如与进路。概而言之,有关网络问政研究的主题和内容分布可以归类为以下八个大类(见表1)。

(一)网络问政的综合研究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带来的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地方公共问题解决的治理路径转向“第三条道路”,希望依托于公民民主的政治参与、多种社会组织的共同合作实现公共事务的治理,使地方构建起足以应付经济全球化冲击和后现代社会转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与能力[3]。网络问政便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目前网络问政的类型主要有事件驱动与舆论压力类、政府常态化运作类、社会网络类、官员个人博客类[4],国外比较成熟的模式是日本的“想法箱”模式,它对于改进我国网络问政有以下借鉴意义:第一,体制上由政府主导进行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规划;第二,思想上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把满足公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第三,组织体系上的“想法箱”平台;第四,技术保障和人才支持[5]。目前在我国网络问政是一种新兴的民主形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网络问政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发言人制度也逐步常态化、规范化,以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6]。

(二)网络问政的内涵

首先,对网络问政涵义的界定。有学者认为网络问政是领导干部和网民双向互动的民主政治形式[7];有的学者则认为网络问政是通过网络这种新的技术形式,进行党政机关和民间的平等对话,在网络中显现公民民主需求的政治手段和行为[8]。其次,对网络问政特征的分析。网络问政具有平等性、隐秘性、广泛性和便捷性的特征。平等性是指网络问政让每个人不分民族、性别、文化程度、地域等都能够平等地进入政治领域去发表自己的看法;隐秘性是指在互联网上,我们的真实身份被不同的域名和程序编码所替代,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现实社会政治参与中公民的不安全感;广泛性和便捷性是指由于传统的政治控制在互联网上被大大削弱,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加迅疾[9]。

(三)网络问政的主体及平台

网络问政的主体主要是指在网络问政实践中所涉及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政府、网民三大核心参与者;网络问政的平台则是支撑其运行的网站。

首先,有关政党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就党(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进行探析。网络问政在创新党群联系方式的同时,也给党的群众工作构成挑战。因此,应该通过搭建新信息、构建网络问政环境下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模式、建立网络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推进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10]。

其次,有关政府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就政府的执网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思考。政府应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回应网络问政。宏观层面的体制回应包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电子政务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微观层面的制度回应包括公共事件发布制度、网络发言人制度、网民论坛制度三个方面[11]。其中关于领导干部问政能力的建设也受到学者的关注。为应对网络问政,领导干部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提高自身能力:第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网络媒体是前提;第二,充分认识网络的双刃剑特性是基础;第三,创新执政方式是关键;第四,提高网络执政能力是根本;第五,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第六,创新网络问政形式是抓手[12]。endprint

再次,有关网民和媒体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就提高网民意识、完善网络平台建设提出建议。欲提高网民意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制定《网络问政促进法》,孕育网络伦理品性,养成网民问政的基本道德与法律意识;第二,建立网络话语公共领域,引导网络话语走向,使网民的话语自由而理性;第三,宣传网络与问政知识,灌输网民在网络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培养网民承担责任的意识;第四,搭建并维护网络问政平台,转变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培养网民参与问政的意识与能力[13]。对于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则有学者提出,政府网络问政平台由物质技术平台、服务功能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共同构成,指出其问题主要是物质技术平台基础薄弱、服务功能平台中第三方政府公私合作存在缺陷、综合管理与协调平台中的整体化政府服务应用有限,并进一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14]。

最后,有学者对网络问政中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第一,“网络问政”现象背后的动因,是日益发达的网络传播引发的公众民主权利诉求的高涨,使得公共问题解决方案的模式进入到公众在网络上自主发表观点、形成舆论甚至组织、进而影响媒体、影响政府的新阶段;第二,从传播的过程来看,网络媒体可以同时满足传播的双方——政府和公众的传播目的,三者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更有利于推动社会矛盾的化解;第三,从传播的效果来看,政府是“网络问政”的决定性要素,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方式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有效性[15]。

(四)网络问政的功能

网络问政有利于保障公民“四项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16],有益于政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有利于协调社会利益、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17]。但是,当前我国网络问政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执行公务身份的判断标准不再适用、相对人申请回避权受损、网络问政不作为判定困难、网络问政行为的告知、送达难以认定等,因此应该改进执行公务身份的判断标准、督促行政人员主动申请回避、确立网络问政不作为认定标准、构建网络问政行为告知、送达认定制度[18]。除此之外,还应该均衡网络资源、健全网络立法、完善网络问政机制[19]。

(五)网络问政的舆情分析

网络舆论参与主体的构成发生变化,各方见解出现分化,其传播内容出现多元化,商业利益正在加速渗透其中并与传统媒体交错、交融、交织放大,呼应更加紧密,其存在空间逐渐成为思想文化的新战场。同时,网络舆论作为涉及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促使网络问政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网络舆论的检测体系、不断拓宽决策信息来源的渠道,最终使网络问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20]。与此同时,为了促进网络问政话语空间的良性建构,可以从培育网络问政话语领跑角色、主流传媒对网络问政话语的良性支援、培养公民网络问政的责任意识和健康心理等方面加以思考,借以寻求具体可行的方法和途径[21]。

(六)网络问政的规范化研究

当前,属于法律层面的网络立法只有一个,即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其他立法位阶较低,以部门规章为主。而且,在这些立法中,主要的内容和价值定位都在于监管,以保护某一权利或者利益为目的,立法对相关危害社会或者他人利益的行为进行禁止,而没有法律或者法规甚至规章从促进网络参与的角度做出规定。虽然,打击违法,保护正常的互联网秩序同时也起到了对网络问政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不能取代正面的促进法。因此,应该加快制定《网络参与促进法》,以充分利用网络参与资源。而制定《网络参与促进法》要特别注重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网络参与促进法》的基本任务;第二,网络硬件发展促进;第三,明确政府的行政指导责任和指导方法;第四,建立发帖人权利保护制度;第五,建立宣传和培训机制;第六,网络论坛的利用[22]。

同时,有的学者针对网络问政在法律制度方面的缺失,提出建立网络问政议题审查的法律制度、建立网络问政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建立网络问政回应的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网络问政责任与考评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保护发帖举报人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监督的法律制度[23]。

(七)网络问政的研究述评

有学者在2012年11月30日根据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网络问政”为主题检索文献,对网络问政的内涵与特征、背景与价值、局限和建议作出总结,并提出几点评析[24]。有学者在2012年7月20日,以“网络问政”为主题检索文献,分析后得出结论:我国学术界从多途径、多角度对网络问政进行研究,网络问政长效机制的理论架构基本形成[25]。

(八)新闻报道性文献

有关网络问政新闻报道性文献主要是报道网络问政的实践情况,例如,2010年范以锦、肖文舸在《新闻战线》上发表的《特色鲜明的〈网络问政平台〉》,它着重对广东省奥一网进行了价值分析,指出“奥一网是广东省‘三大网络问政渠道之一,其实现了双向交互、理性表达的阶段性建设,并且术有专攻、富有特色”;2012年刘鹏儒在《新闻研究导刊》发表的《打造网络问政平台 实现新闻网站的生存与责任价值——三峡传媒网“网上市民直通车”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的运作实践》,指出“搭建网络问政平台是新闻网站实现生存价值的需要、是新闻网站实现责任价值的需要,建立回复办理监督机制推动网络问政制度化和常态化”等三条建议。总之,有关网络问政的报道性文献主要就某一网络问政平台进行解读或者提出完善平台的建议。

四、网络问政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我国对网络问政的研究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发表的文献总量可观,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还是比较全面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该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概念界定有待明晰

概念是在头脑里形成的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具有内涵和外延,是命题的基本元素。同时,事物的性质决定其功能和发展途径。一般来讲,概念应该是研究的起点;性质的界定关乎研究根基。而相关文献鲜有涉及到网络问政相关概念的界定,对网络问政性质的界定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民主、网络参与、网络监督、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在尊重网络问政实践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成熟理论,准确、科学、通俗地澄清网络问政的相关概念,明确网络问政的性质。endprint

(二)研究领域倚重,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从上述文献的总体来看,关于当前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现状和功能分析,学者们给予了大量的关注,而对于网络问政兴起的背景,特别是网络政治这一宏观背景与电子政务这一中观背景,以及网络问政的发展前景,却被大部分学者忽视了。欲更深入研究网络问政,应该弄清楚网络问政兴起的时代背景、缘由,否则相关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对于网络问政的前景研究也必不可缺。如果说关于网络问政的背景和现状研究是“实然”探索的话,那么网络问政的前景研究实质是对网络问政的“应然”探索。这引领网络问政发展的方向,在网络问政研究中的份量同样不可小觑。

(三)研究主题泛化,理论深度有待挖掘

在334篇有效文献中,剔除新闻报道性文献外,涉及到案例分析的文献仅有41篇,明确有相关理论指导并运用理论框架的文献仅有19篇,二者合计占总文献数的17.96%,说明实践经验缺乏更广泛、更深入地总结。同时,在这仅有的41篇文献中,绝大多数文献仅仅停留在对当地网络问政现状的介绍,一方面,鲜有在学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大多数是泛泛而谈;另一方面,大部分研究包含歌颂政绩之意,缺少深入的总结和反思,更没有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众所周知,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对推动网络问政这一新事物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研究方法滞后,学术规范性偏弱

剔除关于网络问政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性文献115篇,综合剩余219篇文献总体来看,运用规范研究的文献共166篇,占剩余219篇文献的75.80%;运用实证研究的文献共53篇,其中定量研究的文献共12篇,定性研究的文献共41篇,共占剩余219篇文献的24.20%。这说明我国当下对于网络问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范研究阶段,其中有些文章泛泛而谈陷入空洞之说,学术规范性偏弱,而且许多文章大同小异并无创新;相对而言,当下我国对网络问政的实证研究则比较薄弱,定量研究的文献实在太少,不足以用大量的数据证实现实中的问题。总体而言,当下我国网络问政研究的方法滞后,学术规范性偏弱。

五、网络问政研究的趋势

据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关于中国网络发展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了3.8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占全部网民数的74.5%。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自由表达各种意见和诉求,逐渐成为人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一切都推动着一个新型的、政府与人民共同参与的公共管理时代——“网络问政”时代的到来。

回顾网络问政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大体把握该领域的现状、不足与成就。展望未来10年,相关研究将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实践需求紧迫,研究前景广阔

相对于国外,网络问政在我国兴起较晚,研究也就相对落后。但是,我们具有后发优势,网络问政实践发展迅速,前景非常广阔。

准确地界定网络问政的相关概念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明确网络问政的性质是研究的关键。概念的科学性、连续性有助于研究的严谨性和延续性。而网络问政相关概念的模糊不仅会制约研究的深化和进展,而且可能为实践的开展带来重重阻力与困难。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今后,应加快对网络问政的性质和相关概念的澄清,为深入、持续地研究奠定基础。同时,网络问政兴起的时代背景、兴起的原因和发展前景,也需要学者进行科学地研究,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问政、促进网络问政的发展。

(二)及时总结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这样循环多次才能完成。因此,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问政的研究要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抽象出网络问政领域的相关理论;再运用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进一步完善理论。这样反复循环,才能最终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问政模式和理论,推进网络问政实践的发展,建设现代和谐社会。

(三)加强学术规范性,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是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网络问政实践的不断推进,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会越来越多。而这些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不能完全通过传统理论解决,这必然会诉求于与时俱进的前沿理论。同时,目前我国关于网络问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鲜有涉及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并且已有成果的学术规范性有待加强。但是,随着网络问政实践在我国的不断发展,现实情况越来越复杂,出现的综合性问题也必然会越来越多。单一学科理论不再适应网络问政在实践中的复杂需要。因此,在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对网络问政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是大势所趋。

在我国政治转型的关键期,网络问政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主体复杂、涉及面广、工作繁琐,再加上网络空间无序性、虚拟性等特征,对网络空间的政治治理更是难上加难,这考验着当代公民的智慧。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高度,认清促进网络问政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加快对网络问政实质性、深入性、全面性的研究,挖掘出一些该领域的普遍性规律并不断加以完善,将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为网络问政的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承担起这个时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叶战备.网络问政的阙如与进路[J].学习与探索,2012,(12):44-47.

[2]佚名.网络问政的魅力[J].决策,2008,(11):70.endprint

[3]贺晓丽.网络问政保障人民“四项权利”研究[J].理论参考,2012,(2):23-24.

[4]曹劲松.网络问政与社会管理实践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11,(4):97-103.

[5]李祎.行政法视角下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之友,2013,(8):62-64.

[6]孙健,张玉珍.网络问政:问题与纠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5):61-65.

[7]曹学娜,孙祥.网络问政的条件及推进路径[J].党政干部论坛,2009,(10).

[8]张尚仁.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J].云南社会科学,2010,(3):28-32.

[9]黄俊辉.网络问政特征刍议[J].理论观察,2013,(5):40-41.

[10]唐富满.广东网络问政与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探析[J].岭南学刊,2012,(4):63-67.

[11]黄建.网络问政与政府回应[J].长白学刊,2012,(4):55-58.

[12]樊金山.领导干部提高网络问政能力的对策[J].领导科学,2011,(15):22-23.

[13]李晓红,高华雷.网络问政视野下网民意识的培养[J].求实,2011,(10):60-63.

[14]明燕飞,毕腾飞.服务型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探析[J].求索,2012,(3):37-39.

[15]徐徐.试析“网络问政”所折射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J].新闻记者,2009,(10):79-81.

[16]王名扬.网络问政——完善地方治理的有效路径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1,(2):72-76.

[17]孙立明.网络问政与协商民主的新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93-97.

[18]朱婷.“想法箱”模式:日本式网络问政及其经验借鉴[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9-11.

[19]曾庆雪,付文学.我国“网络问政”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新闻世界,2011,(4):81-83.

[20]陶鹏.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对网络问政的影响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6):116-118.

[21]李江梅,和丽芬.“网络问政”话语领域的良性建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6):21-23.

[22]王军.制定《网络问政促进法》之建议[J].法学杂志,2010,(5):84-87.

[23]陈纯柱,罗晓梅.“网络问政”的制度缺失和立法诉求[J].科学社会主义,2013,(3):56-59.

[24]吴韵曦.国内学术界网络问政研究述评[J].前沿,2013,(1).

[25]刘西平,连旭.我国网络问政长效机制研究综述[J].新闻知识,2013,(1):6-8.

责任编辑、校对:艾 岚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计量分析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概念分析
社区冲突: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概率统计教学改革探究 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基于中国知网的Reissner—Nordstrom空间研究文献分析
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新媒体信息筛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