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问题

2014-04-24占素娇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正名史料孔子

占素娇

摘 要: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先师孔子》中所引用的一段“论正名之理”的史料进行评述,指出教师在引用史料解释历史知识时,需要在对史料进行考证的基础上并结合课本材料,从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出发,正确地引导学生,避免学生进入思维误区,使史料的应用价值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史料;孔子;正名;礼

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想要理解高中历史知识,借助史料则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从历史这两个字来分析,历,即过也;史,即史官。“历史”即过去所发生的事或对过去所发生事件的记录,那么历史便具有不可再现性的特点,不可再现的历史便不得不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来获取历史的真相。在新课改后的教材中,引用史料说明或证明一个历史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现存史料的繁多以及教材需符合课标的客观要求等方面原因,书中有些史料引用不完全,断章取义,若教师不加以引导,便会让学生对该知识点产生误解。

在岳麓版选修课本《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课《先师孔子》中,在讲述“克己复礼”时,书中引用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来陈正名之理。这段话来源于《论语·子路篇》,是孔子根据当时卫国混乱的政治状况提出的一个建议,孔子认为卫国治理国家的第一步一定是先正名。这是由于卫国卫灵公在位时,立其子蒯聩为太子,但蒯聩不满卫灵公宠姬南子淫乱专政,欲杀之,未果,出逃到晋国。之后卫灵公便让蒯聩之子蒯辄继位。在卫灵公去世后,蒯辄继位,即卫出公。此时晋国要求护送蒯聩回国继位,蒯辄派兵抵御,。此后,卫国便陷入了蒯聩与蒯辄父子之战。父子相争,这在孔子看来是不合乎于礼法的。所以孔子提出卫国应当先正名,此处所说的正名即是调节二者之间的父子关系,改变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关系。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序,言不顺序,则政事不成,政事不成,则君不安于上,风不移于下,是礼乐不兴行,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则有淫刑滥罚,故不中,刑法枉滥,民则蹐地局天,动罹刑网,故无所措手足矣。这里孔子所说的正名不仅是正名分,更是正责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应当各司其职,每个社会角色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社会才能够保持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

面对上述史料,教师的引导便至关重要。有些教师会一笔带过,有些教师则能利用这些史料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所以史料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分析。当然,对教材中史料的分析离不开历史教材本身。那么,结合史料以及教材解析,教师就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史料进行评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正确的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

首先,教师应当关注教材所引用的史料是否具有完整性。例如,《先师孔子》当中的这段话,教师应先找出其出处,并查找不同书籍对同一段话的解析。那么,很容易了解到此段话来自于《论语·子路篇》。再通过不同版本书籍的对比,能够发现这段话虽然完整地说明了正名之理,但是它并没有完整的引用原文。虽然《十三经注疏》或《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段话的点逗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是,这两种点逗方式都将“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与其引用部分合为一句话,所以虽然从语义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完整的,但是从原文的角度出发,加上这句话,引文才是完整的。引文是否完整关系到对整个引文的理解是否断章取义,教师应当特别注意。

其次,关注教材解析与引文本身意义是否相符,结合上下文,探究引文与教材解析之间是否得当。例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段话,被放在孔子“克己复礼”这一标题之下,旁边配有的文字解释是这样的:为维护“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所引用的材料陈述了正名的道理,所以这里的引用是合乎于教材的。

但是同时,教材上文的解释当中,又提出了“礼”是指周礼。在小字部分的解释中又提到周礼是周朝人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是经过周公修改后制定的一套以宗法分封为基础的礼制。这种将孔子所提倡的“礼”直接等同于周礼,学生很容易结合上下文,认为正名是维护周礼,即周朝人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礼”的思想产生误解,而且也使孔子的形象变成了一个一成不变、守旧的形象。

众所周知,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各国纷纷扰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周天子早已衰微,各诸侯国国君的权力也多转移到了臣下、大夫甚至夫人手中,原有的周礼体系已经近于崩溃。就连孔子自身也并不认为周礼是尽善尽美的,是完备的,所以孔子这时候所维护的“礼”,其本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精神实质不变的情况下,在周礼的基础上有所损益的“礼”,也就是说周礼是有所变革的,它体现的是一种有序的社会秩序,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君臣之间的关系,孔子反对愚忠,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理解就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孔子所认为的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因此,正名的思想既然是在春秋时期提出的,那么这时候维护的“礼”就不仅仅是指周礼,而是在周礼基础上有所损益的“礼”,这二者的概念是不同的,不能统一而论。所以在教学过程必须向学生强调此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礼”有更深刻的理解,不至于产生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注意课文内容的排列方式,从学生的思维习惯方式出发,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引导,排除思维的误区。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历史教师由知识型教师过渡为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的标志性特点是具有研究精神。研究精神与史料教学相结合,便体现在对史料的探究上。对史料的探究归根结底是要将史料運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搜集史料的同时,应该对单个史料作充分研究,在理解史料与课文内容关系后,对史料进行筛选,选取的史料应该利于学生理解其所学的知识点。然而,在史料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史料教学的目标性,分清主次矛盾,明确史料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性内容,不可陷入纯粹的无止境的史料考证中。

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面对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来愈高的情况,应当重视史料的价值,合理的运用史料,适当考证,避免断章取义的现象,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出现思维偏差所引起的知识性错误,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结果,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分析史料。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济南:齐鲁出版社,1996.

[2]梁启超.儒家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任继愈.儒教问题争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4]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科教学)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正名史料孔子
孔子的一生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孔子的一生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为何P2P“正名”席卷网贷界 “另类”广告凸显行业危与机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